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7965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72574.8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5/263 , D06M15/61 , D06M11/64 , C08J5/06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聚合物囊泡改性碳纤维表面以同步增强增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碳纤维进行去浆、干燥处理;步骤二、将去浆碳纤维浸泡在过量的酸性氧化液中进行预氧化处理,得到氧化碳纤维;步骤三、利用模板法制备聚合物囊泡并将其分散于水中;步骤四、将碳纤维浸泡在上述聚合物囊泡的分散液中进行涂覆处理;步骤五、对改性后的碳纤维进行清洗与干燥。该方法结合了聚合物囊泡的可反应性与可变形性,通过对囊泡中聚合物结构的设计以增加囊泡与碳纤维及环氧树脂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囊泡在受力过程中可以发生变形、甚至撕裂以消耗大量能量,使得复合材料同步获得优异的抗冲击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36727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529859.1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11/65 , D06M15/61 , D06M15/37 , D06M101/40
Abstract: 一种在碳纤维表面构筑多尺度柔‑刚界面层以同步增强增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碳纤维进行清洗、干燥处理;对清洗、干燥后的碳纤维与过量的硝酸放入反应容器中进行氧化处理,得到表面带有大量羧基的碳纤维;利用支化聚乙烯亚胺的水溶液及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悬浮液在纤维表面共同构建多尺度的“柔‑刚”界面层结构;对改性后的碳纤维进行清洗与干燥。本发明结合了支化聚乙烯亚胺与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各自的优势,通过多尺度“柔‑刚”的界面层结构与碳纤维及树脂基体间的化学反应有效地强化了碳纤维与树脂间的界面粘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561010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233825.2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自乳化非离子型水性聚酰胺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碳纤维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高分子及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自乳化非离子型水性聚酰胺酰亚胺,结构式如式Ⅰ所示:本发明中提供的聚酰胺酰亚胺可通过自乳化在水及少量有机溶剂的存在下形成均一稳定的水性分散体,无需使用表面活性剂,显著提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本发明中的亲水性基团多乙氧基侧基,可在纤维上浆工艺中脱去,有利于提高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抗湿热老化性能。本发明的聚酰胺酰亚胺上浆剂解决了传统碳纤维环氧上浆剂与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耐热性、相容性不匹配的难题,适用于多种碳纤维增强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76108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1911067311.9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23/10 , D06M13/08 , D06M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中改性芳纶纤维提高力学性能与表面性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芳纶纤维进行清洗、干燥处理;步骤二、将芳纶纤维和反应试剂装入密闭容器中,并使芳纶纤维保持张力并不与反应试剂接触;步骤三、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加热升温升压,使密闭容器内为超临界二氧化碳状态;步骤四、溶胀反应后,缓慢匀速泄压,得到改性的芳纶纤维;步骤五、对改性后的芳纶纤维进行清洗与干燥。本发明不仅实现了芳纶纤维表面的活化及纵向拉伸强度的提高,还通过纤维内部分子链间的交联反应强化了纤维皮层与芯层的结合,改善了皮芯结构,提高了纤维的横向强度,对芳纶纤维的改性及使用效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761081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67311.9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D06M23/10 , D06M13/08 , D06M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超临界二氧化碳环境中改性芳纶纤维提高力学性能与表面性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芳纶纤维进行清洗、干燥处理;步骤二、将芳纶纤维和反应试剂装入密闭容器中,并使芳纶纤维保持张力并不与反应试剂接触;步骤三、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加热升温升压,使密闭容器内为超临界二氧化碳状态;步骤四、溶胀反应后,缓慢匀速泄压,得到改性的芳纶纤维;步骤五、对改性后的芳纶纤维进行清洗与干燥。本发明不仅实现了芳纶纤维表面的活化及纵向拉伸强度的提高,还通过纤维内部分子链间的交联反应强化了纤维皮层与芯层的结合,改善了皮芯结构,提高了纤维的横向强度,对芳纶纤维的改性及使用效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419724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510955356.5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9J183/07 , C09J11/04
Abstract: 多种碳材料掺杂高导热有机硅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有机硅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有机硅胶粘剂导热系数低的问题。该胶粘剂包括硅橡胶、硅油、碳粉、短切碳纤维、碳纳米管、表面活性剂、硅烷类偶联剂、炔醇类抑制剂和有机溶剂。方法:一、称取硅橡胶、硅油、碳粉、短切碳纤维、碳纳米管、表面活性剂、硅烷类偶联剂、炔醇类抑制剂和有机溶剂;二、将碳纳米管化学接枝到短切碳纤维;三、导热填料的表面处理;四、将硅橡胶、硅油通过开炼机混炼均匀后,再经三辊研磨机加入步骤三制得的导热填料,混炼均匀,然后混入硅烷偶联剂、炔醇类抑制剂及有机溶剂,即得高导热有机硅胶粘剂。本发明用于制备有机硅胶粘剂。
-
公开(公告)号:CN105860526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17852.5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83/04 , C08J5/24 , C08J2383/04 , C08J2461/14 , C08L2205/025 , C08L2205/03 , C08L2205/035 , C08L61/14 , C08K13/04 , C08K7/06 , C08K3/36 , C08K2003/2227 , C08K2003/0806
Abstract: 预浸料用硅树脂组合物、碳纤维预浸料及碳纤维硅树脂复合材料,涉及一种硅树脂组合物、以其为原料的碳纤维预浸料及硅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硅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耐高温性能差、功能单一的问题。该组合物包括硅树脂、酚醛树脂、增韧剂、功能填料、偶联剂和催化剂。碳纤维预浸料包括碳纤维材料和预浸料用硅树脂组合物。碳纤维硅树脂复合材料由碳纤维预浸料经固化得到;所述固化方式包括缠绕成型、浇注成型或模压成型。本发明的碳纤维预浸料经固化后得到碳纤维复合材料,该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高温性能。本发明用于硅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