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7055665U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20080052.3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61J3/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速溶药品的夹具,包括模具支撑架、凸模、凹模,凹模设置固定在模具支撑架上;所述凹模上部设有凹槽,中部设有若干圆通孔,下部两侧设有横向贯通凹槽,两侧的横向贯通凹槽内插有凹模挡块;所述凹模挡块上设有孔径大于圆通孔的出料孔,凹模挡块可沿横向贯通凹槽水平移动,在凹模挡块沿横向贯通凹槽水平移动时,当凹模挡块的出料孔对准凹模的圆通孔,出料孔与圆通孔贯通,当凹模挡块没有出料孔的位置对准凹模的圆通孔,圆通孔为上端开口的盲孔;所述凸模上设有与凹模上的圆通孔相匹配的滑柱,凸模上的滑柱可插入与凹模上的圆通孔,并与圆通孔过渡配合。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高效完成口服速溶药片的制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2251114U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20369099.4
申请日:2011-09-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F04D29/54
Abstract: 轴流泵、导叶式混流泵模型导叶出口环量匀化器,属水泵模型试验技术领域。包括轮毂、叶片、固定轴和支撑孔片,固定轴与所述模型泵轴、所述导叶体轮毂中心轴为同心轴,所述轮毂直径与所述泵模型的导叶体轮毂的直径相同,所述轮毂沿周向均匀设置8-12片所述平直叶片,轮毂两端设有支撑孔片,所述轮毂经所述轮毂两端支撑孔片上的孔、自由地穿套在所述固定轴上。环量匀化器一端与导叶出口相接,另一端与出水流道进口相接,当导叶出口的旋转水流与处于自由状态的匀化器叶片通过相互作用达到同步旋转时,流经匀化器的水流环量即被匀化。该匀化器可以对导叶出口水流的环量进行匀化,为研究导叶出口水流环量均匀分布条件下的出水流道水力性能提供必要的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202251081U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20301589.0
申请日:2011-08-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F04D29/32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轴流泵模型的装配式导叶体,属于水泵技术领域。包括导叶体外壳、导叶体轮毂和设置在导叶体轮毂与导叶体外壳之间导叶片,其特征是所述导叶片为导叶基片或由导叶基片和附加片构成,导叶基片设置在导叶体的进口端,或导叶基片、附加片依次安装设置在导叶体的进口端至出口端之间,所述附加片为1-7段附加片,每段附加片长度相等,所述导叶基片的长度大于每一段附加片的长度。导叶基片安装角度与水泵叶轮出口水流的方向一致。附加片安装角度小于导叶基片与导叶体轴心线的夹角。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经试验使用,满足轴流泵模型导叶体出口的环量试验研究工作,效果达到预期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7590976U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720416057.9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服缓释药片的加工设备,包括支撑平台,支撑平台底部设有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还包括药片压制装置、左抽真空装置、右抽真空装置;药片压制装置包括真空室,真空室内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上设有用于装药片的凹模,且支撑块固定于支撑平台上;真空室上部设有压盖,压盖顶部中心设有圆孔,圆孔内设有密封圈;滑杆一端置于真空室外,一端穿过密封圈置于真空室内,置于真空室内一端的滑杆与压头固定;真空室上还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上设有电动放气阀门;通过本实用新型,利用滑杆控制压头向下移动,压在有支撑块固定得凹模上(药粉装在凹模内),药粉压制成药片后,药片经过真空压制,内部组织没有气孔更加紧密可延长药物治疗时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690604U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20416059.8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圆环形口服速溶药片的夹具,包括支撑架、凹模、凸模;凹模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隔板,隔板将凹槽分割为上部凹槽、下部凹槽;下部凹槽内放置有滑块、支撑块,支撑块上端加工有均匀分布的若干支撑块圆沉孔,支撑块圆沉孔内均过盈配合有下滑柱,滑块上设有若干滑块圆通孔,隔板上设有若干隔板圆通孔;下滑柱依次穿过滑块圆通孔、隔板圆通孔伸于上部凹槽内,下滑柱伸于上部凹槽内的部分高出隔板上平面;凸模上设有与隔板圆通孔同心布置的凸模圆沉孔,凸模圆沉孔内过盈配合装有上滑柱,上滑柱的另一端加工有凸模圆沉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加工出的一种圆环形口服速溶药