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10276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910888813.1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广义预测控制的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方法及系统,对综合能源系统内能量转换设备和储能设备分别进行建模,得到能量转换设备的能源供给模型和储能设备的能源供给模型;根据广义预测控制构建能量转换设备控制器;确定目标函数,根据目标函数求解能量转换设备的能源供给模型和储能设备的能源供给模型,得到能量转换设备的预测输出值和储能设备的容量;设置调度时长,根据设备约束条件和储能设备的容量,通过能量转换设备控制器修正控制能量转换设备的能源供给模型的预测输出值,以实现对能源的调度;实现综合能源系统的精准控制,改善了传统能源调度方法的调度灵活性较差、精确度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600459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611125977.1
申请日:2016-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解决光伏接入点电压偏差问题的优化方法,研究分布式光伏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特征,建立分布式光伏发电模型、负荷模型、一次网络拓扑结构,从空间,时间以及不同电压等级三方面研究光伏电源接入点的电压偏差规律,分别讨论在不同功率返送场景下,电压偏差与分布式电源分布特征的内在联系。本发明在保证电网和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在满足技术规定和规范标准的框架下,提出了包括加装配电网变压器有载调压设备、一次网架结构改造、调整光伏逆变器有功无功输出、加装无功补偿设备以及储能设备的技术方案。基于电压偏差规律和光伏功率返送场景,从技术与经济的角度提出解决电压偏差的最优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114468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0219869.8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应用于配电自动化的供电可靠性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计算模型,将配电网自上而下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馈线层、配变层和低压层,所述馈线层是指10kV线路主干网络,所述配变层是指10kV主干线之下的网络;所述低压层是指0.4kV的网络;S2:设定配电网的基本条件,使其便于进行评估;S3:计算所述低压层故障平均停电时间Tdg;S4:计算所述配变层故障平均停电时间Tpbg;S5:计算所述馈线层故障平均停电时间Tzg;S6:计算用户故障平均停电时间Tg,其中Tg=Tdg+Tpbg+Tzg;S7:计算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Tall和配电网供电可靠率RS-1。通过“自下而上”建立低压层、配变层、馈线层,使得供电可靠性计算层级化、系统化,具有系统性高、适用性强、精确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9040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404963.6
申请日:2025-04-0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任曦骏 , 张允林 , 赵锋 , 朱刘柱 , 施天成 , 王绪利 , 刘忠健 , 李志伟 , 张辉 , 丁羽頔 , 刘辉舟 , 张理 , 吕龙彪 , 刘浩 , 赵迎迎 , 叶钰童 , 金子冉 , 刘宇峰 , 仇雪澳 , 王磊 , 聂元弘 , 种亚林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Q10/0631 , G06Q10/06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碳协同配电网动态分区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网分区管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第一约束条件,并对配电网进行初始划分,得到初始分区集;对初始分区集进行状态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用改进的贪婪算法对初始分区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分区向外逐层扩展相邻区域,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每层分区进行电碳关系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是否继续进行分层扩展并更新修正范围;根据修正范围对分区边界进行动态调整,并根据调整结果进行分区管理,解决了现有配电网在进行分区划分时,划分规则固定,无法适应实时调度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0398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1610592.4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潘东 , 施天成 , 王绪利 , 朱刘柱 , 杨欣 , 代磊 , 张辉 , 种亚林 , 周帆 , 李志伟 , 赵锋 , 郭汶璋 , 聂元弘 , 胡斌 , 王华伟 , 黄凤标 , 王球 , 季益俊 , 王政
