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1942599U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120057365.X
申请日:2011-03-07
Applicant: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A/A/O微曝氧化沟工艺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A/A/O微曝氧化沟和沉淀池、污泥回流泵站,所述A/A/O微曝氧化沟依次由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组成,所述的A/A/O微曝氧化沟和沉淀池、污泥回流泵站构成一双层壁筒状池体,所述的A/A/O微曝氧化沟及污泥回流泵站位于双层壁筒状池体的筒底与双层壁之间构成的环形池内,所述沉淀池为筒底与内侧壁构成的圆形池。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部分池体共用,其投资小、占地面积小、运行管理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21588263U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23108198.9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周期式多点回流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厌氧选择池和多个主反应池,所述主反应池设置有配水管、曝气器、污泥泵单元和滗水器,所述主反应池通过配水管与所述厌氧选择池连通;所述污泥泵单元包括剩余污泥管、回流污泥管、剩余污泥泵和多个污泥回流泵,多个所述污泥回流泵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主反应池内,所述污泥回流泵通过所述回流污泥管与所述厌氧选择池连通,所述剩余污泥泵通过所述剩余污泥管与系统外界连通。该周期式多点回流污水处理系统通过设置污泥泵单元,在主反应池的不同位置抽吸底泥进行污泥回流,使回流污泥浓度更均匀稳定,厌氧选择池微生物量得到合理补充,保障生物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2356726U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20192170.5
申请日:2020-02-21
Applicant: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 C02F9/14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化AAO‑MBR‑反硝化深床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由管路依次连通的AAO氧化沟、MBR生化池、反硝化深床滤池和紫外消毒池,AAO与MBR之间设置多重循环回流工艺;协同利用具有生物处理和化学药剂处理功能的AAO法和反硝化深床滤池法,结合膜工艺,大幅度提高污水中CODcr、BOD5、SS、TN、NH3‑N及TP的去除效果,提高了氮磷去除率,降低了MBR膜的污染和损耗,减轻了反硝化深床滤池的负荷;出水水质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A标准)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201942600U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120057377.2
申请日:2011-03-07
Applicant: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A/A/O微曝氧化沟工艺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污泥回流泵站、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好氧池、缺氧池和沉淀池构成三层壁筒状池体,三层壁筒状池体具有筒底、内壁、中间壁和外壁;好氧池为外壁和中间壁并与筒底构成的外侧圆环状池;缺氧池为内壁和中间壁并与筒底构成的中间圆环状池;沉淀池为筒底与内侧壁构成的圆形池;厌氧池和污泥回流泵站构成双层壁筒状池体,该双层壁筒状池体位于所述三层壁筒状池体的外部,厌氧池为双层壁筒状池体的筒底与双层壁构成的环形池,污泥回流泵站为双层壁筒状池体的筒底与双层壁的内侧壁构成的圆池。本实用新型实现部分池体共用,其投资小、占地面积小。
-
公开(公告)号:CN208700836U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20885122.7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提标改造系统,包括A/A/O-MBBR池、二沉池、絮凝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消毒池;A/A/O-MBBR池包括依次相连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厌氧池的输出端与缺氧池的输入端相连;缺氧池的输出端与好氧池的输入端相连;好氧池设有MBBR填料区;好氧池的输出端与二沉池的输入端相连;二沉池的输出端与絮凝沉淀的输入端;絮凝沉淀的输出端与纤维转盘滤池的输入端相连;纤维转盘滤池的输出端与消毒池的输入端相连。本系统集效率高、成本低、占地少、水质优等特点于一体,有效的解决了污水处理厂用地紧缺无多余用地可供新建提标所需的生化池容的问题,在原池的基础上实现提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6292075U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621480239.4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质采样装置,包括检测室及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至少为一个,每个进水管道上均安装有阀门;每个进水管道的一端与检测室相连通,另一端连接于水质采样点。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水质检测系统,包括水质采样装置和水质检测仪表。本实用新型的水质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同一套水质检测仪表在不同时间内、对不同位置进行实时采样检测,节省仪表安装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204607813U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20309366.7
申请日:2015-05-13
Applicant: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尾水提标深度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粗栅格池、细栅格池、沉砂池、生化反应池、二沉池、中间水池和消毒出水池,中间水池和消毒出水池之间还依次连通有曝气生物滤池、高效沉淀池和超滤间,曝气生物滤池的入水口与中间水池的出水口相连,超滤间的出水口与消毒出水池的入水口相连。本实用新型模块化、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且施工建造快,运行管理方便,而且使用寿命长,出水水质优,能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体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17437857U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20297652.6
申请日:2022-02-14
Applicant: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12 , C02F7/00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周期式环形脱氮除磷系统,包括生物选择区、至少两个主反应区,生物选择区、主反应区的池体均采用呈封闭的连续循环式环形构造,合建为一座构筑物;生物选择区内部设置有生物选择区推流器;主反应区内部设置有主反应区推流器、微孔曝气器、污泥回流泵、剩余污泥泵、滗水器,生物选择区与不同的主反应区之间的衔接处设置有电动闸门,电动闸门开启或关闭进而完成生物选择区与不同的主反应区之间的交换。将生物选择区、主反应区池体设计成封闭的连续循环式环形构造,并增加推流器,利用完全混合式流态的特点,使污水能够充分的混合,具有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脱氮除磷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反应不彻底、去除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5161402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023144694.6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切换式微曝氧化沟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管、出水管、污泥回流管、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进水管包括具有第一进水阀的第一进水支管及具有第二进水阀的第二进水支管;污泥回流管包括具有第一污泥回流阀的第一回流支管和具有第二污泥回流阀的第二回流支管;厌氧池与缺氧池之间设置有第一出水闸门和第一回流闸门;缺氧池与好氧池之间设置有第二出水闸门和第二回流闸门;第一出水闸门、第一回流闸门、第二出水闸门、第二回流闸门、第一进水阀、第二进水阀、第一污泥回流阀、第二污泥回流阀配合以实现运行模式切换。本实用新型根据具体需求,选择运行模式,合理利用进水碳源进行脱氮除磷,保证出水氮磷指标满足排放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212356998U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20191935.3
申请日:2020-02-21
Applicant: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包括进料系统、预热干燥机组、污泥干馏处理系统、混合汽净化分离系统、尾气处理系统;污泥干馏处理系统包括干馏污泥机组、生物炭储料仓、余热蒸汽发生器,混合汽净化分离系统包括混合汽净化分离器、可燃气罐、冷凝水池,尾气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湿式除尘器和生物滴滤塔。本实用新型通过污泥预热干燥、干馏技术及高效率的尾气处理系统,处理含水率≤80%的污泥,可生成含水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