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零件的清粉装置及清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8877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38220.9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零件的清粉装置及清粉方法,清粉装置包括箱体、清粉机器人及支撑机构,箱体内部形成有容纳3D打印零件、清粉机器人及支撑机构的密封腔,密封腔具有通道,通道处密封盖设有密封门,支撑机构包括摆动组件和旋转组件,摆动组件包括摆动驱动件和与密封腔的腔壁活动连接的摆动架,旋转组件包括旋转驱动件及固定3D打印零件的旋转架,旋转架与摆动架活动连接,摆动驱动件驱动摆动架相对密封腔的腔壁摆动,旋转驱动件驱动旋转架相对摆动架转动,清粉机器人具有对3D打印零件进行粉末清理的清粉头,清粉机器人包括均与清粉头、摆动驱动件及旋转驱动件电连接的控制器。本发明的清粉装置可改善3D打印零件的清粉效果,提高清粉效率。

    CX钢基复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与模具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0584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410016809.7

    申请日:2024-01-0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CX钢基复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与模具制造方法,涉及钢基材料技术领域。该CX钢基复合粉末由CX钢粉末和纳米陶瓷颗粒组成,纳米陶瓷颗粒均匀分布于CX钢粉末表面;CX钢基复合粉末中CX钢粉末的质量百分比为:90~99%,纳米陶瓷颗粒的质量百分比为:1~10%,其中纳米陶瓷颗粒为平均粒径≤100nm的球形TiN陶瓷颗粒。本申请在CX钢粉末的表面包覆有纳米陶瓷颗粒,由此在合金凝固过程中纳米陶瓷颗粒可以充当形核质点,起到细晶强化的作用;同时纳米陶瓷颗粒也能作为第二相,弥散分布在基体中,起到第二相强化的作用。从而使得采用所述CX钢基复合粉末制造的模具能具备更高的强度、硬度和延伸率,延长了模具寿命,延缓了模具的磨损与失效。

    3D打印零件的清粉装置及清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887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0738220.9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零件的清粉装置及清粉方法,清粉装置包括箱体、清粉机器人及支撑机构,箱体内部形成有容纳3D打印零件、清粉机器人及支撑机构的密封腔,密封腔具有通道,通道处密封盖设有密封门,支撑机构包括摆动组件和旋转组件,摆动组件包括摆动驱动件和与密封腔的腔壁活动连接的摆动架,旋转组件包括旋转驱动件及固定3D打印零件的旋转架,旋转架与摆动架活动连接,摆动驱动件驱动摆动架相对密封腔的腔壁摆动,旋转驱动件驱动旋转架相对摆动架转动,清粉机器人具有对3D打印零件进行粉末清理的清粉头,清粉机器人包括均与清粉头、摆动驱动件及旋转驱动件电连接的控制器。本发明的清粉装置可改善3D打印零件的清粉效果,提高清粉效率。

    激光熔覆工件的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09901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61958.X

    申请日:2022-06-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激光熔覆工件的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激光熔覆工件的轧制方法应用于激光熔覆装置,所述激光熔覆工件的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温度测量装置,检测所述激光熔覆装置制备的激光熔覆工件上的工作区域的温度信息;根据所述温度信息,确定所述激光熔覆装置的轧制头与所述激光熔覆装置的激光熔覆头之间的目标轧制距离;控制所述轧制头根据预设轧制路径和所述目标轧制距离,对所述激光熔覆工件进行轧制。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对激光熔覆工件进行轧制的轧制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复合的增材制造方法、装置、DED复合成形设备与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83335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338314.7

    申请日:2022-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的增材制造方法、装置、DED复合成形设备与介质。本发明通过获取待成型零件的数学模型和待成型零件的每层工艺轨迹;根据数学模型和每层工艺轨迹,通过DED复合成形设备在基板上对金属丝、或金属粉末等金属原料进行逐级熔积,得到熔积后的逐层凝固组织;然后根据每层工艺轨迹,在逐层熔积的同时,对逐层凝固组织进行逐层辊压,得到复合成形的待成型零件;将复合成形的待成型零件中底座上的基板剥离下来,得到成型零件;从而通过定向能量沉积与随行辊压复合的增材加工方式提高最终成形零件的组织力学性能和成形精度。

    复合加工设备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31049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200983.8

    申请日:2022-03-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加工设备,复合加工设备包括加工台架、增材微锻装置、减材装置及驱动组件,加工台架包括活动连接的工作台和支撑架,支撑架设有增材区和减材区,增材微锻装置设于增材区并与支撑架活动连接,并设有增材模块和微锻模块,增材模块在工作台上将原材料增材制作成零件,微锻模块的微锻驱动组件驱动其轧制头利用熔池的余温进行轧制,减材装置活动设于减材区,还对工作台上的零件减材加工,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第二及第三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工作台在增材区与减材区之间往复运动,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分别驱动增材微锻装置和减材装置相对支撑架运动。本发明的复合加工设备可加工出质量高的零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