片,既能被人体迅速吸收,又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406639U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621447498.7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B42D25/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代表证,属于文化用品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和主证体和副证体,主证体上记载有代表的个人信息;所述外壳由双层PVC软板构成,双层PVC软板分别为第一层PVC软板、第二层PVC软板,第一层PVC软板、第二层PVC软板的中上部、两侧、底部压制密封,形成三面密封口袋型的上部副证体放置腔、完全密封的下部主证体放置腔,上部副证体放置腔顶部设有口袋型上方开口,主证体密封于下部主证体放置腔,副证体放置于上部副证体放置腔,且副证体可以从上部副证体放置腔顶部的口袋型上方开口处取下或更换。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代表证可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01714687U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20265215.3
申请日:2010-07-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F04D13/08
Abstract: 采用虹吸式出水流道的立式潜水泵装置,属于水力机械技术领域。包括立式潜水泵装置,其特征是设有金属管段和混凝土流道段构成的虹吸式出水流道,金属管段与立式潜水泵装置的盖板联成一体,金属管段下端连接立式潜水泵装置的出水管口,金属管段上端连接混凝土流道段进水管口,在混凝土流道段设有真空破坏阀。金属管段采用钢板制作成型。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作实施容易,降低成本,使用效果好。虹吸式出水流道与立式潜水泵装置相配合,降低流道水力损失,大大提高泵装置效率。潜水泵机组仍保留自耦式安装方式,可以拆卸,以便潜水泵机组的吊装,完全保留了立式潜水泵装置安装方便快捷的特点,有利于立式潜水泵装置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06531326U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20080405.X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作粉末状干冰的设备,包括圆桶形外壳、不锈钢喷嘴、高压二氧化碳气体传送软管、进料管压盖、进料管以及设置固定于圆桶形外壳内的圆环形液态氮储存罐,所述不锈钢喷嘴一端穿过圆桶形外壳伸于圆环形液态氮储存罐外侧,另一端经高压二氧化碳气体传送软管外接高压二氧化碳气体,高压二氧化碳气体传送软管上设有高压二氧化碳气体阀门,所述进料管穿过圆桶形外壳并与圆环形液态氮储存罐贯通,进料管压盖盖于进料管上;所述不锈钢喷嘴中心位置设有圆孔;通过本实用新型,将高压二氧化碳气体,用喷嘴上圆孔喷出,二氧化碳气体被装有液态氮的圆环形液态氮储存罐冷却,形成粉末状干冰,解决了粉末状干冰的需求这个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2251096U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20301587.1
申请日:2011-08-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F04D29/42
Abstract: 一种上翘式竖井贯流泵出水流道,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与导叶体出口连接的进口、与出水池连接的出口和出水流道段,其特征是,所述出水流道段为从进口平缓上翘至出口的曲线型流道,出水流道的进口顶面高度低于出口顶面高度。出水流道由混凝土浇筑成型。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构思新颖巧妙,使用效果好。利用了出水流道出口淹没深度较大的条件,在保持水力性能同样优异的条件下,将出水流道出口的底高程抬高,形成土建投资较省的上翘式曲线型的竖井贯流泵出水流道。上翘式曲线型出水流道与竖井贯流泵巧妙配合,既不影响竖井贯流泵装置的水力性能,同时又可显著降低出水池翼墙的高度,大大减少了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202251092U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20301588.6
申请日:2011-08-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F04D29/40
Abstract: 一种对拼低驼峰式双向出水流道,属于水力机械技术领域。双向出水流道设有三通管和两个向下平缓弯曲流道,三通管的主管口与导叶出口相连接,三通管的两个支管口分别与两个向下平缓弯曲流道的进口连接,两个向下平缓弯曲流道的出口断面的顶高程低于出口水池的最低水位。所述双向出水流道的三通管由钢板制作成型,两个向下平缓弯曲流道由混凝土浇筑成型。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构思新颖巧妙,三通管和两个向下平缓弯曲流道构成的双向出水流道,流道的形状为先向上弯曲再向下平缓弯曲,充分利用低驼峰式出水流道水力损失显著小于开敞式出水流道的特点,大大提高了泵装置效率。保留立式泵机组抽芯式的安装方式,以便水泵的检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