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89149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0970035.0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圆角刀具加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毛刺长度预测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对圆角刀具几何尺寸及形状轮廓数据进行测量并建立刀具-工件轮廓几何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纤维排布面内刀具圆角轮廓几何模型,之后考虑切出侧纤维方向角θ,建立纤维排布面内刀具圆角与未断裂纤维相互作用几何模型,在此基础上求解未断裂纤维首次发生断裂位置并计算最大理论毛刺长度。本方法根据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毛刺产生机理,建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工过程中的毛刺长度预测模型,方法涉及内容全面、完整,易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7272580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710454083.5
申请日:2017-06-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5B19/4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硬脆材料薄壁零件加工误差补偿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切削该种薄壁零件材料的切削力模型,然后根据实际径向切深计算切削力,以实际切削力作为载荷值,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求解出每一个离散位置的变形量,以该变形量作为误差补偿值,最终生成带有误差补偿的数控加工程序,与现有薄壁零件加工误差补偿方法相比,该方法补偿精度更高,计算效率也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722401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970024.2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倒角刀具加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毛刺长度预测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对倒角刀具几何尺寸及形状轮廓数据进行测量,并建立刀具-工件轮廓几何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纤维排布面内倒角刀具楔角,结合切出侧纤维方向角建立纤维排布面内刀具-纤维相互作用几何模型,在此基础上确定未断裂纤维首次发生断裂的位置并计算毛刺长度。本方法根据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毛刺产生机理,建立倒角刀具加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产生毛刺长度的预测模型,方法涉及内容全面、完整,易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727258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454083.5
申请日:2017-06-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5B19/4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04 , G05B2219/35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硬脆材料薄壁零件加工误差补偿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切削该种薄壁零件材料的切削力模型,然后根据实际径向切深计算切削力,以实际切削力作为载荷值,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求解出每一个离散位置的变形量,以该变形量作为误差补偿值,最终生成带有误差补偿的数控加工程序,与现有薄壁零件加工误差补偿方法相比,该方法补偿精度更高,计算效率也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172486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0361197.1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管状蜂窝曲面的超声辅助磨削加工方法,具有如下步骤:将复合材料管状蜂窝固定在工装上,将杯形砂轮安装到超声刀柄上,将超声刀柄安装到机床主轴上;在超声振动作用下沿刀轨对复合材料管状蜂窝曲面进行粗加工,获得具有阶梯形状的复合材料管状蜂窝构件;换用球头砂轮,将球头砂轮安装到超声刀柄上,将超声刀柄安装到机床主轴上,在超声振动作用下沿刀轨对复合材料管状蜂窝曲面进行精加工,去除阶梯和剩余加工余量,获得高质量的复合材料管状蜂窝构件加工曲面。本发明采用超声辅助磨削加工方法,具有加工损伤少、加工质量好、加工精度高、磨屑不容易堵塞砂轮的优点,可以实现复合材料管状蜂窝的低损伤高面形精度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6413088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64207.2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 中交公规土木大数据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具有混合定位功能的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及方法,由无线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基准站、上位机四部分组成;由基准站、无线传感器节点及汇聚节点组成的GPS定位网络实现各节点的粗略定位,再利用无线传感器节点发送给相关汇聚节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值,通过数学模型,确定无线传感器节点与汇聚节点之间的距离以实现精确定位;无线传感器节点与相关汇聚节点通过特定网络拓扑结构进行数据传输,并由汇聚节点的GPRS模块将自身及无线传感器节点的数据发送给上位机,再依次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操作。用于结构监测无线数据传输的同时,实现了各节点的精确定位,有效降低了结构监测数据后期处理的难度并减少了人员、资金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206960977U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20992232.9
申请日:2017-08-10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 中交公规土木大数据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结构振动主动控制时延补偿系统,属于结构振动无线主动控制领域。其特征是,悬臂梁振动时,放置于梁末端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来测量悬臂梁末端位移,悬臂梁末端位移信号经信号调理电路和A/D转换电路后送入无线单元;无线单元接收到信号后送入dSPACE控制器,dSPACE控制器计算并输出控制信号,并经无线发送单元传输;无线接收单元接收到dSPACE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后经D/A转换电路为模拟信号,模拟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后驱动压电制动器,使其产生与梁的振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从而抑制梁的振动,实现控制作用。本实用新型有效补偿无线控制中的时间延迟,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16709582U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20226866.4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63B3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环形浮式旅游平台的新型内域水体共振抑制装置,属于环形浮式旅游平台技术领域。包括环形浮式旅游平台和共振抑制装置;所述的共振抑制装置包括阻尼板、限位块、液压杆;所述的阻尼板一侧连接在环形浮式旅游平台上,其上对称设有液压杆,液压杆的另一端连接在环形浮式旅游平台的内壁上,所述的阻尼板靠近环形浮式旅游平台的一侧设有若干的限位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为游艇码头停泊提供安全的泊稳条件,为游客提供较为平稳的亲水玩水的水域;阻尼板结构还可以减小旅游平台在波浪作用下升沉运动的幅值,提高平台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