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25383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86832.4
申请日:2016-11-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M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动力学实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端壁静压测量实验装置,包括上端板、动端板和静端板;动端板设于静端板的上表面,且动端板能够沿静端板的长度方向移动;动端板上设有静压孔列,静压孔列包括多个静压孔;上端板位于动端板的上方;上端板的下表面固定有多个叶片,且叶片的下侧与动端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间隙。本发明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和测量时间,并且可以对流场情况能够较精确的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1572701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336713.6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流体振荡器应用于高负荷压气机角区流动分离的控制方法,其流体振荡器结构包括:引气口、多孔材料、中间过渡段、微型可控阀门、入口和出口,引气口与压气机叶片压力面侧邻接,多孔材料与引气口连接,中间过渡段的一端与引气口连接,中间过渡段的另一端与微型可控阀门连接,微型可控阀门与入口连接,入口与出口连接,出口位于压气机叶栅角区附近所在的端壁上。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不需要外接气源,具有结构简单、体积重量小、长期工作可靠,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通过本方法能有效抑制压气机角区附近的气流分离,让单级压气机获得更高的压比,以使叶轮机械具有更大的推重比和更高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9211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439250.0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孔介质材料的抽吸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压气机端壁的开槽的尺寸;根据尺寸填充多孔介质材料;通过多孔介质材料对压气机内的角区分离进行流动控制,以将低能流体从压气机流道中吸入至集气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多孔介质材料的抽吸方法,采用多孔介质材料填充原先的普通的直接开槽或是单孔抽吸,能够实现更广范围的流动控制以及对流场造成更小的影响,避开了槽式抽吸带来的弊端,在损耗不大的前提下,提升了抽吸的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088814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333649.5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04D29/38
Abstract: 一种基于周期性脉动抽吸的压气机主动流动控制方法,它涉及一种压气机主动流动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周期性脉动抽吸的压气机主动流动控制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高负荷压气机设计中,因大尺度分离而导致流动失稳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通过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对压气机流场进行初步模拟,获取压气机内部三维流动特征及流动涡系结构;选取抽吸位置、抽吸流量、抽吸方式和抽吸频率;建立叶栅内涡系结构的频率特征与周期性脉动抽吸激励的频率特征之间的关系;根据非定常激励引起的流场变化对叶栅内漩涡演变及其外部扰动响应特性的影响,得到改善流动分离区域内涡系结构、整合无序的非定常自然流态的激励频率特性。本发明用于航空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68353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37763.6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M9/04
Abstract: 一种平面叶栅可调静叶连续调节机构及使用方法,其结构包括:调节台面、可调叶片和叶片调节装置,可调叶片与调节台面中间连接,叶片调节装置与调节台面上部连接,可调叶片与叶片调节装置连接。其中,叶片调节装置包括:连杆、插销、直线导轨、导轨滑块、法兰结构、六边形销、滚珠丝杠、连接块、丝杠底座、丝杠滑块、步进电机和0°调节角度标识。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能够实现平面叶栅实验叶片的连续可调,不仅降低了叶片平面叶栅实验的实验成本,还具有调节方便快速、调节角度连续可调,省时省力,操作简单,泄漏损失小、使用范围广等优点,有效地解决了现有设备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59635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41910.X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流压气机测试用气动探针三维运动机构,属于风洞试验技术领域。解决的是大角度范围气动参数测量的问题。包括齿环、齿轮、叶栅、电机、探针和轴承,电机固定在叶栅的外壁上,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齿环通过轴承与叶栅的外壁连接,齿轮与齿环啮合,齿环与探针建立连接,探针伸入到叶栅的流道中。即能够在保证气动探针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实现更大范围的气动探针周向调控角度,满足大角度范围气动参数的测量,以此提升试验测试的准确度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69213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0439261.9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压气机的新型引气方法,压气机包括转子部分和引气系统部分,引气系统部分包含周向分布的引气槽、环形集气腔和引气导管,引气槽的一端与转子部分的转子机匣相连,引气槽的另一端与环形集气腔相连,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工作时,控制气体将从引气槽一端经由引气槽进入环形集气腔;当气体在环形集气腔中收集后,经由引气导管配送至各个发动机用气处,其中,引气槽处填充有孔隙率不同的多孔介质材料。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引气对压气机内部流场产生的不均匀性,提升压气机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692117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439430.9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扫频式射流器的压气机主动流动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采集叶栅的气动参数;根据气动参数确定无量纲频率和动量系数;根据无量纲频率和动量系数确定扫频射流器的几何尺寸、数量和布置位置;根据扫频射流器的几何尺寸、数量和布置位置,控制压气机流道内的分离流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扫频式射流器的压气机主动流动控制方法,通过在压气机叶片吸力面表面或者端壁布置扫频式射流器来对角区分离进行控制,有着控制范围更大,能够对流场中的湍动能进行控制并使流场更加有序的优点,能够改善压气机叶栅的气动性能,进而改善发动机性能,具有较高的工程价值与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368973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610986341.X
申请日:2016-11-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气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气机的静叶与端壁间的间隙流动控制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压气机。该压气机,包括静叶、轮毂与机匣;所述静叶的叶根与所述轮毂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轮毂上开设有第一抽吸气道,且所述第一抽吸气道位于所述静叶的叶根的下方,用于抽吸间隙泄漏流;和/或,所述静叶的叶顶与所述机匣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机匣上开设有第二抽吸气道,且所述第二抽吸气道位于所述静叶的叶顶的上方,用于抽吸间隙泄漏流。本发明利用附面层吸除技术对间隙流动进行合理控制,以减少高负荷压气机的静叶与端壁间的间隙流动引发的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6368973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986341.X
申请日:2016-11-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7/002 , F04D29/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气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气机的静叶与端壁间的间隙流动控制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压气机。该压气机,包括静叶、轮毂与机匣;所述静叶的叶根与所述轮毂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轮毂上开设有第一抽吸气道,且所述第一抽吸气道位于所述静叶的叶根的下方,用于抽吸间隙泄漏流;和/或,所述静叶的叶顶与所述机匣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机匣上开设有第二抽吸气道,且所述第二抽吸气道位于所述静叶的叶顶的上方,用于抽吸间隙泄漏流。本发明利用附面层吸除技术对间隙流动进行合理控制,以减少高负荷压气机的静叶与端壁间的间隙流动引发的损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