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耐盐性交替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546656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810304293.0

    申请日:2018-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耐盐性交替假单胞菌及其应用,属于海岸带微生物技术与海产养殖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菌株为交替假单胞菌S2‑M‑5菌株(Pseudoalteromonas hodoensis S2M5),分离自山东省威海市金海湾海滩排污口附近底泥,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429。将本发明的交替假单胞菌S2‑M‑5菌株接种于适宜的发酵培养基中摇床发酵培养后,菌体处理悬液的絮凝率达到78.20%,COD去除率50%以上,氨氮去除率21.27%,亚硝态氮去除率40.19%。本发明所述的菌株由于其耐盐性及安全性,可应用于海产养殖废水的处理。

    一种基于MEMS和里程计组合的地下管线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09191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910316184.5

    申请日:2019-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EMS和里程计组合的地下管道探测方法。首先,利用加速计信息进行解析式粗对准,利用起终点坐标近似初始航向,构建姿态矩阵;然后,统一坐标系后利用角速度信息进行姿态解算,得到设备所在位置的姿态信息,并利用姿态对里程计计算得到的速度进行分解,得到东北天方向的速度,通过积分运算得到相对于起点的位移信息,从而得到初步解算的轨迹;之后,通过准确的起终点坐标对初步解算得到的轨迹进行旋转校正;最后,对解算得到的正反向轨迹进行平均拟合得到最终轨迹。

    一种适用于工控互联网的限速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80034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641005.8

    申请日:2020-0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工控互联网的限速方法和装置,属于互联网限速技术领域,该方法对传统的令牌桶算法进行了改进,设置了一个阈值来处理突发流量的情况,在一定时间内,如果令牌桶中已无令牌可用,则消耗阈值中的令牌,并且把限速等级上调一级,当限速等级达到某一程度时,则禁止流量通过;然而,当接下来,令牌桶中有剩余令牌时,则下调限速等级。可以有效的缓解令牌桶算法处理流量剧增的不足性,极大程度的缓解令牌桶算法应对突发流量程度差的问题。本发明不针对工控流量限速,只针对非工控流量进行限速,适用于工控互联网的安全防护,并且,能够适当的自动上调和下调协议解析顺序,最大程度的减少装置给工控协议带来的延时。

    利用复合型絮凝菌制备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26552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910012040.0

    申请日:2019-01-07

    Inventor: 王凯 李斯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复合型絮凝菌制备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单一的菌群培养成本高、处理效果不理想等缺点限制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本发明是将菌种分别活化后复配,接种于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离心后去上清液,即得到获得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其中,复合菌剂包括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429的交替假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hodoensis)S2‑M‑5和交替假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S2‑F‑5。本发明絮凝效果更好,絮凝率可达93%以上,且作用条件稳定。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67491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810304291.1

    申请日:2018-04-08

    Abstract: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改性方法,属于金属‑有机框架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UiO‑66不溶解于水从而限制了其应用领域的问题。本发明方法:一、将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UiO‑66‑NH2分散于有机溶剂中;二、然后加入2‑溴异丁酰溴的有机溶剂溶液与三乙胺的有机溶剂溶液,氮气保护下加热反应;三、清洗后,甲醇浸泡后清洗,离心分离,干燥;四、再与对苯乙烯磺酸钠一同分散于水中,加入溴化铜的三[2‑(二甲氨基)乙基]胺溶液与抗坏血酸钠溶液,反应,离心后取清澈液体;五、再浓缩,甲醇清洗;反复进行清洗后浓缩,尔后冷冻干燥。本发明增加UiO‑66水溶性以及表面电荷,使其应用在药物缓释、污染物吸附等领域。

    一种自洁净渣土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22103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106669.8

    申请日:2019-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洁净渣土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主要由渣土、矿渣按比例混合,经过初步处理,与碱性激发剂按比例进行混合后,加水搅拌,随后覆盖TiO2纳米材料薄膜,最后将拌合物通过养护,即可成型使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利用TiO2纳米材料为添加剂、利用建筑渣土、矿渣为胶凝材料制备自洁净渣土聚合物,TiO2纳米材料的掺入使得地质聚合物在自然光照及降水作用下,具备自洁净功能,实现建筑物建筑自洁净功能,可以替代普通硅酸盐水泥,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株深海环状芽孢杆菌及其抑制黄曲霉毒素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039199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510314566.6

    申请日:2015-06-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可防控黄曲霉毒素的深海菌株,为环状芽孢杆菌FA13菌株(Bacillus circulans FA13),分离自南大西洋3203米水深的浅黄色软泥沉积物,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663。将FA13菌株在优化条件下发酵,获得的发酵上清液30倍稀释后,仍可杀死黄曲霉毒素产生菌的孢子和100%抑制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即具有从生长源头抑制黄曲霉毒素产生的能力,而对肠道菌群和单细胞真菌酿酒酵母则无抑制作用,具有更高的使用安全性;发酵液中的活性代谢产物性质稳定,具有耐高温、耐酸碱、和耐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降解。本发明的FA13菌株及其发酵产物可用于饲料、粮食、大田作物等的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有效防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