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发射上行信号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43254A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610065484.3

    申请日:2006-03-24

    Inventor: 范永 段滔 邓舒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发射上行信号的处理方法,终端中存储有射频通道处理时延,该方法包含:终端获取发射时间提前量,终端向基站发射上行信号时,射频发通道在所述发射时间提前量的基础上再提前射频通道处理时延对信号进行射频处理,然后向基站发射该上行信号。本发明中通过补偿射频通道对信号进行处理的时延,来消除由于射频通道对信号进行处理的时延对发射时间提前量TADV的影响,以保证终端向网络侧上报的发射时间提前量TADV真正体现为信号在空中进行传输的时延,使得网络侧能够根据终端上报的发射时间提前量TADV对终端进行准确定位。另外,本发明中提供了多种实现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任意选取,使得实现更为灵活。

    一种基于无线链路状态的物理层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55766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510064678.7

    申请日:2005-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链路状态的物理层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预先定义无线链路的失步状态;基站(NodeB)和用户设备(UE)分别监测自身接收链路的状态,当NodeB监测到自身接收链路处于失步状态时,停止下行发送;而当UE监测到自身接收链路处于失步状态时,根据从所在小区公共信道接收到的信号控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而当NodeB或UE监测到自身接收链路处于同步状态时,则采取正常的物理层控制策略。从而克服了现有无线链路物理层控制方案中,当无线链路质量恶化的情况下,继续采取无线链路处于正常状态时的物理层控制策略所导致的获取控制信息不准确、干扰严重以及系统性能降低的缺陷。

    一种扩大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系统覆盖范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75844B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610082546.1

    申请日:2006-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大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系统覆盖范围的方法,所述系统中移动终端建立上行同步包括下述步骤:(a)移动终端按照设定的发送时间提前量进行上行导频信号的发送;(b)移动终端随机接入不成功,移动终端物理层对上行导频信号发送时间提前量进行重新设定,继续执行步骤(a)。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优点:(1)能够实现TD-SCDMA系统在各种场景下的广覆盖;(2)不用牺牲TS1时隙作为额外的保护时隙,系统容量没有损失;(3)对现有基站设备不进行改动,而仅需要对移动终端设备稍微修改;(4)不需要修改标准和规范。

    移动通信系统中降低信号峰均比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34274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810101809.8

    申请日:2008-0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262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降低信号峰均比的方法,包括:对应每一载波,分别存储包含一定数目非线性相位旋转因子φk的φk,且所述φk的数目至少为对应所述φk的载波能够承载的用户数,各个φk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在载波内叠加用户数据前,针对每一用户数据,从所述载波对应的φk中选择一个φk,将所述用户数据进行相位旋转,旋转角度为选定φk大小的角度。本发明实施例同时公开了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降低信号峰均比的装置,包括φk存储单元、φk选择单元和φk旋转单元。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后,可以非常明显的降低信号的峰均比,同时算法的运算量可以减小,算法复杂度可以降低。

    一种基于无线链路状态的物理层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55766A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申请号:CN200510064678.7

    申请日:2005-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链路状态的物理层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预先定义无线链路的失步状态;基站(NodeB)和用户设备(UE)分别监测自身接收链路的状态,当NodeB监测到自身接收链路处于失步状态时,停止下行发送;而当UE监测到自身接收链路处于失步状态时,根据从所在小区公共信道接收到的信号控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而当NodeB或UE监测到自身接收链路处于同步状态时,则采取正常的物理层控制策略。从而克服了现有无线链路物理层控制方案中,当无线链路质量恶化的情况下,继续采取无线链路处于正常状态时的物理层控制策略所导致的获取控制信息不准确、干扰严重以及系统性能降低的缺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