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62611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010097408.0
申请日:2020-02-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电场耦合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控制方法及无人船充电系统。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包括相互独立设置的电能发射部和电能接收部,电能发射部包括第一子支路和第二子支路,第一子支路的一端为电能输入正极端,另一端设置第一极板,第二子支路的一端为电能输入负极端,另一端设置第一导电端子,电能接收部包括第三子支路和第四子支路,第三子支路的一端为电能输出正极端,另一端设置第二极板,第四子支路的一端为电能输出负极端,另一端设置第二导电端子。电源的正负极不必同时裸露,从而无短路以及产生电火花的问题,需要的元器件少,系统结构简单,无需谐振补偿电路,从而解决了因谐振补偿电路导致的失谐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25956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227529.1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B60L53/12 , B60L53/122 , H02J50/10 , H02J5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充电的磁耦合充电设备以及系统,该设备的发射线圈由其铁氧体板的中心处向其边缘处盘绕设置在铁氧体的一侧板面上,发射线圈的输电端与产生高频激励电流的输电装置连接,以使发射组件能够形成预设的交变磁场,接收组件的接收线圈缠绕在软磁体芯的外侧,接收组件安装在无人机起落架的横杆的任一位置上,并与无人机充电的充电控制装置连接,以为无人机机载电池充电。可见,接收组件直接设置于无人机已有的起落架的横架上,并未改变无人机的外形结构,能够避免对无人机外形的额外改装。同时,无人机降落在发射组件上方时即使相对出现横向、纵向和旋转偏移,也不会影响其为无人机充电,能够满足抗偏移性能的技术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06691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128290.2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无线充电磁耦合装置优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1:根据用户选择的无线充电补偿电路拓扑结构确定磁芯影响磁耦合装置的输出功率和效率的相关参数;S2:获取对磁芯尺寸的约束条件;S3:以相关参数与磁芯尺寸之间的关系、磁芯的窗口面积与有效截面积的积与磁芯尺寸之间的关系、磁芯的体积与磁芯尺寸之间的关系为目标函数,通过遗传算法求解满足约束条件的磁芯尺寸;S4:判断满足约束条件的磁芯尺寸中是否存在满足预设指标要求的磁芯尺寸,若是,执行S5,若否,执行S6;S5:输出满足预设指标要求的磁芯尺寸;S6:获取新的约束条件,重复执行S3。本发明有利于提高磁耦合装置的电能传输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85331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04639.5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发射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为层叠结构,依次为线圈层、软磁介质层、金属箔层和绝缘承载层。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包括发射层和软磁介质层。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和/或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本发明有效解决传统无线充电系统电路复杂度高、体积庞大及抗偏移性能欠佳。
-
公开(公告)号:CN1198533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04664.3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电场耦合传导的海水中多目标电能传输装置,在电能传输中:r个电能接收部分连接r个负载目标;电能发射部分用于提供电能能量;发射端与r个电能接收部分的接收端构成耦合结构,耦合结构用于置于海水中并与海水形成耦合电容;第一共模电路与r个第二共模电路通过单根导线连接,以用于建立所述电能发射部分与所述r个电能接收部分的公共电势,引导耦合电容中聚集在发射端的电能能量在海水中传导流向r个接收端;每个电能接收部分用于从对应接收端获得电能能量,用以为对应负载目标充电。本发明拓展了海水环境传导电流实现多目标充电可行性,有效降低了海洋环境中湿插拔充电技术的实现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2752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10947.1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凸轮组及牙嵌式离合模块的仿生波动鳍驱动装置,包括凸轮组模块、牙嵌式离合模块、鳍膜驱动模块,凸轮组模块包括若干个双面凸轮,相邻双面凸轮通过螺纹销连接,双面凸轮滑动连接沉浮子组件,沉浮子组件通过滚子沿双面凸轮两侧的曲线槽移动而上下移动;鳍膜驱动模块包括若干根连接臂、鳍条和鳍膜,鳍条通过连接臂连接沉浮子组件,鳍膜套接在鳍条表面,从而带动鳍膜运动;牙嵌式离合模块包括左离合部分、右离合部分、电磁锁定位装置和丝杆换挡模组,丝杆换挡模组带动花键套一和花键套二移动,用于连接左离合部分或右离合部分的齿轮组,实现离合换挡;左离合部分的齿轮组和右离合部分的齿轮组分别连接凸轮组两端的双面凸轮。
-
公开(公告)号:CN11434781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47332.X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充电的耦合充电装置及系统,该装置的发射板组件的各发射极板相互间呈间隔排列,接收板组件中的圆柱套筒型金属极板组套设于无人机的起落横架,并与无人机的机载电路连接,以为无人机充电;分组控制电路与发射板组件电连接,控制发射极板组合形成两组不同的电极板组,并与激励源的端子电连接,以在激励源处于高压激励状况下,通过发射板组件与接收板组件形成的耦合电场为无人机充电。可见,应用本实施例的装置无需改变无人机的外形结构,能够避免改装无人机外形的成本,同时,分组控制电路可以改变各发射极板的自由组合,确保无人机在不同落点位置、不同降落方向下形成的耦合电容保持恒定,提升错位容忍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177759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811076315.9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主式水下航行器无线充电的磁耦合结构及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系统,所述磁耦合结构包括设置在充电坞上的发射端和设置在自主式水下航行器上的接收端,所述发射端包括发射磁芯和绕设在所述发射磁芯上的发射线圈,所述发射磁芯包括长形的主体和位于所述主体上的至少两个绕线部,所述发射线圈包括绕设在所述至少两个绕线部上的分体线圈。本发明提供的自主式水下航行器无线充电的磁耦合结构,解决了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续航能力差、充电困难的问题。该磁耦合结构的接收端体积小,占有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内部空间小,不改变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外形,对于非对准的容忍能力更强,降低了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的停靠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504726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85167.6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磁耦合装置的结构参数优化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待优化的磁耦合装置建立磁路模型,用以得到所述磁耦合装置的电磁感应参数与所述磁耦合装置的预设结构参数的关联关系;获取对所述电磁感应参数和所述结构参数设置的约束条件;将所述关联关系作为目标函数,通过迭代筛选出满足所述约束条件的结构参数值。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磁耦合装置耦合能力弱、传输功率小的缺点,可以有效提高磁耦合装置的电能传输效果,可以简化磁耦合装置尺寸优化复杂的设计过程,提高设计效率,可以有效减小磁耦合装置的体积和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17776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42777.3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的磁耦合结构及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磁耦合结构应用于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包括设置在充电坞上的发射端和设置在自主式水下航行器上的接收端,所述发射端包括发射线圈和设置于所述发射线圈远离所述自主式水下航行器一侧的发射磁芯。本发明可以帮助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实现海底无线充电,解决了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续航能力差、充电困难的问题。该磁耦合结构的发射端,在发射线圈的一侧设置发射磁芯,降低了发射磁芯对发射线圈的限制,增加了发射线圈设置的灵活;且发射端的磁芯与自主式水下航行器之间留有距离,避免海水压力改变发射磁芯的参数,从而提高该系统的对于水下无线充电的适应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