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弧蒸发多腔体纳米粉体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02215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74813.8

    申请日:2019-01-25

    Abstract: 热弧蒸发多腔体纳米粉体制备装置,涉及纳米粉体制备技术领域。设置至少两个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各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分别通过各自热弧控制信号线和各自送料控制信号线连接到弧电源及控制系统;所述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包括主腔室、热弧装置,所述主腔室顶部设置有热弧装置,主腔室底部设置有收集室,所述热弧装置包括设置于主腔室顶部并伸入主腔室内部的阴极、控制阴极在三个方向移动的阴极控制装置;所述阴极下方正对位置设置阳极,所述阳极后端设置自动送料装置控制阳极送料,所述阳极前端设置冷却水装置以冷却阳极。本发明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成本降低;实现多种不同成分粉体同时制备及连续化生产,避免粉体制备中的相互污染,提高粉体纯度。

    一种自支撑掺硼金刚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30205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170074.5

    申请日:2016-12-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硬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支撑掺硼金刚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传统的化学气相沉积沉积法,通过改进衬底材料的状态,活化处理后的纳米硅、纳米硼或含硼化合物、纳米金刚石机械混合,冷等静压制备成块体材料,同时实现金刚石材料的自支撑和掺硼。本发明可以直接获得自支撑金刚石材料,无需后续处理;硼是利用高温扩散的原理实现掺杂的,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安全环保,除去的衬底材料还可以再利用。

    一种内径可控泡沫金属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6424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610541602.7

    申请日:2016-07-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3/1112 B22F9/24 C23C18/1893 C23C18/31 C23C18/32

    Abstract: 一种内径可控泡沫金属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结构与功能材料一体化制备领域。其主要步骤是:(1)预处理工艺:清洗、粗化和活化衬底;(2)化学镀工艺;(3)制备空心球:将化学镀得到的样品置于强碱溶液中,移除衬底,获得空心金属球;清洗、过滤、液封保存;(4)烧结工艺:将金属纳米粉与空心金属球交替铺设,干燥,抽真空,通保护气体,烧结温度1200‑1600℃,退火时间2‑6h;空心金属球与金属纳米粉质量比为5%‑30%。本方法通过控制粗化时间获得粒径不同的衬底颗粒,制备内径不同的空心金属球。此工艺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及球壳内径可控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制备不同内径的泡沫金属材料或梯度多功能材料。

    一种制备铟/碲多孔纳米线阵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28106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538989.7

    申请日:2013-11-01

    Abstract: 一种制备铟/碲多孔纳米线阵列的方法,属于多孔材料、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其特征是该方法采用二次阳极氧化法,自制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PAA);配制由高纯的In的盐或化合物、Te的盐或化合物、pH调节剂、添加剂和去离子水组成的电沉积溶液;采用脉冲电化学沉积技术,在一定的沉积参数和条件下,将喷金的PAA模板作为阳极,石墨作为阴极,使用含有In和Te元素的电沉积溶液,在氧化铝模板孔道中进行In和Te元素的电化学沉积,最终得到的一维有序In/Te多孔纳米线阵列。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制备简单,成本低廉,组分和结构易调控,在能源、催化、吸附、热电、光学和电学等方面存在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特别是在传感器应用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种掺杂纳米硅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光超级电容器领域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399099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796885.5

    申请日:2015-1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掺杂气体制备掺杂纳米硅的方法,使纳米硅材料的尺寸和性能得到精确控制的同时,实现掺杂纳米硅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本发明在合成的过程中对纳米硅进行原位可控元素掺杂,提高纳米硅材料的导电性和光响应性能,并将制备的掺杂纳米硅作为光电极材料应用在光超级电容器领域。首先使用自动控制直流电弧金属纳米粉体生产设备,在通入氢气、惰性气体和含有掺杂元素气体的混合气氛中,以钨电极为电弧阴极,硅块为电弧阳极,引弧蒸发硅块原料,在原位制备的基础上一次性得到掺杂的纳米硅材料。本发明原料来源丰富,制备过程简单,可规模化制备;产物环境友好无污染,结构新颖;掺杂元素的加入,提高了纳米硅结构的光电特性。

    一种制备碲-碲化铅纳米晶组装超晶格纳米线阵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57688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00512.8

    申请日:2014-01-01

    Abstract: 一种制备碲-碲化铅纳米晶组装超晶格纳米线阵列的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其特征是该方法采用二次阳极氧化法制备的多孔阳极氧化铝为模板(PAA);在含有Pb和Te离子的点解液中;采用脉冲电化学沉积技术,施加负偏置电压,在PAA孔道中交替进行PbTe和Te元素的电化学沉积,最终得到的Te-PbTe纳米晶组装超晶格纳米线阵列。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产物为呈有序排列的,由两种不同的物质交替构成的,即由碲纳米晶与铅碲纳米晶构成的碲-碲化铅纳米晶组装超晶格纳米线,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组分和结构易调控,在能源、热电、光学和电学等方面存在重要的潜在应用前景。

    纳米碳包碳化钛增强镍基复合涂层材料及其激光熔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978444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495061.0

    申请日:2012-11-27

    Abstract: 纳米碳包碳化钛增强镍基复合涂层材料与激光熔覆工艺属于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其特征是以Ni65.83Cr15B3.0Si3.5C0.7Fe12镍基自熔性合金粉末为基质材料,以0.5-20vol.%的纳米碳包碳化钛为增强相,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钢和合金基体上制备纳米增强镍基复合涂层。本发明的优点是涂层组织均匀致密,韧性好,耐蚀性和耐磨性能优异,与基体之间具有良好的冶金结合,可满足碳钢、合金钢构件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对摩擦磨损性能要求,且涂层制备过程规模化和自动化程度高,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汽车和军工等领域。

    一种用直流电弧法制备碳化钛纳米粒子及其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16780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93698.7

    申请日:2012-03-31

    Abstract: 一种用直流电弧法制备碳化钛纳米粒子及其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与应用领域。其特征是使用自动控制直流电弧等离子体设备,以块体金属钛原料作为阳极,石墨棒作为阴极,通入一定比例的含碳反应气体、惰性气体、活性气体的混合气氛,蒸发块体金属原料后获得碳化钛纳米粒子及其复合材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制备工艺简单,可规模化该类纳米粉体材料,其粒度分布均匀且纯度高,可应用于电化学电极、耐磨涂层材料领域。

    热弧与激光复合热源蒸发多腔体纳米粉体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02344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1910074760.X

    申请日:2019-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粉体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热弧与激光复合热源蒸发多腔体纳米粉体制备装置。设置至少两个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各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分别通过各自真空支管道连接到真空主管道,真空主管道连接到真空泵组系统;各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分别通过各自排气支管道连接到排气主管道,各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分别通过各自进气支管道连接到进气主管道;各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分别通过各自热弧控制信号线、激光信号线和各自送料控制信号线连接到弧电源及控制系统。本发明避免了粉体制备过程中的相互污染,提高了粉体的纯度;实现多种不同成分粉体的同时制备;实现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成本降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