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413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92256.0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标志牌组件,其中,标志牌组件包括:标志牌结构,包括挂架、标志牌本体以及连接筒,挂架能够悬挂在外部结构上,标志牌本体与挂架连接,连接筒与挂架连接并具有开口向下的凹槽;操作结构,与标志牌结构可拆卸地连接,操作结构包括操作基体以及可移动地设置在操作基体上端的连接头,连接头能够伸入至凹槽内并具有抵顶位置和分离位置,当连接头位于抵顶位置时,连接头与凹槽的内壁面抵顶配合以使得操作结构与标志牌结构连接,当连接头位于分离位置时,连接头与凹槽的内壁面间隔设置以使得操作结构能够与标志牌结构分离。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标志牌难以挂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1422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69597.1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327 , G06F17/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继电保护测试的告警通道故障排查方法和排查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的继电保护测试发出的当前告警信息,并确定当前告警信息所涉及的电子设备;获取各电子设备之间的告警通道,并基于告警通道构建各电子设备之间的告警通道矩阵;基于告警信息确定各电子设备中发生故障的电子设备,并基于正常电子设备与发生故障的电子设备构建告警数据矩阵;计算告警通道矩阵和告警数据矩阵的乘积,得到故障矩阵;根据故障矩阵对各电子设备的告警通道进行故障排查。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时对于故障告警通道需要逐一排查而导致的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9935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44843.8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继电保护装置的自动测试系统及方法,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架构包括上位机,上位机与测试装置和待测的继电保护装置之间通信连接,上位机向测试装置发送电量控制命令以及向继电保护装置发送投退保护压板和修改保护定值的控制命令并接收来自测试装置生成的测试数据以及来自继电保护装置上传的动作信息,测试装置向继电保护装置发送采集的电量模拟量以及开关量并接收继电保护装置反馈的开关量数据。本公开实施例能够提高继电保护装置测试的自动化程度,减小系统开发和维护的工作量,同时满足不同保护功能测试的多样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16526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31019.X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继电保护装置回路在线检验方法及自动测试系统,所述自动测试系统包括测试主机、交换机、合并装置、保护装置以及终端装置,所述回路在线检验方法包括:根据需求基于测试项目进行仿真配置并生成录波文件;基于所述录波文件数据、全站的系统配置文件数据以及用户界面的输入配置信息向合并装置和终端装置传送测试文件;控制所述合并装置和所述终端装置启动并回放测试文件;控制所述保护装置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跳合闸命令。本公开实施例考虑智能站继电保护数字采集与数字传输的特点,将继电保护测试的功能通过测试主机、合并装置和终端装置构成的闭环系统完成,真正实现对于保护装置的在线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904791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31054.1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415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状态检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评价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信息;将运行状态信息输入预设的状态评价模型中,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进行评分,其中,所述状态评价模型根据多级评价指标构建,所述多级评价指标包括依层次分类的至少两个级别的评价指标;根据所述评分对所述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价。本公开能够利用全面、准确、可靠的状态评价模型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进行快速、有效处理,提高状态评价准确性和效率,为运维检修人员进行检修决策提供有效参考,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并有效的杜绝盲目检修,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797295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82783.8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Inventor: 叶智杰 , 赖颖东 , 林志军 , 王硕 , 莫穗江 , 修宇翔 , 侯维捷 , 钟国思 , 黄智明 , 刘宝军 , 李子新 , 李晓斌 , 李保国 , 辛浩淼 , 郑日平 , 陈瑞华 , 梁铸威 , 郭劲辉 , 李勇 , 谭浩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放线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GIS的输电线路放线模拟施工可视化仿真方法及系统,本方法通过构建输电线路的三维模型,利用历史牵引施工场景进行仿真模拟放线,生成多个历史牵引施工场景分别对应的弧垂线,并利用弧垂线的弧垂特征筛选出满足预设施工要求的历史牵引施工场景,同时,还对筛选出的历史牵引施工场景确定经济性和可靠性指标综合最高的牵引施工场景,从而模拟仿真施工过程,充分考虑到施工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能够确定有效地确定出输电线路放线施工方案,并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6300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20253.4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雷达安装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激光雷达固定装置及激光雷达系统。激光雷达固定装置包括用于悬挂设在激光雷达载体上的悬挂组件、中空旋转平台和雷达放置组件,所述中空旋转平台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中空旋转台、中空安装部和第一布线孔,所述中空旋转台与所述第一布线孔的一端连通,所述中空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布线孔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悬挂组件与所述中空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中空旋转台与所述雷达放置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雷达放置组件悬于所述中空旋转台的下方。本发明能将激光雷达悬挂在高压电塔上,使激光雷达在水平方向上实现大于等于180°的角度旋转,从而能够对高压电塔两侧的电力线进行扫描,满足激光雷达电力巡检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81162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169317.8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架线牵引机,包括:座体;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座体上;转轮,设置在转轴上且可转动地位于座体内;卡接件,包括固定环、卡爪以及连接在固定环和卡爪之间的伸缩杆,固定环套设在转轴上并与转轴固定连接,伸缩杆伸缩以使固定环和卡爪之间的距离可调,伸缩杆带动卡爪移动以使卡爪具有卡接位置和松开位置;卡爪处于卡接位置时,卡爪与转轮卡接配合;卡爪处于松开位置时,卡爪脱离转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转轮的拆装效率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5607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75199.8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陈保刚 , 赖颖东 , 李晓斌 , 张万辞 , 王流火 , 莫穗江 , 关华深 , 张俊 , 李保国 , 冷祥彪 , 李子新 , 李冶 , 张浩民 , 张欣欣 , 曾凯军 , 杨金国 , 王磊
IPC: G05B11/01 , G05B17/02 , H02G1/04 , G06F18/243 , G06N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张力架线施工智能化牵张机控制分析系统,涉及输电线路架线施工以及自动控制领域。本发明利用数据采集模块实时地采集牵张机运行的多维度数据,数据传输模块将多维度数据传输给数据终端以及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在采用马尔科夫链模型进行深度特征分析,并进行故障风险预测,根据预测结果进行相应预警操作,并给予精确的制动方案,避免因盲目制动或延误制动而影响架线施工进度,通过集成多种技术,结合实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可视化故障分析,实现了对牵张机施工过程的全面监控和智能化管理,不仅能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还能提前预警潜在故障,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05557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0951101.0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点云去噪模型的构建、点云去噪方法及装置。构建方法包括:获取需去噪目标的样本点云;将所述样本点云转换为图谱域信号,并确定所述图谱域信号中的高频分量;根据所述图谱域信号中的高频分量,采用扩散模型的构建方式,构建需去噪目标的图谱域点云去噪模型。该图谱域点云去噪模型能够有效分离点云数据的高频分量中的几何细节和噪声信息,即去除了高频分量中的噪声,保留了高频分量中需去噪目标重要的几何细节;点云数据中几何细节的保留,能够恢复出需去噪目标的原始几何形状,从而提升了三维模型的重建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