IPC: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8/23213 , G06N20/20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最小生成树裂解的综合能源系统网格化规划方法,包括:构建节点负荷自相关性矩阵和节点负荷互相关矩阵;基于节点负荷自相关矩阵、节点能源需求以及节点之间的物理距离,构建基于万有引力模型的综合能源系统最小生成树及其最长路经;构建基于最小生成树及其最长路径的综合能源系统网格化规划模型并求解,得到最优规划方案。本发明从根本上杜绝了传统综合能源系统规划中孤立进行负荷预测,提高了负荷预测的精度;本发明将最小生成树技术引入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中,通过构建最小生成树来简化网络的拓扑,大幅减少了综合能源系统网格化规划模型的决策变量个数,降低规划难度,提高求解效率,显著提升规划方法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8500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31689.X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深度脱碳的城市配电系统碳能协同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包括:选出影响城市配电系统综合能效的主要影响因素;搭建城市配电系统碳能协同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城市配电系统碳能协同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值和综合分值;选取综合得分较低的区域进行减碳项目建设。本发明深入分析已有相关标准规范,应用帕累托法则,进行影响因素及影响指标筛选,确保指标体系的完整和均衡;本发明考虑了不同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配电网结构的客观存在的差异,以及指标体系的开放性和先进性,以适应被评价对象的发展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70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17141.9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原凯 , 丁羽頔 , 穆云飞 , 吴志军 , 孙充勃 , 郭铭群 , 董朝武 , 李敬如 , 罗金山 , 宋毅 , 潘东 , 朱刘柱 , 郭浩辰 , 王绪利 , 李红军 , 万志伟 , 颜景娴 , 赵锋 , 徐斌 , 施天成 , 孟锋 , 聂铭 , 庾雅琪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优化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能源设备的相关数据并输入至综合能源系统,构建基于碳能协同枢纽的IES模型,根据所述基于碳能协同枢纽的IES模型,结合预先设定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建低碳优化控制模型,采用改进精英策略的NSGA‑Ⅱ算法求解所述低碳优化控制模型,得到优化控制方案;本发明能够挖掘综合能源系统源荷储各侧的减碳潜力,实现碳能协同优化,提升碳排放的减排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12865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884657.2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潘东 , 施天成 , 杨欣 , 王绪利 , 朱刘柱 , 代磊 , 张辉 , 王磊 , 种亚林 , 周帆 , 李志伟 , 赵锋 , 周远科 , 胡斌 , 田佳 , 郭汶璋 , 胡旭东 , 聂元弘 , 孟晓星
IPC: H02J3/00 , H02J3/24 , G06F18/15 , G06F18/2111 , G06F18/2131 , G06N3/02 , G06Q50/06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杂气象的光伏电站发电功率预测方法,涉及光伏电站发电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历史发电功率数据,所述历史发电功率数据包括历史发电功率时序信号和气象类型时序信号;根据气象类型时序信号将历史发电功率数据进行切割,得到若干个属于同一气象类型的信号集合;对信号集合进行变分模态分解,得到若干个不同频率的不连续的模态分量信号;将不连续的模态分量信号进行等距切割和自我对比补全,得到平滑的模态分量信号;根据平滑的模态分量信号结合对应的气象类型分析对应气象类型下的发电功率规律,并根据发电功率规律进行光伏电站发电功率预测,本发明实现了在复杂天气情况下对光伏电站的发电功率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42421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72345.5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0 , G06F30/18 ,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树型中压配电网网架构建方法,涉及电网网架构建技术领域,包括对目标地区进行电力评估,分析出目标地区的中压配电网所属预构建规模,由此匹配目标地区的预构建参数、通过数据处理分析目标地区的预构建参数,得到目标地区的中压配电核心供电点、统计目标地区的各中压接入点进行评估,由此提取分析目标地区的各中压配电拓扑分支对应的接入适配值、通过数据整合处理,得到目标地区的中压配电网所属适配网架构建数据进行智能提示。本发明通过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得到适配网架构建数据,使后续松树型中压配电网网架的构建的设计更加贴近实际需求,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可靠性,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737503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60404.4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考虑分布式储能接入的电网容量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构建电网容量优化双层模型,其中,所述双层模型包括上层规划模型和下层运行模型;根据所述上层规划模型确定电网容量一维离散求解域以及所述离散求解域的等比递增顺序;根据所述等比递增顺序将所述离散求解域中的各离散优化解依次代入所述下层运行模型,获取所述双层模型的最优解。以此方式,可以满足电网不过载或在限定范围内过载要求下,得到容量最小且保证过载倍率和时间的最优电网容量,解决了电网容量优化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