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0440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07230.5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 , H02J3/38 , G06N3/092 , G06Q50/06 ,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L和边缘算法的多场景光伏发电态势感知方法,属于光伏发电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光伏发电边缘网络;S2、构建深度强化学习神经网络并初始化;S3、构建四元组数据(st,at,rt,st+1);S4、更新深度强化学习神经网络,并判断更新后的深度强化学习神经网络是否收敛,若收敛输出深度强化学习神经网络,若否返回步骤S3,直至收敛;S5、利用收敛的深度强化学习神经网络进行多场景光伏发电态势感知。本发明采用上述基于RL和边缘算法的多场景光伏发电态势感知方法,利用强化学习结合神经网络,可使得光伏发电组件适应任意光照强度的发电态势感知。
-
公开(公告)号:CN11904774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59498.9
申请日:2024-08-04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4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阶梯绿证交易机制与源荷双重响应的含氢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建立碳捕集耦合电转气模型;其中,碳捕集耦合电转气模型包括CCS模型、P2G模型;建立阶梯式绿证交易模型;其中,阶梯式绿证交易模型包括阶梯碳交易机制、阶梯绿证交易机制;建立源荷双重响应模型;其中,源荷双重响应模型包括源侧灵活响应模型、荷侧灵活响应模型;建立并求解阶梯绿证下考虑CCS‑P2G与源荷双重响应的HIES优化调度模型。本发明所提方法在提高含氢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灵活性的同时,改善了含氢综合能源系统的经济性和碳排放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74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32984.2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0 , G06Q50/06 , G06Q10/0631 , G06Q30/0201 , G06F17/10 , H02J3/46 , H02J3/14 , H02J3/32 , H02J3/28 , H02J3/06 , H02J3/38 , H02J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源网荷储协调互动的新型配电系统供需平衡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电源侧资源数据,对电源侧资源供给情况进行分析,电源侧资源包括火电、水电、光伏电源和风电;步骤2,收集用户侧资源数据,对用户侧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步骤3,收集储能侧资源数据,对储能侧资源供给情况进行分析,储能侧资源包括抽水蓄能与电池储能;步骤4,根据以上三步的结果,建立电源供给和使用情况数据库,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建立管控模型,进行提前预警,进行电力调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更好的对电力数据进行分析,进行电力管控,提高用电效率,使供电系统保持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016018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49816.5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F24F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椭圆弯管蓄冷相变材料装置,涉及蓄冷空调技术领域,包括壳体、两个端盖、偶数个分隔板和多个椭圆管,各分隔板的第一侧边固定于壳体的内侧壁上,相邻的两个分隔板的第二侧边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分隔板之间形成一个扇形区,各扇形区内设置有一个椭圆管,各椭圆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肋片,椭圆管的两端穿过端盖与外界连通,相邻的两个椭圆管由同一端盖伸出的一端通过连接管连通,椭圆管和连接管用于承载载冷流体,壳体与椭圆管之间用于填充相变蓄冷介质。本发明提供的椭圆弯管蓄冷相变材料装置能够提高制冷系统的换热效率,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以达到小容量高效率的目标,极大的提高了蓄冷效果,提高蓄冷装置的有效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7888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789953.X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8/23 , F03D17/00 , G06F18/214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数据、建立风力发电机系统模型、建立故障诊断模型、确定是否故障、确认故障类型和完善故障诊断模型,本方法采用建立风力发电机系统模型和故障诊断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多维聚类算法对样本数据和故障诊断模型无法识别故障类型的故障数据进行聚类,不断调整初始聚类中心集,并选择聚类正确率最高的故障类型作为运行故障数据对应的故障类型输出。本发明属于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发电故障诊断方法,解决了存在故障诊断模型无法识别故障类型的数据的问题、由于诊断方法过于单一而导致的诊断效率低,诊断错误率高的问题和样本数量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011753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189263.1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田云飞 , 程紫运 , 付兵彬 , 杨德州 , 徐昊亮 , 张海生 , 余泳 , 陈兆雁 , 靳攀润 , 刘正英 , 彭婧 , 王洲 , 陆军 , 王正花 , 龚岩 , 李朋亚 , 李正发 , 司夏河 , 赵宇洋 , 徐慧慧 , 王仕俊 , 杨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ATLAB的电力通信网自动带宽预测方法,根据具体网络的汇聚模型,利用MATLAB编写流量汇聚算法,实现对网络所有节点和路径的自动带宽预测,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进行带宽流量预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切实指导工作人员找出目前网络容量的瓶颈部分,从而引导投资的精准投放。
-
公开(公告)号:CN1192508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0953741.5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平凉供电公司
IPC: G06Q30/0201 , G06Q30/01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即期‑远期碳排放金融市场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建立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实际碳排放生命周期评估模型,获得综合能源系统实际碳排放量;基于B‑S定价模型的基础上,依据综合能源系统实际碳排放量,分别建立碳排放权即期交易模型、碳排放权远期交易模型;建立即期‑远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求解即期‑远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本发明通过考虑耗能用户的需求响应,能够有效地放缓耗能用户的电负荷及气负荷波动,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降低了IES的运行成本和耗能用户的购能成本,实现了IES与耗能用户间的双赢;即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价格信号指引碳排放资源合理分配,促进碳减排;远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碳排放权积累出售,带来额外金融效益,积极引导企业实现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1922787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51595.8
申请日:2024-09-08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有机朗肯循环的虚拟电厂能量梯级利用的低碳优化调度方法,属于低碳经济调度领域。本发明包括建立考虑有机朗肯循环的虚拟电厂架构;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虚拟电厂架构,在考虑热能利用的#imgabs0#效率后,建立利用余热发电的有机朗肯循环出力模型;建立电转气运行模型;联立有机朗肯循环出力模型、电转气运行模型,建立含电转气、有机朗肯循环装置的热电联供机组出力模型;在碳配额机制下,建立阶梯式碳交易模型;建立综合需求响应模型;求解虚拟电厂最小综合运行成本。本发明以综合需求响应对虚拟电厂进行优化,挖掘了虚拟电厂中负荷侧的灵活和低碳运行潜力,促进风电消纳,降低虚拟电厂的购能成本和弃风成本,对虚拟电厂碳减排具有积极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0902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38858.4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活能源定价影响下负荷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利用碳流追踪对网络节点的碳排进行实时量化;依据碳交易成本和负荷能源需求共同为综合能源定价,构建综合能源价格模型;建立分时电价为基准值标幺化综合能源系统内部价格的综合需求响应模型;对构建的灵活能源定价影响下负荷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所提方法在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综合需求响应的同时,改善了综合能源系统的经济性和碳排放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38111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807478.9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容量光伏逆变系统接入电网运行的可行域评价方法,属于配电的电路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建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步骤2):构建联网光伏发电模型;步骤3):将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匹配到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使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运行,再判断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是否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运行;步骤4):对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运行的可行域进行评价,得出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运行的可行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评估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的大容量光伏逆变模型是否在联网光伏发电模型内,以评估大容量光伏逆变系统对联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