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0463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418893.0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06 , C12N15/11 , A01H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阴香植物龙脑含量紧密关联的基因、SNP分子标记及其引物和应用。所述基因编号为Cbur03G002680,其编码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SNP分子标记为基因Cbur03G002680的第7个外显子中的第14位点、第16位点和第135位点;所述第7个外显子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SNP分子标记,为通过筛选阴香Cbur03G002680基因上的SNP位点得到,所得SNP分子标记及其引物用于检测阴香植物龙脑含量的准确率在98%以上,精准预测率是82.7%,检测水平准确率高,且易重复。
-
公开(公告)号:CN112730673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39774.3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广东森霖造绿有限公司 , 广东尚善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有机化合物提取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龙脑的植物组织中有机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选取龙脑型植物的组织,洗净风干,浸泡于液氮中,之后取出研磨;2)含有龙脑的有机化合物提取:植物组织研磨成粉末之后浸泡于有机溶剂中,进行超声波处理,之后放置于恒温环境中,离心,取上清液,即为含有龙脑的有机化合物溶液,所述有机溶剂为正己烷、醇类以及乙酸乙酯的混合物,本发明的提取方法显著提高了植物组织中龙脑的提取率,龙脑有机化合物的得率达到0.45%或以上,并且所采用的提取方法简便,可行性较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有助于降低能耗,为环境友好型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8714158A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10861462.0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61K36/185 , A61P1/16 , A61K1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瓣海桑果实在制备防治化学性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无瓣海桑果实对于四氯化碳、对乙酰氨基酚、抗肿瘤药物顺铂、酒精和重金属铅导致的肝损伤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可用于制备防治有关肝损伤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942276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67222.6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龙脑型阴香残渣裁培食用菌的方法。本发明的栽培菌棒及食用菌栽培方法所采用的原料以蒸汽爆破预处理梅片渣、球磨改性甘蔗渣、陈化米糠、水稻秸秆为主要材料,以活化贝壳粉、蔗糖、石灰、磷酸二氢钾、硫酸镁为辅料,采用适当比例配制而成。其中,水稻秸秆、梅片渣、甘蔗渣和米糠可为菌棒提供生长所需的结构和养分,贝壳粉、磷酸二氢钾等辅料可提高基质的矿物质含量,优化栽培条件,蔗糖则促进菌丝生长。通过上述配方的科学配比,本发明的菌棒配方可有效缩短食用菌的培养时间,提升产量与质量,从而提高了食用菌栽培的成功率与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087359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211727212.0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C‑MS检测马尾松组织萜烯化合物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萜烯化合物的微提取:将取自马尾松组织的原材料剪碎后进行研磨,然后加入到正己烷中进行提取,再经超声处理、50~60℃恒温水浴后,分离上清液,得到马尾松组织提取物;(2)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利用GC‑MS对步骤(1)中得到的马尾松组织提取物进行检测,测定马尾松组织中的萜烯化合物。本发明方法选择适用于马尾松组织材料萜类化合物快速微量提取的萃取剂正己烷,能够检测出更多种类的化合物,提高了马尾松萜类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5201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965870.7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木荷生长与开花相关内参基因筛选方法、引物及应用。该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分别取M个材积差异显著的木荷单株的成熟叶片和其他任意1个木荷单株的N个不同组织,然后对全部样本提取总RNA,并反转录cDNA;(2)根据18个候选内参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得到PCR引物;(3)稳定性评价:以cDNA为模板,利用PCR引物分别进行qRT‑PCR扩增,获得CT值,并进一步计算得到平均标准差;然后利用不同方法对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筛选得到木荷的内参基因或其组合。本发明评选出的内参基因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且兼具针对性和广泛适用性,可为木荷相关生理过程基因功能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
-
公开(公告)号:CN11744847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299411.0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 C12N15/29 , C12N15/53 , C12N15/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阴香内参基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阴香在不同条件下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及其应用。通过选取13个阴香候选基因,采用不同的算法(ΔCt、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来评估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并使用RefFinder进一步合并输出数据,筛选出C.burmannii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的最佳内参基因。在盐处理和干旱处理的样品中,RPL27和RPS15是最佳的组合;冷处理条件下,RPL27和APT为最佳组合;其他最佳组合分别为不同组织的EF1α和ACT7、不同龙脑无性系的eIF‑5A和Gllα、不同发育阶段叶片的RPS15和ACT7和所有样品的RPS15和TATA。
-
公开(公告)号:CN116970049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811585.4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11 , C12N15/84 , A01H5/10 , A01H5/06 , A01H5/00 , A01H6/20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筛选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荷抗旱基因SsPER17及其应用。所述SsPER17为将共有差异基因的深入分析,通过具有显著变化趋势的时序表达模型同GO注释相关联,与干旱复水试验预期基因差异模型时序特点相结合筛选得到,该基因表达存在时空特异性,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基因表达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复水后基因表达水平降低,说明目的基因能被干旱诱导,与干旱胁迫密切相关;芽和根中表达显著最高,在叶中显著表达最低,说明目的基因主要在根和芽中表达;通过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能在高渗透势使种子正常保持萌发,保持种子活性,促进根系伸长,表明SsPER17通过提高种子活性促进根系生长来增强自身的抗旱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85201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965870.7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木荷生长与开花相关内参基因筛选方法、引物及应用。该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分别取M个材积差异显著的木荷单株的成熟叶片和其他任意1个木荷单株的N个不同组织,然后对全部样本提取总RNA,并反转录cDNA;(2)根据18个候选内参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得到PCR引物;(3)稳定性评价:以cDNA为模板,利用PCR引物分别进行qRT‑PCR扩增,获得CT值,并进一步计算得到平均标准差;然后利用不同方法对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筛选得到木荷的内参基因或其组合。本发明评选出的内参基因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且兼具针对性和广泛适用性,可为木荷相关生理过程基因功能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