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用复合坩埚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27181C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410013711.9

    申请日:2004-04-26

    Abstract: 镁合金用复合坩埚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材料的制备方法。现有制备方法存在工艺复杂、劳动强度高、制备成本高等弊端;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所选原料为1Cr18Ni9Ti不锈钢和低碳钢;b.采用NaOH溶液浸泡低碳钢板后,再用稀盐酸溶液浸泡,冲洗并烘干;c.低碳钢在喷射沉积前预热到1000~1200℃,不锈钢熔体温度为1600℃,喷射距离为400~800mm,雾化压力为1.5~2.5MPa,喷射沉积后自然冷却;d.高温轧制:首先,对预复合板材预热,然后送热轧机轧制;轧制的终止温度为920℃以上即可。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备的坩埚外形平整、美观,坩埚的配合尺寸容易保证;并且用本发明方法所得材料可以大批量制备坩埚,生产成本低。

    专用于镁合金熔炼的坩埚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327180C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410013710.4

    申请日:2004-04-26

    Abstract: 专用于镁合金熔炼的坩埚,它涉及一种坩埚,具体是一种专用于镁合金熔炼的坩埚。槽体(1)是具有部分斜底的矩形结构的箱体,(1)的宽度是300mm~600mm,长度是1200mm~3500mm,高度是400mm~1000mm,槽体(1)所有边角的弧度为R50mm~R150mm;隔板(2)安装在距槽体(1)有斜底(1-1)一端360mm~400mm处,隔板(2)中部开有长通孔(2-1),隔板(2)的下端开有一个半圆形缺口(2-2);隔板(3)安装在距槽体(1)有平底(1-2)一端400mm~600mm处,隔板(3)的长度是此处槽体(1)高度的一半,盖(4)连接在槽体(1)的上端。本发明具有熔化效率高、出炉合金温度均匀、合金洁净、熔炼操作简便、加热体安放方便和熔炉结构简单、熔炉制备维修方便等特点。

    一种具有高玻璃形成能力的铁基块体非晶合金

    公开(公告)号:CN1603445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10044006.5

    申请日:2004-11-04

    Abstract: 一种具有高玻璃形成能力的铁基块体非晶合金,它涉及一种非晶合金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玻璃形成能力的铁基块体非晶合金。本发明的块体非晶合金由Fe、Co、Cr、Mo、C、B、Y组成,其中各元素的原子百分比为:Fe 36~45%、Co 5~10%、Cr 15%、Mo 14%、C 15%、B 6%、Y 1~5%。本发明具有高的玻璃形成能力,采用普通铜模铸造法就可以制备出临界尺寸不小于Φ14mm的铁基块体非晶合金,具有低的临界冷却速率6.5K/s,高抗压断裂强度σf≈3500MPa,高维氏硬度Hv≈1230,所需的原材料大多数为工业纯度,从而降低了成本,同时制备工艺简单,可以制备出临界尺寸最大的Fe基块体非晶合金,产业化的应用潜力很大。

    镁合金用复合坩埚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70531A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200410013711.9

    申请日:2004-04-26

    Abstract: 镁合金用复合坩埚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材料的制备方法。现有制备方法存在工艺复杂、劳动强度高、制备成本高等弊端;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所选原料为1Cr18Ni9Ti不锈钢和低碳钢;b.采用NaOH溶液浸泡低碳钢板后,再用稀盐酸溶液浸泡,冲洗并烘干;c.低碳钢在喷射沉积前预热到1000~1200℃,不锈钢熔体温度为1600℃,喷射距离为400~800mm,雾化压力为1.5~2.5MPa,喷射沉积后自然冷却;d.高温轧制:首先,对预复合板材预热,然后送热轧机轧制;轧制的终止温度为920℃以上即可。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备的坩埚外形平整、美观,坩埚的配合尺寸容易保证;并且用本发明方法所得材料可以大批量制备坩埚,生产成本低。

    难成型金属粉末的固结成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75125B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0910312278.1

    申请日:2009-12-25

    Abstract: 难成型金属粉末的固结成型装置,它涉及一种固结成型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难成型金属粉末的固结装置存在最大液体静压力低导致难成型金属粉末固结成型的致密度低、机械性能差的问题。至少两个杯状增压套筒由大到小依次相对插装在一起,每个杯状增压套筒位于上一个杯状增压套筒内,相邻的两个杯状增压套筒之间留有间隙,最小的杯状增压套筒的底端朝上设置,相邻的两个杯状增压套筒的间隙内充有液压油,杯状增压套筒组中最外层的杯状增压套筒设置在高压容器内,高压容器的底端面开有第二环形凹槽,最外层的杯状增压套筒的开口端插装在第二环形凹槽内。本发明实现了难成型金属粉末的固结成型,并大大提高了成型的金属粉末的致密度,机械性能好。

