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95076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0608278.7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5/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压气机导叶片安装角测量领域,涉及一种压气机导叶片安装角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为了解决叶片装入导叶槽后,无法准确找到空间基准线进行定位,导致叶片安装角无法实现直接测量,同时该机组结构紧凑,相邻两支导叶片间距狭小,现有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没有足够的操作空间进行测量的问题,工具包括定位块、测量板;定位块设置在测量板的上方,测量板可沿定位块在水平方向转动,定位块的定位端为竖直平面,测量板的测量端朝向定位块的定位端方向延长出测量臂;定位块与测量板通过定位组件完成锁紧定位,工艺路线为划安装角检测截面线——检测叶片安装角转换角——利用角度尺实测转换角——通过计算得叶片安装角;本方法操作方便,实用,检测数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329507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608278.7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5/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压气机导叶片安装角测量领域,涉及一种压气机导叶片安装角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为了解决叶片装入导叶槽后,无法准确找到空间基准线进行定位,导致叶片安装角无法实现直接测量,同时该机组结构紧凑,相邻两支导叶片间距狭小,现有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没有足够的操作空间进行测量的问题,工具包括定位块、测量板;定位块设置在测量板的上方,测量板可沿定位块在水平方向转动,定位块的定位端为竖直平面,测量板的测量端朝向定位块的定位端方向延长出测量臂;定位块与测量板通过定位组件完成锁紧定位,工艺路线为划安装角检测截面线——检测叶片安装角转换角——利用角度尺实测转换角——通过计算得叶片安装角;本方法操作方便,实用,检测数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5499918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510883193.4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超临界汽轮机预扭型导叶片装配方法,它涉及一种导叶装配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铆接围带叶片时,由于围带与铆钉头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致使焊接的围带容易产生围带与叶片变形现象,给凝气式汽轮机的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本发明的步骤一:安装静子隔板套和本体汽封片;步骤二:车加工本体汽封片;步骤三:清理车加工后的静子隔板套和本体汽封片;步骤四:预扭型导叶片划线并试装;步骤五:第一支预扭型导叶片的正装和固定;步骤六:正装其他预扭型导叶片并固定,同时预留出需要预装配预扭型导叶片的隔板槽;步骤七:正装预留的预扭型导叶片;步骤八:检查装配后的尺寸是否合格;本发明适用于预扭型导叶片装配。
-
公开(公告)号:CN105499918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883193.4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5/006 , B23P21/00 , F01D9/02 , F05D2230/60
Abstract: 一种超临界汽轮机预扭型导叶装配方法,它涉及一种导叶装配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铆接围带叶片时,由于围带与铆钉头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致使焊接的围带容易产生围带与叶片变形现象,给凝气式汽轮机的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本发明的步骤一:安装静子隔板套和本体汽封片;步骤二:车加工本体汽封片;步骤三:清理车加工后的静子隔板套和本体汽封片;步骤四:预扭型导叶片划线并试装;步骤五:第一支预扭型导叶片的正装和固定;步骤六:正装其他预扭型导叶片并固定,同时预留出需要预装预扭型导叶片的轮槽;步骤七:正装预留的预扭型导叶片;步骤八:检查装配后的尺寸是否合格;本发明适用于预扭型导叶装配。
-
公开(公告)号:CN107009088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318080.9
申请日:2017-05-08
Applicant: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3P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1/025
Abstract: 一种汽轮机套装式汽缸套环的安装方法,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汽轮机套装式汽缸套环的安装方法复杂,效率较低的问题。安装方法:一、在起吊环的环内套设有加热环,在加热环的环内套设有套环,顶紧螺栓沿径向插入起吊环和加热环的螺栓孔以固定加热环的位置,得到套环组件;二、将汽缸水平放置,在汽缸后部的左右两侧采用固定支撑,在汽缸的前部采用移动支撑;三、采用感应加热方式对套环进行加热,套环受热膨胀,当套环内孔膨胀至目标尺寸时,套环水平移动至汽缸体的目标位置,套环冷却至室温后,完成汽缸套环的安装。本发明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方式,加热速度快,安装一个套环的时间约为30~40min,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769808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310711786.3
