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46136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1056645.3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2J3/38 ,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暂态极限的风火打捆外送容量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通过电力外送通道的线路计算火电机组满发和火电机组最小技术出力的外送通道暂稳极限,得到对应的第一暂稳极限和第二暂稳极限;获取风电机组历史的N个出力数据,对N个出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第一风电出力系数和第二风电出力系数;依据第一暂稳极限、第二暂稳极限、第一风电出力系数和第二风电出力系数,采用外送通道火电外送容量计算公式和外送通道风电外送容量计算公式计算,得到风火打捆外送配置的火电容量和风电容量,根据风电容量和火电容量进行长距离电力输送,提高长距离送电效率,渐而提高外送通道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69629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0928301.0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安全风险分析判断评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点云的输电线路安全风险分析判断评估方法,通过S1:无人机激光雷达扫描,对无人机设备以及激光扫描仪设备进行调校使其满足激光扫描工作条件,扫描的过程中无人机通过信号接受装置将扫描获得的信号传输信号输出端;S2: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原始点云和全息影像数据,将输出的点云和全息影像数据,以工程化的方式管理,原始点云预处理,对原始点云进行拼接、去噪、分类、滤波处理,实现安全风险分析判断评估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无人机激光点云采集及处理技术,大多对输电线路生成点云模型,而缺乏在点云模型基础上进一步针对输电线路场景的细分应用拓展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43003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72904.0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线路对地电场强度计算技术,具体涉及考虑温度、湿度影响的高压线路对地电场强度计算方法,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对地电场强度计算模型;对BP神经网络中不同输入变量等效负荷法计算值、温度及湿度不同数据进行归一化;采用遗传算法对计算模型的初始连接权值及阈值进行优化;对BP神经网络工频电场强度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判断;如果满足误差要求,则计算结束;否则,进入步骤3优化权值,继续计算;将对地电场强度预测值上传数据库,与实际值进行对比,进行修正补偿得到对地电场强度计算值。该方法提高了高压线路电场强度计算的精度,实现了不同高度的电场强度计算,将为环境评估和管理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970703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0546727.4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G06F18/241 , G06F18/2431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Q50/06 ,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神经网络层级动态调节的电力设备电压等级识别方法。本发明引入多训练样本,标记每组样本真实电压等级,然后引入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模型做为初始BP神经网络模型,将每组样本依次输入至初始BP神经网络模型得到各样本初始预测电压等级,根据样本预测电压等级与真实电压等级计算分类误差指标和估计误差指标;判断分类误差指标和估计误差指标是否满足收敛;若指标均收敛,则保持步骤2所述模型层数不变;若分类误差指标或者估计误差指标不满足收敛则跳转至步骤5;若初始神经网络模型层数达到最大值,则层数不变;否则,层数增加一层,调整新增层权重与偏置,跳转至步骤2;本发明提高了训练速度和效率,提升电力设备带电作业预警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3674240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110939712.X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线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激光点云的伐树消缺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定树障检测范围标准;S2:分标段同步采集激光点云数据,并对数据快速自动化处理;S3:分析电力线与植被点的安全距离,确定树障区域的位置和范围;S4:对树障区域植被点云进行单木分割,并统计单木数量,最终实现砍伐树木数量的精准估算,本发明通过无人机激光雷达程序化采集点云数据,在进行自动处理后,可以通过Webgl技术在网页端进行呈现,同时通过RGB重构比对,结合树形数据库,实现自动比对与树木砍伐消缺分析,对后续施工工况与实施安排合理性预判将有明确的效率提升,实现基于无人机激光点云的高仿真牵引场施工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904455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77362.5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故障检测装置,涉及电力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故障检测箱、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卡扣壳、卡扣杆和螺纹杆;故障检测箱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滑槽滑动设置有固定机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第一端均枢接在固定机构上;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向形成夹持区域,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第一端均通过弹性件与固定机构连接;故障检测箱的底部设置有两组立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与一组立板抵接;卡扣壳枢接于第二夹板的第二端,卡扣杆的第一端嵌设于卡扣壳的第一端,螺纹杆穿设卡扣壳的第二端与卡扣杆的第一端连接;卡扣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挡块,挡块用于与第一夹板的第二端抵接。对电线杆进行夹持固定操作更加简便,使用时起来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98190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277371.4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孪生模型数据映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在对实体二次设备的设备三维模型进行数据映射时,先识别得到该模型的属性信息和测点对象,并将属性信息编码为身份ID,以将身份ID和测点对象标注至设备三维模型中,这样通过设备物理逻辑关系来标注设备三维模型的相关对象信息,可以提高模型在同类型设备中的通用性,降低模型数据映射的复杂度和效率;然后在标注后的模型中进行数据映射,如利用配置描述文件来实现属性数据的映射,利用标准测点信息库来实现通信数据的映射,以及,通过内存映射的方式来实现运行数据的映射,从而可以在设备三维模型中实时反映设备的动态状态变化,提高数字孪生技术在运维效率提升上的应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643254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110915054.0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激光点云高效采集处理方法,采用搭载激光扫描仪、GNSS高精度定位系统、MEMS惯性导航系统、IMU系统、高速数据采集存储系统和全画幅相机的无人机设备依照预设地区轨道飞行,并做航线规划,快速获取高精度点云数据,通过与同步获取的三维高精度激光雷达数据与成像技术、三维高精度激光点云与正射影像配准算法,获取正摄影像的精准曝光时刻位置姿态信息,完成DOM成果的快速获取与精度配准。该无人机激光点云高效采集处理方法,本发明通过程序化流程打通点云采集处理全流程,适应山区作业;同时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CORS网,支持无基准站功能,实现集采集、处理、赋色、传输、浏览等功能为一体的真彩色三维点云数据快速获取。
-
公开(公告)号:CN11524006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448273.7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分支网络的施工人员图像计数方法。采集基建场景现场人员图片并添加标签;以ResNet50网络部分以及双分支Faster R‑CNN检测网络模型结合FPN特征金字塔网络模型,建立深度学习网络模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在对输入图片进行数据增强后对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进行训练,然后采用测试集测试调整,针对待测图像输入固化后的人员检测模型,输出获得检测结果。本发明能够实现基建现场施工人员的自动计数,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并且具有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通用性高等有点,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够应用于基建现场智能监管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201723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663344.6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反应力锥形貌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反应力锥每一截面对应的各三维点数据,并生成所述截面对应的坐标矩阵;对于每一所述坐标矩阵,获取第一权重系数、所述坐标矩阵和椭圆拟合参数之间的第一乘积,以及第二权重系数、所述坐标矩阵和所述椭圆拟合参数之间的第二乘积,并根据所述第一乘积的L1范数和所述第二乘积的L2范数,得到目标椭圆拟合参数,基于所述目标椭圆拟合参数确定所述坐标矩阵对应的所述截面的截面半径;根据各所述截面的截面半径,得到所述反应力锥的半径,并基于反应力锥的半径输出反应力锥的三维形貌。本申请可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度,并拓宽使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