-
公开(公告)号:CN101238258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680029145.8
申请日:2006-08-08
Abstract: 一种上层的地板与下层的天花板之间的地板-天花板结构,具备在相互大致平行地排列的状态下沿特定方向排列的多个地板托梁、在与这些地板托梁大致平行地排列的状态下配置在从上述特定方向夹着该地板托梁的位置上的侧托梁、配置在从与上述特定方向正交的方向夹着上述地板托梁的位置上并将上述侧托梁及上述地板托梁的端部固定的端托梁、和用来悬挂上述天花板的天花板用梁即跨越上述端托梁而与上述侧托梁大致平行地配置的天花板用梁。由上述侧托梁及上述多个地板托梁构成的托梁组中的至少一个托梁被上述上层或下层的壁支承,上述天花板用梁仅设在上述壁的附近。
-
公开(公告)号:CN1895808A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610009382.X
申请日:2002-05-20
IPC: B21D47/01 , B21D35/00 , B21D28/26 , G05B19/4097 ,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钢制房屋的薄板轻质型钢的制造设备,其中,在主生产线上传送平的薄钢板来制造钢制房屋的薄板轻质型钢,该主生产线具备开卷机、设置于该开卷机下游的矫平器、设置于该矫平器下游的端部切断机、设置于该端部切断机下游的等待台、设置于该等待台下游的静止紧固孔形成机、及设置于该静止紧固孔形成机下游的辊轧成形机,主生产线还具有非静止紧固孔形成机,非静止紧固孔形成机被构成为不停止薄钢板的传送形成紧固孔、且设置于矫平器的下游,不要求高加工精度的紧固孔利用非静止紧固孔形成机来开设,要求高加工精度的紧固孔利用静止紧固孔形成机来开设。
-
公开(公告)号:CN1628199A
公开(公告)日:2005-06-15
申请号:CN02829085.2
申请日:2002-05-20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Inventor: 村桥喜满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74 , E04B2001/2481 , E04B2001/2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建筑物内部的热温环境的均匀化,而减少结露的产生以及由此实现大幅度地减低住宅的劣化速度、长寿命化、实现健康环境、减少取暖设备、减小取暖空间,提高能量利用率等的钢结构住宅的建筑施工法,在用薄板轻质型钢制的框材和安装于其上的结构用面材构成的钢结构住宅的构建施工法中,通过用于促进热温环境均匀化的导热性高且以预定的板厚的每建筑面积的住宅内薄板轻质型钢的表面积(m2/m2)的上下限值在10~20的范围内、该表面积的上下限值在10~20的范围内的每建筑面积的薄板轻质型钢6的重量(kg/m2)的上下限值在35.0~115.0的范围内的薄板轻质型钢6构成上述框材,同时用外装隔热施工法构建钢结构住宅(1)。
-
公开(公告)号:CN1628199B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02829085.2
申请日:2002-05-20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Inventor: 村桥喜满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74 , E04B2001/2481 , E04B2001/2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建筑物内部的热温环境的均匀化,而减少结露的产生以及由此实现大幅度地减低住宅的劣化速度、长寿命化、实现健康环境、减少取暖设备、减小取暖空间,提高能量利用率等的钢结构住宅的建筑施工法,在用薄板轻质型钢制的框材和安装于其上的结构用面材构成的钢结构住宅的构建施工法中,通过用于促进热温环境均匀化的导热性高且以预定的板厚的每建筑面积的住宅内薄板轻质型钢的表面积(m2/m2)的上下限值在10~20的范围内、该表面积的上下限值在10~20的范围内的每建筑面积的薄板轻质型钢6的重量(kg/m2)的上下限值在35.0~115.0的范围内的薄板轻质型钢6构成上述框材,同时用外装隔热施工法构建钢结构住宅(1)。
-
公开(公告)号:CN101696584A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910166633.9
申请日:2002-05-22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08 , E04B2001/2415 , E04B2001/2448 , E04B2001/2457 , E04B2001/2463 , E04B2001/2496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层建筑物的构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由薄板轻型型钢构成的下部框架件、上部框架件及立式框架件上贴上结构用面材(13)从而构成墙壁框架板,并且,支撑屋顶的大梁由H型钢、槽钢等重型钢结构构成,上部墙壁框架板的上端和设置在该上部墙壁框架板的上端的梁通过由接合螺栓或者固定金属件构成的接合机构而相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00563866C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610009382.X
申请日:2002-05-20