申请日:2013-12-20
Applicant: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3P15/00
Abstract: 600MW高中压主汽调节阀体粗加工方法,它涉及一种阀壳粗加工方法,以解决600MW高中压主汽调节阀体粗加工方法存在找正时间长的问题。方法:加工各基准面;调整夹具左垫板和右垫板的高度;装夹阀体;加工第一调门大法兰端面侧孔;加工主汽门孔;加工第二调门大法兰端侧孔,加工第二调门大法兰端侧孔的进汽孔;加工出汽孔;取出膨胀塞;加工球腔内左型线和右型线;加工第一灯笼腔内上型线和下型线;加工第二灯笼腔内上型线和下型线;加工第一灯笼腔和第二灯笼腔内两个第一底部型线;精车球腔第二底部型线。夹具:阀体置于左垫板和右垫板上,左支柱、中部支柱和右支柱均支撑在阀体的下面。本发明用于加工600MW高中压主汽调节阀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658875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572503.1
申请日:2013-11-15
Applicant: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3G1/32
Abstract: 汽轮机汽缸进汽管口大直径内锥管螺纹的加工方法。本发明属于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具体涉及汽轮机汽缸进汽管口大直径内锥管螺纹的加工方法。本发明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不能以同一种尺寸刀具对相同螺距、不同直径及深度的汽缸进汽管口内锥管螺纹加工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圆周等分逼近法设计机床主程序,通过对程序中输入参数的修改,实现以同一种尺寸刀具对相同螺距、不同直径及深度的汽轮机汽缸进汽管内锥管螺纹的加工,提高加工效率。本发明方法用于汽轮机汽缸进汽管口大直径内锥管螺纹的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96583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476278.6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哈电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B23P19/04
Abstract: 一种大型螺纹环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涉及安装结构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大型螺纹环由于重量大,螺纹啮合间隙小,在装配时极易造成螺纹拉毛、咬死现象,从而影响装配准确性的问题,本申请所述安装装置包括旋转部件、吊索、电测力器和手动葫芦,电测力器吊装在手动葫芦上,旋转部件设置在电测力器的下方,且旋转部件通过吊索吊装在电测力器的测力端上,大型螺纹环设置在旋转部件的底部并与旋转部件拆卸连接,通过转动旋转部件带动大型螺纹环进行同步转动,使大型螺纹环旋拧至目标阀壳中。本申请主要用作在大型螺纹环安装至阀壳中的辅助工具及操作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75852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45133.5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哈电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于水压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油泵壳体水压试验时使用的支撑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为了解决某型汽轮机主油泵壳体腔室面积大,壳体壁薄,试验压力高,壳体受力大,极易造成壳体变形,导致水压试验泄漏而试验失败的问题,本方案中心拉紧螺栓用于穿过泵壳壳体,中心拉紧螺栓的一端套装小堵板,中心拉紧螺栓的另一端套装大堵板,中心拉紧螺栓每端端部与一个罩螺母连接,一个罩螺母压紧小堵板以对泵壳壳体进行密封,另一个罩螺母压紧大堵板以对泵壳壳体进行密封,多个支撑套件用于设置在泵壳壳体内以对泵壳壳体进行支撑,本方案工具操作方便、实用,水压试验可靠性高,试验对象壳体无变形,不损伤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779838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37206.8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哈电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B23B1/00
Abstract: 一种汽轮机转子倒T型叶根槽的加工方法,它涉及一种转子叶根槽的加工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叶根槽的型线带有椭圆轨迹时,不便于编程进而造成叶根槽加工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高效实用:通过利用AutoCAD软件中的pellipse指令将椭圆弧段变为若干个依次连接的圆弧段,从而可用圆弧插补的指令对若干个圆弧段进行编程,配合不同的刀具即可实现在数控卧车上进行叶根槽的车削加工,采用本方法后叶根槽的加工误差在0.03mm以内,满足叶根槽加工的质量要求,本加工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本发明属于汽轮机转子加工技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