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05923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41769.4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算法的负荷预测方法,是针对提取出完整的变压器电力负荷数据,对于提取到的负荷数据,首先搭建基于渐消记忆指数加权法的噪声估值优化的容积卡尔曼滤波模型对负荷值进行预测,获取负荷预测结果和预测误差序列,对预测误差数据进行野值处理,采用GM‑BP模型对预测误差数据进行预测,用以修正基于渐消记忆指数加权法的噪声估值优化的容积卡尔曼滤波模型预测结果,得到最终的负荷预测结果。本发明改善传统负荷预测模型时效性和准确性不足的问题,从而能提高电网负荷预测的能力,为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和实现电网科学管理及调度提供重要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368628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834496.2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耐张段连续档导线覆冰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关联杆塔两侧导线的长度;基于关联杆塔两侧导线的长度,计算出关联杆塔两侧导线在垂直平面内的水平应力,获得关联杆塔的垂直档距;获取风偏角参数,计算出关联杆塔的垂直档距在风偏平面内对应的导线长度;获取绝缘子串所承受的拉力值和倾斜角,结合关联杆塔的垂直档距在风偏平面内对应的导线长度,计算出导线覆冰后的单位长度荷载;计算单位长度荷载与导线单位长度自重荷载的差值,得到导线单位长度的覆冰荷载,计算出导线等值覆冰厚度。本发明能够计算出与直线塔连接的导线等值覆冰厚度,拓展了称重法监测导线覆冰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292771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078755.3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IPC: G10L21/0272 , G10L21/0208 ,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监督方式的电力变压器工况噪声分离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难以从电力变压器声纹信号中分离出噪声的缺陷。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电力变压器声纹数据的采集;声纹数据的预处理;变压器声纹的压缩;变压器工况噪声的分离。本发明通过采集的变压器音频,经去噪处理后,综合运用频率压缩方法、频率特征提取变压器声纹特征并进行有效融合;针对变压器工况声音由稳定工作状况发出的声音与不稳定的瞬时杂音加性叠加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向量夹角相似度算法,实现了声纹叠加的分离检测,分离出变压器工况噪声特性,为变压器工作状态的判断检测打下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864910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824624.0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备负载优先级控制的输电线路多源数据融合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太阳能电池、充电模块、储能模块、EMS模块、主控模块、通信模块和n个数据传感器,所述n个数据传感器中的n为正整数,该种具备负载优先级控制的输电线路多源数据融合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输电线路多源数据融合装置可采集多种数据传感器数据,并对所采集数据进行融合汇总及智能分析,分析结果可通过4G无线通信传输至服务端,采用太阳能配合储能电池供电,对装置内各个功能模块采用负载优先级管理方式进行供电,优化了负载能量分配,智能控制电能按需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0725716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710470819.8
申请日:2017-06-20
Applicant: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状态识别算法的变电站刀闸遥控辅助校核方法,包括:刀闸遥控指令模块接收控制指令并控制图像采集模块获取图像信息;图像预处理模块对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预处理;提取目标区域模块对预处理的图像信息获得目标提取信息;根据目标提取信息确定绝缘子定位和刀闸位置;根据绝缘子定位和刀闸位置对刀闸状态进行识别并进行刀闸状态验证。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状态识别算法的变电站刀闸遥控辅助校核系统。本发明可准确的定位绝缘子的位置和识别刀闸的状态,可运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电力系统监控系统中,使用方便,准确性较高,通过该算法设计分析视频图像的结果可进行深化应用,使得系统内对刀闸校核手段更直观,更丰富。
-
公开(公告)号:CN108808274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833795.2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安庆供电公司 ,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电力作业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接地装置,包括接地针,所述接地针的连接端口分别连接有检测装置和接地线,所述检测装置的端口和接地线的另一端均连接接地棒的端口,所述接地棒连接有检测行程开关,该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接地装置,以弱电回路检测原理为依据,在不改变接地棒原有机械结构和作用的基础上增加检测装置和两个行程检测开关来测量接地棒和线缆的咬合程度以及接地棒与接地针是否有效连接,实现对电力作业安全实时管控,为作业施工环节提供技术支撑,方便施工人员全面了解安全操作相关信息,进行正确的施工操作,提醒施工人员组织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作业施工环节的失误。
-
公开(公告)号:CN107257161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470819.8
申请日:2017-06-20
Applicant: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状态识别算法的变电站刀闸遥控辅助校核方法,包括:刀闸遥控指令模块接收控制指令并控制图像采集模块获取图像信息;图像预处理模块对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预处理;提取目标区域模块对预处理的图像信息获得目标提取信息;根据目标提取信息确定绝缘子定位和刀闸位置;根据绝缘子定位和刀闸位置对刀闸状态进行识别并进行刀闸状态验证。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状态识别算法的变电站刀闸遥控辅助校核系统。本发明可准确的定位绝缘子的位置和识别刀闸的状态,可运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电力系统监控系统中,使用方便,准确性较高,通过该算法设计分析视频图像的结果可进行深化应用,使得系统内对刀闸校核手段更直观,更丰富。
-
公开(公告)号:CN107103437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470818.3
申请日:2017-06-20
Applicant: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 , G06K9/6269 , G06K2009/00738 , G06Q50/06 , G06T7/194 , G06T7/40 , G06T7/70 , G06T7/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电力作业行为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移动终端子系统,用于实时搜集和上传作业人员、作业范围、作业设备的数据信息和视频信息;视频智能分析子系统,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作业流程关键步骤的视频和图像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结果反馈;信息综合管理子系统,用于对人员、设备、流程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和展示,为作业流程各个环节提供数据支撑,对作业行为进行实时管控,并对作业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并给出评价结果;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子系统通过无线通讯与信息综合管理子系统连接,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子系统与视频智能分析子系统连接。本发明实现了电力作业行为的实时管控,有效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57954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53457.2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T7/10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视频的输电线路舞动检测方法,包括采用改进的轻量化高分辨率网络模型对输电线路进行分割,定位出输电线路的具体位置;获得间隔棒的宽度以及间隔棒的坐标信息;计算出间隔棒在x轴、y轴方向上移动的最大距离,以及相对最大距离,判断输电线路是否发生舞动。本发明通过安装在现场的摄像机拍摄视频,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即分割和检测,分析间隔棒的运动情况,无需额外的传感器,避免了对输电线路的直接物理干预,大大降低了设备安装和维护的成本;由于视频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可以实现自动化,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输电线路舞动检测的效率,缩短问题发现的时间,及时提供预警信息,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9727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27566.3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4N23/9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约束条件下的电力场站监控摄像机点位布局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和智能化算法,综合考虑电力场站的三维空间结构、摄像机点位布局方案以及多种摄像机点位布局约束条件,从中挖掘摄像机点位布局方案与电力场站的实际状况以及多种摄像机点位布局约束条件之间的匹配程度,从而智能化地判别摄像机点位布局方案是否符合多种摄像机点位布局约束条件。通过这样的方式,辅助技术人员快速完善和优化电力场站监控摄像机点位布局,减少技术人员的主观偏见对摄像机点位布局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