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80079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80033276.3
申请日:2013-07-30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 , G01N15/0612 , G01N21/645 , G01N2015/0065
Abstract: 粒子检测装置(10)是检测源自生物的粒子的粒子检测装置。粒子检测装置(10)具备:捕集片(12);捕集部(21),其将空气中的粒子导入装置内,并由捕集片(12)将其捕获收集;加热部(31),其对由捕集片(12)捕获收集到的粒子进行加热,使得从粒子发出的荧光增大;荧光检测部(41),其检测从由捕集片(12)捕获收集到的粒子发出的荧光;以及移动机构部(51),其使捕集片(12)移动。通过这种构成,提供实现测定时间缩短、测定费用降低的粒子检测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558344B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780046347.8
申请日:2007-12-19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Abstract: 将对快门单元(20)上设有的光量控制部的驱动部进行供电的FPC(21)的一端部配设在第二透镜保持件(17)与固定在该第二透镜保持件(17)上的快门单元(20)之间,用第二透镜保持件(17)和快门单元(20)来夹持。由此,防止FPC(21)从快门单元(20)分离,省去将FPC(21)固定在快门单元(20)上的部件,削减零件数量。此外,利用第二透镜保持件(17)和快门单元(20)将射向FPC(21)的多余的光遮蔽,防止多余的光被FPC(21)反射而在视频上产生重影。
-
公开(公告)号:CN101288012B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680038412.8
申请日:2006-10-17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IPC: G02B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加大对透镜间距的限制、可实现透镜的平滑变位、并可抑制透镜的位置精度下降的透镜单元和透镜驱动装置。第一~第三引导部件(25~27)具有第一~第三轴线(31~33),第一~第三轴线(31~33)平行配置。第一透镜保持体(28)利用第一保持部来保持第一透镜(35),通过第一主滑动部(37)在第一引导部件(25)上滑动而被引导,并通过第一副滑动部(38)在第三引导部件(27)上滑动而被引导。第二透镜保持体(29)利用第二保持部将第二透镜(45)与第一透镜(35)同轴地保持,通过第二主滑动部(47)在第二引导部件(26)上滑动而被引导,并通过第二副滑动部(48)在第三引导部件(27)上滑动而被引导。
-
公开(公告)号:CN101501547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780029435.7
申请日:2007-08-07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IPC: G02B7/04
Abstract: 快门(42)安装在第二透镜支架(14)上。第一透射式光电传感器(17)安装在光学块第一框体(5)的拍摄物侧的外壁(5a)的内表面上,而第二透射式光电传感器(18)安装在CCD光接收部侧的外壁(5b)内。第一遮光板(19)安装在第一透镜支架(11)的拍摄物侧的面上,而第二遮光板(20)设置在遮光板安装部件(43)的一侧,遮光板安装部件(43)安装在第二透镜支架(14)的底部上。这样,第二遮光板(20)配置在快门(42)的与第二透镜支架(14)侧相反的一侧,从而避免快门(42)与第二透射式光电传感器(18)干涉。而且,在垂直于光轴的面上的第二透射式光电传感器(18)和快门(42)的投影面局部重叠,可缩短与所述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523893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780038092.0
申请日:2007-09-10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9/10 , G02B7/102 , H04N5/2252 , H04N5/2254
Abstract: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具有:透镜壳体(18),该透镜壳体(18)安装有透镜组(20a~20d),并具有沿透镜组(20a~20d)的光轴方向开口的第一开口部(22);及驱动壳体(4),该驱动壳体(4)安装有用于使透镜组(20a~20d)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源,并具有用于与透镜壳体(18)的第一开口部(22)连通的驱动用开口部(24)。透镜壳体(18)和驱动壳体(4)在第一开口部(22)和驱动用开口部(24)连通的状态下以彼此能够分离的形态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501547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780029435.7