IPC: B21D47/01 , B21D35/00 , B21D28/26 , G05B19/4097 ,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钢制房屋的薄板轻质型钢的制造设备,其中,在主生产线上传送平的薄钢板来制造钢制房屋的薄板轻质型钢,该主生产线具备开卷机、设置于该开卷机下游的矫平器、设置于该矫平器下游的端部切断机、设置于该端部切断机下游的等待台、设置于该等待台下游的静止紧固孔形成机、及设置于该静止紧固孔形成机下游的辊轧成形机,主生产线还具有非静止紧固孔形成机,非静止紧固孔形成机被构成为不停止薄钢板的传送形成紧固孔、且设置于矫平器的下游,不要求高加工精度的紧固孔利用非静止紧固孔形成机来开设,要求高加工精度的紧固孔利用静止紧固孔形成机来开设。
-
公开(公告)号:CN101099011A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580046110.0
申请日:2005-01-07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IPC: E04B2/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24 , E04B2001/2415 , E04B2001/2448 , E04B2001/2481 , E04B2001/24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口壁的补强构造,在由薄板轻量型钢构成各框材而成的钢制房屋中,在水平力作用时能够降低水平变形以及作用在纵框材上的拉伸力,由隔开间隔设置的楣梁支承安装用纵框材(22)、两端部固定在其上的开口部上框材(18)及开口部下框材(24)构成开口部(8)的4边,将构造用面材固定在各边的框材以及各边外侧的框材上而构成垂壁(26)、腰壁(27)和侧面壁(28),固定补强用框材(29a)并使其位于开口部上框材(18)及开口部下框材(24)的延长线上,并且将贯通上述纵框材(22)的连接用钢材(33)固定在开口部上框材(18)、开口部下框材(24)和补强用框材(29a)上,将侧面壁(28)用自钻螺钉固定在补强用框材(29a)上,将垂壁(26)和侧面壁(28)、以及腰壁(27)和侧面壁(28)相互可传递剪切力地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535402A
公开(公告)日:2004-10-06
申请号:CN02814884.3
申请日:2002-05-20
IPC: G05B19/4097 , G05B19/418 , G06F17/50 , B21D28/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30/06 , G05B19/4097 , G05B2219/32176 , G05B2219/35002 , G06F17/5004 , G06F2217/04 , Y10T29/49629 , Y10T29/5136 , Y10T29/5197 , Y10T83/9423 , Y10T83/944
Abstract: 用于制造建筑材料的信息处理系统包括设计图生成单元,该设计图生成单元形成对象建筑物的设计图信息;列表生成单元,该列表生成单元根据通过上述设计图生成单元获得的设计图信息,形成对象建筑物所采用的部件的列表信息;部件制造控制单元,该部件制造控制单元根据通过上述列表生成单元获得的列表信息,对对象建筑物所采用的部件的制造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099011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580046110.0
申请日:2005-01-07
Applicant: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IPC: E04B2/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24 , E04B2001/2415 , E04B2001/2448 , E04B2001/2481 , E04B2001/24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口壁的补强构造,在由薄板轻量型钢构成各框材而成的钢制房屋中,在水平力作用时能够降低水平变形以及作用在纵框材上的拉伸力,由隔开间隔设置的楣梁支承安装用纵框材(22)、两端部固定在其上的开口部上框材(18)及开口部下框材(24)构成开口部(8)的4边,将构造用面材固定在各边的框材以及各边外侧的框材上而构成垂壁(26)、腰壁(27)和侧面壁(28),固定补强用框材(29a)并使其位于开口部上框材(18)及开口部下框材(24)的延长线上,并且将贯通上述纵框材(22)的连接用钢材(33)固定在开口部上框材(18)、开口部下框材(24)和补强用框材(29a)上,将侧面壁(28)用自钻螺钉固定在补强用框材(29a)上,将垂壁(26)和侧面壁(28)、以及腰壁(27)和侧面壁(28)相互可传递剪切力地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023227B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580031359.4
申请日:2005-09-16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实现粉粒体材质的最优化,即使在期望的局部区域中也能够容易地填充粉粒体、能够实现现场的作业效率的提高并且能够提高地板的减振性、将轻量冲击音隔音。本发明提供一种减振地板构造,在用来抑制支撑地板(11)的梁(12)的振动的减振地板构造(1)中,在梁(12)的内部中形成有将粉粒体(14)封入直到预定的高度的中空空间(13),并且对于粉粒体(14),通过含有Fe、CaO,并且使SiO2在表面上析出,能够进一步减小休止角,并且进一步提高粉粒体的流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