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4461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532962.0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18/232 , H04L67/02 , G06F18/27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步骤1、给定HTTP报文流量数据集T,HTTP报文流量数据集T包含多条报文流量数据,每条报文流量数据报文头属性中的类标签属性设置为L;步骤2、训练距离度量函数中的距离参数;步骤3、设置聚类阈值,聚类阈值包括邻域密度阈值和半径参数;步骤4、基于邻域密度阈值和半径参数,对流量数据集T聚合,聚合后获得的每一簇数据的类标签属性L相同。本发明基于dist度量函数,采用DBSCAN聚类算法进行流量数据聚类,提高HTTP流量数据进行聚类的聚类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948090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310725.0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的应用于网络业务处理的大数据分析整理方法及服务器,在接收前端业务交互设备发送的第一网络业务互动内容以及获取后端服务切换线程的第二服务切换线程信息和第二内容切换损耗信息之后确定第一数据整合策略,通过将内容切换损耗信息考虑在内,能确保在后续进行数据整合时尽可能减少重要数据的丢失,既满足用户在各类业务服务之间的灵活切换,又能减少大数据服务器的数据处理压力。基于第一数据整合策略生成的与前端业务交互设备激活的大数据网络业务对应的数据整合结果能够在业务数据的内容质量和精简程度之间寻求平衡,既满足用户的业务数据使用需求,又能减少大数据服务器的数据处理压力,还能避免数据整合过程中重要数据的丢失。
-
公开(公告)号:CN113453504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692407.5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友好的数据中心制冷系统控制方法及系统,预先将机房划分成若干个子空间,每个子空间包括若干服务器和制冷设备;获取每个子空间的服务器总功耗;依据服务器总功耗越低在关闭制冷设备上的优先级越高的原则对每个子空间的服务器总功耗进行优先级排序;获取电网的实时供电能耗值,根据电网的实时供电能耗值判断能耗供应是否充足,若是则不关闭子空间的制冷设备,若否则依据优先级排序的结果关闭相应子空间的制冷设备,直到判断能耗供应充足。优点:在电网供电不足导致需要关闭制冷系统制冷量时,根据不同区域服务器的IT功耗判断其任务量的多少,从而有限关闭任务量较少的区域制冷系统,最大限度减少因制冷关闭对稳定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92129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10505877.5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4L43/0811 , H04L41/12 , H04L45/02 , H04L41/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网络传输路径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提取分布式网络节点间的连通特征,并基于所述联通特征构建多条网络可达路径;获取所述多条网络可达路径分别对应的历史访问信息,并基于所述历史访问信息计算每条网络可达路径对应的权重;基于每条网络可达路径对应的权重,对每条网络可达路径进行差异化监测。由此,根据拓扑结构获取网络中主机的物理连接关系构建网络可达路径,避免部分路径漏报;然后根据各网络路径的历史访问信息计算路径权重,根据权重信息进行路径监测,有效提高了监测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332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643867.2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9/48 , G06F9/50 , G06F18/214 , G06F1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历史学习的算力网络协同优化任务处理方法及系统,实时判断是否获取新任务,若未获取新任务,则获取长期训练任务的历史数据;对获取的历史数据进行训练,并预测下一时间段的接收任务及对应的任务处理步骤;若获取新任务,并且存在针对该时间段的预测的接收任务,若新任务与预测的接收任务相符,则执行预测的任务处理步骤;若新任务与预测的接收任务不符,则识别新任务,并执行新任务的任务处理步骤。在没有最新数据时,通过历史学习和数据提前处理和训练,有效地利用当前空闲的算力,避免在等待新数据时的资源浪费。通过预测并提前进行处理,让客户端能够在接收到新任务后快速响应,提高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2732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18515.X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G06F9/50 , G06F16/901 , G06F9/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边协同平台、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平台包括:应用层、能力层和系统层;其中,应用层包括至少两个Actor节点,每个Actor节点执行计算任务,不同Actor节点之间相互通信;能力层包括至少一个能力模型,每个能力模型分别对应应用层内至少一个Actor节点,能力模型至少包括执行函数以及资源需求;系统层包括至少一个管理域,每个管理域分别调度应用层内至少一个Actor节点应用能力层内对应能力模型的资源。本发明实施例实现计算任务的自动化处理,可为用户提供完整的计算任务处理的控制行为,无需额外编排计算任务的处理流程,可提高计算任务处理的灵活性,实现平台处理节点、能力以及资源的解耦合,可提高大型应用的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1179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1386160.0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器人室内自主导航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首先利用深度相机采集环境图像,提取其内外参矩阵,利用激光雷达扫描周围环境,轮式里程计利用光电编码器进行自身定位,采用卡尔曼滤波法对激光雷达和轮式里程计的数据进行初步校准,然后利用视觉基准库对深度相机内外参矩阵和初步校准结果进行校准整合;最后用贝叶斯估计对融合校准后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识别环境中的障碍物信息,构建供机器人自主导航的地图;本发明融合了多种传感器的优势,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校准融合,保证地图数据的精确性和鲁棒性,提升机器人室内自主导航的可靠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950153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110204007.5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环境的集中编排业务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组件进行重新定义,以“边缘站点名+原组件名”的方式重新定义组件;(2)组件自注册发现:在边缘站点设置边缘代理,在边缘代理上配置组件对应的业务能力并发送至云端的边云协同引擎,引擎经过处理后发送回站点,完成注册过程;对应站点,根据类型及站点完成业务下发。本发明对边端的业务组件进行适配、转换云端消息和数据后下发给相应的站点的业务组件,实现集中式业务编排系统在云边计算环境下能够直接使用。(3)业务下发:云端判断组件的类型,并获取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6506474B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784174.0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4L67/12 , H04L67/51 , G06Q50/06 , G06F16/2458 , G06F16/27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75 , G06N3/048 , G06N3/084
-
公开(公告)号:CN11703988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98777.1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电力行业的人工智能多级协同系统,属于电力设备领域,所述系统包括:智能预测器件,用于采用人工智能预测体预测当前时间区间对应的单份电能损耗数据;协同控制器件,用于基于设定用电网络在当前时间区间的预测用电数值确定设定发电机构需要在当前时间区间内为设定用电网络的用电所发出的电能数值。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面向电力行业的人工智能多级协同方法。通过本发明,针对未来时间区间发电端供电不足或者供电过量的技术问题,能够采用人工智能机制预测未来时间区间内输电、变电、配电多级电损,并基于预测的多级电损的确定未来时间区间发电端需要为用电网络提供的电能数值,从而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