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式动三轴试验制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2057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373701.0

    申请日:2022-11-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离散式动三轴试验制样装置,属于动三轴试验技术领域,该离散式动三轴试验制样装置包括离散箍环组件和三瓣膜片组件。箍环底座组成土样底座,对土样击实过程中进行底部支撑,箍环滑座对土样下端进行侧向支撑,吸收土样击实过程中产生的侧向力,增加土样底座模具的强度精度。通过导杆增加三瓣环板的侧向支撑强度和精度,顶压液压缸控制三瓣环板环绕贴合时,配合上述的土样底座模具,组成土样击实筒状模具。通过箍环液压缸控制箍环底座部分分离,通过顶压液压缸控制三瓣环板部分分离,试验人员可对制样外壁进行高精度测量,方便沉积界面返工,沉积界面的倾斜角度和高度精确可控,动三轴试验数据误差更小。

    滑坡堵江全过程模拟及溃坝机制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2046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373624.9

    申请日:2022-11-0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滑坡堵江全过程模拟及溃坝机制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涉及滑坡堵江全过程模拟领域。滑坡堵江全过程模拟及溃坝机制试验装置包括:支架组件、河流模拟组件、滑坡模拟组件和摄像监测组件。解除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压紧,摆动侧板,两个侧板调节至需要的位置后,旋紧第一螺母,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相互压紧,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角度锁定,进而锁定侧板的位置,过程中,无需拆下第一螺母,仅需解除压紧,且限位件始终位于侧板外侧,减少侧板内侧岩土体对限位件造成的影响,有效改善滑坡体上岩土容易进入固定栓和滑坡支撑平台的连接处,容易造成固定栓拆卸困难,挡板开口调节困难的情况。

    刚柔结合支护结构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649646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610162715.6

    申请日:2016-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巷道支护领域,尤其刚柔结合支护结构,刚柔结合支护结构,弧U型钢布置在巷道顶部,直U型钢布置在巷道两侧壁,弧U型钢与直U型钢通过U型钢卡缆连接;弧U型钢、直U型钢与巷道的围岩之间布置有枕木;弧U型钢和直U型钢的U型槽开口朝向枕木;底板铺设在巷道底部;钢索首尾连接围成巷道横截面的形状,分布在弧U型钢的U型槽内、直U型钢的U型槽内以及底板下边。本发明提供的刚柔结合支护结构,U型钢起到刚性支护的作用,当冲击载荷破坏U型钢时,其内部的钢索起到柔性支护作用,从刚性支护到柔性支护的过渡阶段,就是该支护结构对冲击载荷的缓冲作用,从而起到抗冲的效果。

    滑坡堵江全过程模拟及溃坝机制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20463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211373624.9

    申请日:2022-11-0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滑坡堵江全过程模拟及溃坝机制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涉及滑坡堵江全过程模拟领域。滑坡堵江全过程模拟及溃坝机制试验装置包括:支架组件、河流模拟组件、滑坡模拟组件和摄像监测组件。解除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压紧,摆动侧板,两个侧板调节至需要的位置后,旋紧第一螺母,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相互压紧,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角度锁定,进而锁定侧板的位置,过程中,无需拆下第一螺母,仅需解除压紧,且限位件始终位于侧板外侧,减少侧板内侧岩土体对限位件造成的影响,有效改善滑坡体上岩土容易进入固定栓和滑坡支撑平台的连接处,容易造成固定栓拆卸困难,挡板开口调节困难的情况。

    基于线裂线段的碎裂结构岩体碎裂程度量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9801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168530.1

    申请日:2018-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线裂线段的碎裂结构岩体碎裂程度量化方法,属于碎裂结构岩体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碎裂结构岩体结构面几何特征参数;(2)分析结构面几何特征的概率分布和特征参数;(3)岩体结构面三维网络数据生成;(4)岩体结构面三维网络可视化;(5)输出剖面视图;(6)基于线裂线段计算线裂指数。其根据现场获取的碎裂结构岩体结构面几何特征参数,分析结构面几何特征的概率分布和特征参数,以此获取岩体结构面三维网络数据并实现岩体结构面三维网络可视化。根据岩体结构面三维网络可视化成果输出输出剖面视图。以此为基础建立碎裂结构岩体的线裂分布函数,表征碎裂岩体的碎裂程度。