申请日:2007-08-07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IPC: G02B7/04
Abstract: 快门(42)安装在第二透镜支架(14)上。第一透射式光电传感器(17)安装在光学块第一框体(5)的拍摄物侧的外壁(5a)的内表面上,而第二透射式光电传感器(18)安装在CCD光接收部侧的外壁(5b)内。第一遮光板(19)安装在第一透镜支架(11)的拍摄物侧的面上,而第二遮光板(20)设置在遮光板安装部件(43)的一侧,遮光板安装部件(43)安装在第二透镜支架(14)的底部上。这样,第二遮光板(20)配置在快门(42)的与第二透镜支架(14)侧相反的一侧,从而避免快门(42)与第二透射式光电传感器(18)干涉。而且,在垂直于光轴的面上的第二透射式光电传感器(18)和快门(42)的投影面局部重叠,可缩短与所述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00472267C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710085840.2
申请日:2007-02-26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7/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冲击性出色且节省空间的变焦透镜组件。在第二、第三透镜座(29、30)上设有轴孔,第二、第三透镜座(29、30)被轴(27、28)贯穿并可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利用被轴(27、28)插通的第一、第二螺旋弹簧(31、32)向被拍物体侧的壁构件(18)对第二透镜座(29)施力,并向摄像元件(12)侧的壁构件(19)对第三透镜座(30)施力。在电源切断时,第二透镜座(29)向被拍物体侧移动,在与壁构件(18)抵接时停止,另一方面,第三透镜座(30)向摄像元件(12)侧移动,在与壁构件(19)抵接时停止。
-
公开(公告)号:CN100431181C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480032063.X
申请日:2004-10-28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48091 , H01L2224/48137 , H01L2224/48247 , H01L2924/15151 , H01L2924/181 , H01L2924/19107 , H01L2924/00014 , H01L2924/000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环境性佳、且可小型化的光学元件的密封结构体。具有透光部(38)的导线框(30)上形成有:光学元件(22),以光学面(41)与透光部(38)相对、且盖住透光部(38)的轴线方向一端部(48)的形态承载在导线框(30)上;以及形成在除光路(80)以外的区域、对光学元件(22)进行密封的密封体(29)。由于在除光路(80)以外的区域形成密封体(29),故即使向密封体中添加提高耐环境性用的物质,也可防止光利用效率的降低。另外,由于以面朝下的配置状态将光学元件(22)承载在导线框(30)上,从而即使光学元件(22)小型化,也可容易地形成密封结构体(20)。
-
公开(公告)号:CN101029961A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710085840.2
申请日:2007-02-26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7/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冲击性出色且节省空间的变焦透镜组件。在第二、第三透镜座(29、30)上设有轴孔,第二、第三透镜座(29、30)被轴(27、28)贯穿并可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利用被轴(27、28)插通的第一、第二螺旋弹簧(31、32)向被拍物体侧的壁构件(18)对第二透镜座(29)施力,并向摄像元件(12)侧的壁构件(19)对第三透镜座(30)施力。在电源切断时,第二透镜座(29)向被拍物体侧移动,在与壁构件(18)抵接时停止,另一方面,第三透镜座(30)向摄像元件(12)侧移动,在与壁构件(19)抵接时停止。
-
公开(公告)号:CN1802756A
公开(公告)日:2006-07-12
申请号:CN200480015582.5
申请日:2004-05-28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Inventor: 藤田英明
IPC: H01L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60 , H01L33/58 , H01L33/62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提供用于发送光信号的光发送器。该光发送器包含:具有通孔的基底;以及放置在基底的后表面且具有发光部分的发光元件。该通孔有内壁。该通孔的内径从基底的后表面向其前表面增加。放置该发光元件,以便发光部分被暴露在通孔内。发光部分向基底的前表面发射光束。该通孔使得部分光束穿出通孔而不被反射,并且其他光束在从通孔内壁被反射后穿出通孔。通过有效利用具有宽的发射角度的光束可能增加光发送器的耦合效率,并改善其热消散,同时实现光发送器的小型化并降低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