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钼基功能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6354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24292.9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纳米钼基功能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肥料领域,功能缓释肥的制备步骤为:(1)合成球形纳米钼材料;(2)在纳米钼材料表面修饰氨基官能团;(3)以氨基修饰的纳米钼材料作为吸附剂,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磷进行吸附;(4)向磷吸附饱和的材料添加其他必需营养元素;(5)最后在材料表面喷涂一层具有孔道结构的氧化硅壳。本发明中纳米钼基功能型缓释肥的制备方法原理清晰,操作简单,且所制得的材料不仅能够高效吸附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磷酸根,促进磷资源的回收利用,还能保证水稻生长发育所需的其他营养元素,促进水稻籽粒中钼元素的积累,人类使用后可以促进人体健康,在水稻生产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水稻育秧富硒基质肥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0907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36421.3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水稻育秧富硒基质肥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农业肥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富硒基质肥料中的硒和必需中微量元素促进秧苗根系的发育,提高根系的伸长和盘结能力,并利用硒元素的提高抗损伤和抗氧化能力,提高移栽秧苗根系的损伤修复能力,为秧苗提供优良的根部微生态环境,促进根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水稻体内氮代谢和抗氧化酶的数量。本水稻富硒基质肥料可提高水稻的吸肥水平和肥料利用率,降低农业化学投入品对环境的胁迫,增加农产品产量并提高品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氮素补偿的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同时提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4760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856083.4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氮素补偿的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同时提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浸种、育秧、播前准备、施肥、移栽和处理步骤。本发明优化了氮素管理,实现了氮素的高效利用,通过倍量补偿氮素亏缺,不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还降低了氮肥的施用量,从而减少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担。这一技术方案有助于减少化肥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符合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方向。此外,本发明在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水稻的抗病性和适应性。通过优化氮素管理,水稻生长更为健康,能够更好地抵御病虫害的侵害,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一种纳米微肥改性的多元包膜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3604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72821.2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微肥改性的多元包膜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控释肥料技术领域。所述包膜控释肥包括肥料颗粒和聚氨酯包衣材料,所述聚氨酯包衣材料包括聚氨酯预聚体和纳米微肥改性的聚氨酯预聚体;所述肥料颗粒表面包裹若干层聚氨酯预聚体,并在最外层包裹纳米微肥改性的聚氨酯预聚体。本发明将聚氨酯预聚体及纳米微肥改性聚氨酯预聚体包覆于肥料颗粒表面,包膜控释肥的制备原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易于掌握且简便易行,能够充分利用材料中各组分的优缺点;制备的包膜控释肥料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和较长的控释期,同时可缓慢释放作物所需的中微量元素,对作物提质增产效果显著。

    一种可调控降解期与控释期的包膜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9557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45577.7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控降解期与控释期的包膜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肥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所述可调控降解期与控释期的包膜控释肥,包括如下组分:肥料和聚氨酯包衣材料,所述聚氨酯包衣材料包裹于肥料表面;所述聚氨酯包衣材料包括异氰酸酯和混合多元醇。本发明所述包膜控释肥的制备原料为植物油,来源广泛,制备工艺易于掌握且简便易行,能够充分利用材料中各组分的优缺点;所述包膜控释肥料具有可调控降解期与控释期的效果,可针对不同作物、土壤、气候条件,调控控释期,施用范围更广,应用前景广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