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6379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160036.5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控制系统及工业控制系统,该分布式控制系统包括底板和处理器,底板上设置有多种接口,接口包括处理器通道接口;处理器通过处理器通道接口与外部设备电连接;处理器通道接口用于传输外部设备的信号至处理器和/或传输处理器的信号至外部设备。本发明通过一个集成了各种接口的底板与处理器,处理器通过底板上的处理器通道接口与外部设备电连接,即可组成一个分布式控制系统,底板上的接口数量设置合理且紧凑,使得分布式控制系统体积紧凑,可以灵活的在现场进行安装应用,并且该分布式控制系统通过高度集成化的底板能够实现和传统一个整柜的DCS系统等同的控制功能,从而兼具了可靠性和紧凑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76279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39755.8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信号转换设备以及数据信号转换系统,该数据信号转换设备包括数据接口、第二数据接口和微处理器;数据接口用于从I/O设备获取串口信号,并将串口信号发送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用于对串口信号进行转换得到以太信号,并将以太信号发送至第二数据接口;第二数据接口用于将以太信号发送至外部控制设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信号转换设备,该设备仅需在就地控制柜中安装该数据信号转换设备,相邻厂房间实现以太信号进行数据通信,满足了相邻厂房之间的数据通讯的数据带宽高、延时小、通讯可靠性高的性能要求;本发明中第一数据接口和第二数据接口均配置冗余组,在一个接口故障的情况下不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保证了设备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85690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441524.0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IPC: H04L12/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F现场总线设备冗余通讯实现方法及FF现场总线设备,该实现方法包括:从FF现场总线设备中确定出FF现场总线主站设备和FF现场总线辅助设备;FF现场总线主站设备向从站设备发送查询指令,以根据查询指令获取从站设备的设备信息;FF现场总线主站设备将设备信息同步至FF现场总线辅助设备。本发明通过从FF现场总线设备中确定出FF现场总线主站设备和FF现场总线辅助设备;FF现场总线主站设备向从站设备发送查询指令,以根据查询指令获取从站设备的设备信息;FF现场总线主站设备将设备信息同步至FF现场总线辅助设备,实现了FF现场总线设备之间的冗余通讯,提高了FF现场总线设备通讯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85465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64032.9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插拔式IO模块及DCS系统,其中该可插拔式IO模块包括底座、子卡、固定部件和可插拔熔丝,所述固定部件用于将所述子卡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熔丝孔,所述可插拔熔丝插设在所述熔丝孔内。可插拔式IO模块通过将底座与子卡可拆卸式的连接,从而解决了模块维修不容易拆卸,且拆装麻烦的问题;在底座上设置熔丝孔使得可插拔熔丝裸露在模块壳体以外,进而可及时准确的判断出熔丝是否熔断,且在更换时非常容易操作,具有高可靠性、高维护性、高稳定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813088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0685100.8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I通道的诊断电路及方法。DI通道的诊断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控制器以及DI通道;DI通道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查询电源的负极,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第二继电器的公共端,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查询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第一继电器的公共端与查询电源的正极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向第一和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端输出高电平信号,并延时一段时间向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端输出低电平信号;若检测到下降沿信号,则诊断DI通道正常。本发明通过采用双继电器的硬件结构,根据检测的下降沿信号能够实现DI通道的自动诊断功能,成本低且简单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181308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85100.8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I通道的诊断电路及方法。DI通道的诊断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控制器以及DI通道;DI通道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查询电源的负极,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第二继电器的公共端,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查询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第一继电器的公共端与查询电源的正极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向第一和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端输出高电平信号,并延时一段时间向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端输出低电平信号;若检测到下降沿信号,则诊断DI通道正常。本发明通过采用双继电器的硬件结构,根据检测的下降沿信号能够实现DI通道的自动诊断功能,成本低且简单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563275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211304020.9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IPC: H04L7/00 , H04L67/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模冗余时钟同步设备、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设备包括三个时钟模块,每个时钟模块中包括一个主时钟计数单元和一个MCU;三个时钟模块中任意一个用于分别发送同步协议帧至另外两个时钟模块;三个MCU中任意一个用于根据另外两个时钟模块发送的同步协议帧判断自身所处的时钟模块是否为主时钟模块,若否,则判断另外两个时钟模块发送的同步协议帧的优先级,并将自身所处的时钟模块中的主时钟计数单元的计数值同步为发送优先级较高的同步协议帧的时钟模块中的主时钟计数单元的计数值。本发明在原主时钟模块出现故障权限降级时,能够决定出新的主时钟模块,对从时钟模块进行时钟同步,提高三模冗余系统中时钟同步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4772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111254938.2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安全总线的数据同步方法,该数据同步方法应用于冗余控制装置,该冗余控制装置包括多个互为冗余的计算机模块,多个互为冗余的计算机模块之间通过安全总线进行通信,该数据同步方法包括:将每个计算机模块划分为多个数据存储区域,将获取到的作为发送端的计算机模块的本地数据存储区域中的目标数据按照预设数据帧格式打包成数据包;基于安全总线将数据包同步传输至作为接收端的计算机模块相应的映射数据存储区域。本发明通过将获取到的发送端的本地数据存储区域中的目标数据打包成数据包;将数据包同步传输至接收端相应的映射数据存储区域,实现了冗余控制装置中多个计算机模块之间的数据同步,提高了冗余控制装置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2780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401088.9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IPC: H01H5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继电器模组。该继电器模组包括电路板、设置于电路板上的控制信号接口、至少一个继电器和与继电器一一对应的接线端子;控制信号接口设置于电路板的第一侧,接线端子设置于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继电器设置于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每个继电器的触点端与对应的接线端子连接;所有继电器的控制端均与控制信号接口连接。本发明通过采用继电器居中,控制信号接口分列继电器的一边,接线端子分列另一边的总体布局,两边不会产生交叉干扰,且布局更加紧凑,使得继电器模组集成度高,结构小巧,能够安装在分布式控制系统所在的控制柜内,大大节省了诸如继电器机柜、柜内供电器件、柜间电缆等硬件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39125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160338.4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PGA的多通道的HART实现系统,所述实现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用于发送数据至单路转多路模块,并接收所述单路转多路模块的返回数据;单路转多路模块,所述单路转多路模块中包含多个数据通道,用于将所述控制模块的发出数据传输至HART设备,并接收所述HART设备的返回数据,将所述返回数据以多个数据通道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通过设置一种多个通道相对独立的HART通信设计,无需在多个通道进行切换,不受通讯响应时间的限制,减少了多个通道轮询耗时,减轻了通道间的干扰,极大提升了整个HART通讯的效率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