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民航的飞行数据分析与性能趋势预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8092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392693.8

    申请日:2022-04-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数据分析与智能预测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民航的飞行数据分析与性能趋势预测系统,系统分别针对客户端和服务器进行设计:客户端部分主要由数据管理与传输模块、数据分析诊断模块、性能预测模块组成;中央服务器部分主要由数据库管理模块、算法运行与分析模块组成。针对飞机数据量大、参数量多的特点,本发明通过中央服务器实现数据的存储、分类管理及预测算法的训练、运行;客户端实现数据的读取与解析、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以及可视化展示预测算法的结果。

    一种中间修饰层改善Zr基MOF膜制备的方法及其正渗透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47120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49307.2

    申请日:2022-02-18

    Abstract: 一种中间修饰层改善Zr基MOF膜制备的方法及其正渗透应用,其属于环境膜分离技术领域。引入纳米复合二氧化钛中间层,改善了支撑层的表面性质,为界面聚合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同时引入新型多孔纳米材料MOF‑801、UiO‑66,生长出更为致密的聚酰胺层,多孔的MOF‑801和UiO‑66材料为水和溶剂分子的传输提供了额外的低阻力传输通道,提高了水通量和有机溶剂通量,同时聚酰胺膜、MOF‑801和UiO‑66适当的孔径都有效地阻挡盐离子的通过,从而降低了反向盐通量,可以有效解决膜渗透性与选择性权衡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膜的渗透性和稳定性,开发了纯UiO‑66膜(Defect‑free‑UiO‑66和ML‑UiO‑66),用于正渗透过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正渗透膜活性层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种用于蒽选择加氢制备9,10-二氢蒽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34533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52141.2

    申请日:2022-01-18

    Inventor: 陈霄 王栋 梁长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蒽选择加氢制备9,10‑二氢蒽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煤化工和精细化工领域。该催化剂将酸性助剂与贵金属前体的结合作为活性组分。通过调节催化剂的酸度,将制备所得的催化剂用于催化蒽选择性加氢的反应,成功实现了蒽的高效催化加氢,大大提高了反应的转化率及加氢产物9,10‑二氢蒽的选择性。本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具有较高的活性、选择性及良好的稳定性,适用于工业生产。

    二氧化钛中间层修饰陶瓷基TFN正渗透膜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04186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77424.X

    申请日:2021-04-08

    Abstract: 二氧化钛中间层修饰陶瓷基TFN正渗透膜的方法及其应用,其属于环境膜分离技术领域。引入纳米复合二氧化钛中间层,改善了支撑层的表面性质,为界面聚合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同时引入新型多孔纳米材料MOF‑801,生长出更为致密的聚酰胺层,多孔的MOF‑801材料为水和溶剂分子的转输提供了额外的低阻力转输通道,提高了水通量和有机溶剂通量,同时聚酰胺膜和MOF‑801适当的孔径都有效地阻挡盐离子的通过,从而降低了反向盐通量,可以有效解决膜渗透性与选择性权衡问题,为活性层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种快速无超调升温夹套式加热反应釜的温度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04342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510642153.0

    申请日:2015-1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无超调升温夹套式加热反应釜的温度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基于脉宽调制功率的电子加热管、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监控计算机构造温度控制系统,首先采用全功率加热的方式进行开环阶跃响应实验,根据实验检测温度数据建立夹套式加热反应釜的升温响应传递函数模型;其次基于响应模型设计鲁棒闭环控制系统和控制器形式;最后,根据加热装置的实际功率大小和反应釜工况约束条件,整定控制器参数合适范围。应用该发明可以定量地调节夹套式反应釜溶液的升温速率,确保无超调达到指定的升温目标值,从而为化工聚合、蒸馏分离、以及生物发酵工艺等的升温调节提供一种方便可靠的自动化控制方法。

    一种车用安全带织带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29948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48041.3

    申请日:2012-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安全带织带,由M×N个拉胀单元拼接构成,整体表现为一条连续的、且带有正交凸痕的带状结构;其中,M代表织带所含拉胀单元的列数、N代表织带的一个完整列所含拉胀单元的个数。所述的拉胀单元的形状为具有正交凸痕的连续曲面,包括四条正交的凸痕和四个近似三角形的过渡曲面。本发明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受到具有加速度的人体上肢躯干的撞击,织带沿纵向被拉伸,因具有负泊松比拉胀特性,织带沿横向发生膨胀变形,使得织带与人体接触面积增大。在相同的撞击力度下,受力面积增大使得人体胸部和腹部所受压强相应减小,从而减小对乘员躯干的挤压,避免肋骨及内脏损伤,以避免对乘员造成二次伤害。

    流动式多级化学热力清洗油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24422A

    公开(公告)日:2006-01-25

    申请号:CN200510046627.1

    申请日:2005-06-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落地油泥、罐底泥和浮渣等含油污泥的综合处理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化学药剂流动式多级热力清洗油泥的处理工艺。整个工艺过程是由预处理区、清洗区和水处理区组成。各区依次连接,结构紧凑。在预处理区,通过高压循环热水冲洗含油污泥,使油泥破碎流态化;清洗区采用多级洗槽串联清洗,各洗槽分投不同的化学药剂,最终达到原油回收,残土无害化的目的,是一种经济、有效、适用范围较广的含油污泥综合处理方法。

    垂直折流生化反应器污水厌氧-好氧串联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353C

    公开(公告)日:2004-08-18

    申请号:CN00131550.1

    申请日:2000-10-25

    Abstract: 本发明是将BOD浓度为5,000-100,000毫克/立升的污水,按实际需要的处理量,送到第一级厌氧垂直折流生化反应器,并经连接管进入第二、三级,流出的污水与空气混合再依次送入第一、二级好氧垂直折流生化反应器,直至最后一级流出,厌氧段压力为0-0.5MPa,好氧段压力为0-1.0MPa,污水温度15-45℃,停留时间6-65小时。厌氧脱除容积负荷10-35公斤BOD/米3·天,好氧脱除容积负荷1.5-5.0公斤BOD/米3·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