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和异物混合检测系统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0160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342385.0

    申请日:2022-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位置和异物混合检测系统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控制方法,系统包括原边的发射线圈和副边的接收线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射线圈上方设置有主动激励线圈,在所述主动激励线圈上方设置有检测线圈阵列,在副边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信标线圈,所述主动激励线圈绕制成m*n个均匀分布的方格,电流通过后邻边的两个方格中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所述检测线圈阵列包括m*n个检测线圈,每一个检测线圈对应覆盖所述主动激励线圈中的一个方格区域,m和n为大于2的正整数。其效果是:系统结构简洁、逻辑清楚,能够较好的实现接收线圈位置检测和金属异物检测,且两系统间互不影响。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互操作性测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7667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053972.1

    申请日:2022-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互操作性测试系统及方法,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互操作性分为磁性互操作性和电气互操作性,磁性互操作性评价指标是互操作性评价图中的耦合系数区域,电气互操作性的评价指标是互操作性评价图中的效率区域。测试对象是Re(ZGA)和Re(ZVA),当被测产品设备满足磁性互操作性和电气互操作性,同时满足输出功率要求,则认为被测产品设备满足互操作性要求,并且对于所有被测产品设备按照磁性互操作性和电气互操作性测试结果给出优化建议。本发明不仅避免了产品间的交叉测试,减小了测试工作量,而且测试结果更加精确。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互操作性测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766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53972.1

    申请日:2022-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互操作性测试系统及方法,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互操作性分为磁性互操作性和电气互操作性,磁性互操作性评价指标是互操作性评价图中的耦合系数区域,电气互操作性的评价指标是互操作性评价图中的效率区域。测试对象是Re(ZGA)和Re(ZVA),当被测产品设备满足磁性互操作性和电气互操作性,同时满足输出功率要求,则认为被测产品设备满足互操作性要求,并且对于所有被测产品设备按照磁性互操作性和电气互操作性测试结果给出优化建议。本发明不仅避免了产品间的交叉测试,减小了测试工作量,而且测试结果更加精确。

    无线充电室、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参数设计和充电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18096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1152020.6

    申请日:2023-0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无线充电室、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参数设计和充电控制方法,该无线充电室通过设置空腔,在空腔中设置可移动金属平台和第一、第二驱动线圈LDrive1、LDrive2,并在金属层的四周嵌设电容Cwall,以及可移动金属平台的金属台面中嵌设电容Cpaltform,使得当LDrive1和LDrive2工作时,金属层被等效为第一中继线圈以感应LDrive1的电磁场并在电容Cwall附近产生第一种模态的电磁场(PE模式),金属台面被等效为第二中继线圈以感应LDrive2的电磁场并在电容Cpaltform附近产生第二种模态的电磁场(MPE模式),即使可移动金属平台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位移,不会改变两种模式的谐振频率,实现磁场随着可移动金属平台的移动而移动,使电能在空腔中3维、高效地传输。

    一种无人机六边形阵列式无线能量发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38119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59570.0

    申请日:2024-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六边形阵列式无线能量发射结构,包括第一发射线圈、第二发射线圈、第三发射线圈、第四发射线圈、第五发射线圈、第六发射线圈和第七发射线圈,第二发射线圈、第三发射线圈、第四发射线圈、第五发射线圈、第六发射线圈和第七发射线圈为正六边形形状。本发明的核心在于通过优化发射线圈的几何布局和电气特性,显著提升了系统的抗偏移特性和传输效率。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创新的线圈设计,实现更精确的能量传输定位,同时增强系统对无人机在三维空间中位置变化的适应性。在动态或不确定的环境条件下,本发明能够保持高效的能量,从而减少因定位误差导致的能量损失,提高整体充电效率。

    一种基于平均法的跨频段超材料等效磁导率的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5712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1450757.6

    申请日:2023-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均法的跨频段超材料等效磁导率的提取方法,包括跨频超材料等效磁导率理论公式推导,跨频超材料基元结构的设计及优化,跨频超材料基元的等效电路模型及其各类参数计算。本方法首次基于平均法得到跨频超材料基元的等效磁导率,为实现跨频超材料,采用上下两层不同的金属螺旋结构,通过对金属螺旋结构设计使超材料板在kHz和MHz两个频段都实现负磁导率,分析所设计的跨频超材料基元的等效电路模型,计算超材料板等效模型中的各类参数,利用基于平均法推导的跨频超材料板的等效磁导率公式得到所设计的跨频超材料基元的等效磁导率曲线的近似表征,进一步对跨频超材料板进行优化设计。

    一种用于无线电能传输抗偏移的谐振线圈

    公开(公告)号:CN11613148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54441.9

    申请日:2023-0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电能传输抗偏移的谐振线圈,发射线圈为方形平面螺旋线圈,且在同一高度平面上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匀;接收线圈为空间结构上完全相同的两个矩形空间弯曲线圈,线圈短边弯曲角度为180°即半圆形,且相邻线圈之间间距相同,本发明首次采用遗传算法对发射线圈的线圈间距进行全局优化设计,通过有约束的单目标函数的非线性数学规划,确定发射线圈间距最佳值,使发射线圈与两矩形空间弯曲线圈之间的互感值之和在不同横向偏移位置处仍能达到最大值,且波动在较小范围之内,保持系统高输出效率,提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抗偏移能力,使其具备较高的稳定性与鲁棒性,为无人机等设备无线充电系统线圈设计提供良好的指导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