    难成型金属粉末的固结成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75125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910312278.1

    申请日:2009-12-25

    Abstract: 难成型金属粉末的固结成型装置,它涉及一种固结成型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难成型金属粉末的固结装置存在最大液体静压力低导致难成型金属粉末固结成型的致密度低、机械性能差的问题。至少两个杯状增压套筒由大到小依次相对插装在一起,每个杯状增压套筒位于上一个杯状增压套筒内,相邻的两个杯状增压套筒之间留有间隙,最小的杯状增压套筒的底端朝上设置,相邻的两个杯状增压套筒的间隙内充有液压油,杯状增压套筒组中最外层的杯状增压套筒设置在高压容器内,高压容器的底端面开有第二环形凹槽,最外层的杯状增压套筒的开口端插装在第二环形凹槽内。本发明实现了难成型金属粉末的固结成型,并大大提高了成型的金属粉末的致密度,机械性能好。

    一种粉体冷静液机械压制成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91876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0910217461.3

    申请日:2009-12-30

    Abstract: 一种粉体冷静液机械压制成型装置,它涉及一种粉末坯料压制成型装置,本发明解决了利用现有技术进行粉末坯料压制成型时无法消除压制过程后期粉末颗粒间形成的封闭性气孔,致使粉末坯料无法达到很高的致密度的问题。圆柱形多层高压容器的内层圆柱形套筒的内腔由上部内腔和下部内腔两部分构成,且上部内腔的横截面面积小于下部内腔的横截面面积;粉末包套设置于圆柱形多层高压容器的内腔中;圆柱形多层高压容器的下部插装在导向套内,盖板套装在上压头上并盖在圆柱形多层高压容器的上端上,盖板和导向套之间均布设置有多个拉力弹簧。利用本发明装置制备的粉末成型坯料的相对致密度可达99%以上。

    一种低压力下烧结碳纳米管直接合成金刚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81487C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200410044157.0

    申请日:2004-12-22

    Abstract: 一种低压力下烧结碳纳米管直接合成金刚石的方法,它涉及由碳纳米管合成金刚石的方法。本发明烧结电流为1000A-3000A的脉冲直流电,电压为2V-5V的低电压;最终烧结温度设置为1200℃-2000℃,到达烧结温度时迅速升高压力至60MPa~100MPa,进入保温阶段,保温时间20-180分钟。本发明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碳纳米管合成金刚石,不需要催化剂,所需压力最低的仅需60MPa,合成速度快,每炉最快只需约40分钟,降低了能量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所得样品尺寸大,金刚石产品中即有单晶也有聚晶颗粒,直径从几十纳米到几十微米,工艺简单,容易操作,产品质量易于控制。

    专用于镁合金熔炼的坩埚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70530A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200410013710.4

    申请日:2004-04-26

    Abstract: 专用于镁合金熔炼的坩埚,它涉及一种坩埚,具体是一种专用于镁合金熔炼的坩埚。槽体(1)是具有部分斜底的矩形结构的箱体,(1)的宽度是300mm~600mm,长度是1200mm~3500mm,高度是400mm~1000mm,槽体(1)所有边角的弧度为R50mm~R150mm;隔板(2)安装在距槽体(1)有斜底(1-1)一端360mm~400mm处,隔板(2)中部开有长通孔(2-1),隔板(2)的下端开有一个半圆形缺口(2-2);隔板(3)安装在距槽体(1)有平底(1-2)一端400mm~600mm处,隔板(3)的长度是此处槽体(1)高度的一半,盖(4)连接在槽体(1)的上端。本发明具有熔化效率高、出炉合金温度均匀、合金洁净、熔炼操作简便、加热体安放方便和熔炉结构简单、熔炉制备维修方便等特点。

    核壳型非晶态金属氧化物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623770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98212.7

    申请日:2013-12-18

    Abstract: 核壳型非晶态金属氧化物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晶态金属氧化物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纳米金属氧化物吸附剂存在在水溶液中易于失活和凝聚,不易沉降,难以回收和再利用的问题。核壳型非晶态金属氧化物吸附剂由非晶态合金粉末利用水热法制备而成。方法:一、将氢氧化钠与水放入密闭式反应容器中,然后加入非晶态合金粉末进行反应,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反应产物;二、pH值调解至中性,然后静置分离得到固体产物,将固体产物烘干至恒重,即得到核壳型非晶态金属氧化物吸附剂。核壳型非晶态金属氧化物吸附剂作为有毒Cr6+离子吸附剂用于吸附水中的有毒Cr6+离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