    浅层土体含水率测定装置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082603U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21671357.9

    申请日:2022-07-0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浅层土体含水率测定装置,属于土体检测技术领域。该浅层土体含水率测定装置,包括基座和定位组件。所述基座包括放置盒、固定块、固定架和水分检测仪,述固定架滑动安装于所述放置盒内部,所述水分检测仪安装于所述固定架表面,所述固定块一侧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一侧设置有挡块,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套管和插板,操作人员将拨动固定块,带动定位块进行竖向移动,使得定位块下降到放置盒底部,随后操作人员旋动螺杆,使得螺杆带动插板可以平稳贴合在土体表面,并通过插板底部的插杆对各部分插板进行固定,进而对测定装置的稳定,提高浅层土体含水率检测效果。

    渗排管及海绵城市渗排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0917641U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920614625.5

    申请日:2019-04-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渗排管及海绵城市渗排系统,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渗排管包括输水管和集沙箱。集沙箱与输水管连通,使得输水管内的水流经集沙箱后,水中的泥沙能够沉积到集沙箱的底部;集沙箱内的节流板能够降低输水管内的水流入集沙箱时的速度,同时能够抵挡一部分泥沙,便于泥沙的沉积;节流板上的通孔能够增加集沙箱内小范围内的水流速度,保证整个管路中水的流速不会因节流板的节流作用出现大幅度的下降,从而确保输水管的排水管网正常运行。

    降雨诱发滑坡模拟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813602U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21057866.8

    申请日:2021-0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雨诱发滑坡模拟试验装置,属于滑坡技术领域,包括试验组件、角度调节组件和降雨组件。试验组件包括底座、试验箱和边坡,试验箱固定连接于底座,边坡铰接于试验箱内,角度调节组件包括移动座、电机、转轴、齿轮和齿条,移动座滑动连接于试验箱内,电机固定连接于移动座,转轴固定连接于电机,并能够转动于移动座,齿轮键连接于转轴,齿条固定连接于边坡,齿轮传动连接于齿条,降雨组件包括水箱、泵体、水管网和喷头,水箱固定连接于试验箱,泵体的一端连通于水箱,泵体的另一端连通于水管网,水管网设置于试验箱内,喷头连通于水管网。该装置能够改变边坡倾斜角度,进而可以很好地满足试验目的和试验要求。

    海绵城市蓄水口过滤装置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447205U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21838600.X

    申请日:2019-1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海绵城市蓄水口过滤装置,属于海绵城市技术领域,该海绵城市蓄水口过滤装置包括蓄水井、连接件、过滤组件和螺旋桨。所述连接件设有两组,两组所述连接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蓄水井顶部两侧,两组所述连接件上下均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排水盖板两侧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过滤网板两侧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螺旋桨一侧和所述传动杆底端之间通过齿轮组啮合传动。本实用新型由传动杆转动带动排水盖板、过滤网板进行转动,在转动产生离心力作用下,排水盖板上的冲入的杂物被向两侧甩离,防止杂物堆积在排水盖板顶部造成堵塞,同时自动清理方式,节省了人工操作清理的步骤。

    一种坡体的不同深度土层含水率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251942U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22024898.3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坡体的不同深度土层含水率监测装置,其包括含水率自动探测模块、采集存储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供电模块和雨量监测仪;采集存储模块分别连接其余四个模块;套管的内壁设有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滑动轨道;套管上设有位于竖直方向的滑动轨道的对侧的弧形伸缩板;含水率探测放置盒设置在水平方向的滑动轨道上;含水率自动测试探头连接采集存储模块,含水率自动测试探头的外侧固定连接弹射器;复位触发器固定在弹射器上。本实用新型通过雨量监测仪和含水率自动测试探头,及时监测到降雨量和原始坡体的不同深度的原位土体体积含水率,为浅层滑坡的稳定性研究提供了可靠性依据,提高了稳定性的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