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冷气和新风换气功能的空气能热泵热水器

    公开(公告)号:CN101876497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1010195842.9

    申请日:2010-06-09

    Abstract: 具有冷气和新风换气功能的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它涉及一种空气能热泵热水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空气能热泵功能单一和浪费能源的问题。本发明的风管为工字型风管,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上下布置在风管的两个风口端,第一风窗和第二风窗上下布置在风管的剩余两个风口端,翅片换热器、轴流风机和过滤器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在风管的竖直部分内,卫生热水换热器置于热水罐的内部,翅片换热器的出口端通过第一制冷剂管与卫生热水换热器的进口端连接,压缩机安装在第一制冷剂管上,翅片换热器的进口端通过第二制冷剂管与卫生热水换热器的出口端连接,热力膨胀阀安装在第二制冷剂管上。本发明特别适用于既需要制取生活热水,又需要换风和空调制冷的场所。

    一种供暖再生无霜热泵一体机

    公开(公告)号:CN111595066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010502222.9

    申请日:2020-06-04

    Abstract: 一种供暖再生无霜热泵一体机,涉及一种热泵系统。溶液进口与溶液槽连接,第一喷淋管下方有第一板式换热器,外壳一与溶液出口连接,溶液出口与预冷溶液进口连接;预冷溶液进口分别与预冷溶液出口和预热溶液出口连接,预热溶液出口与溶液进口连接,预冷溶液出口与进溶液口连接,预热溶液进口与预热溶液出口连接,管线配合构成溶液换热器;进溶液口与稀溶液箱连接,第二喷淋管下方有第二板式换热器,外壳二与再生溶液箱连接,再生溶液箱与出溶液口连接,出溶液口与预热溶液进口连接;第二板式换热器的出工质口与进工质口之间设有冷凝余热模块;第一板式换热器的工质出口与工质进口之间设有空气源热泵。

    一种双孔板分液、中间排气的高效干式蒸发器

    公开(公告)号:CN111457622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010340281.0

    申请日:2020-04-26

    Abstract: 一种双孔板分液、中间排气的高效干式蒸发器,涉及一种蒸发器。制冷剂入口管与气液混合管通过膨胀阀连接,气液混合管另一端有分液室与蒸发器箱体连接,蒸发器箱体内部两个立板之间固定有换热管,配合固定折流板,载冷剂出口管和载冷剂入口管位于蒸发器箱体上下两侧,蒸发器箱体与分液室对应位置为一次分液孔板,邻近的立板对应位置为二次分液孔板,上隔板分隔出末端排气室,末端排气管和排液管与末端排气室贯通,上组换热管首端与二次分液孔板连接,下隔板分隔出中间排气室,中间排气管及上组换热管末端、下组换热管首端与中间排气室贯通。减少下组换热管的数量,制冷剂分配均匀,换热面积充分利用,换热效率高。

    一种带两级气体冷却器的跨临界CO2空气源热泵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1610539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436455.9

    申请日:2022-11-16

    Abstract: 一种带两级气体冷却器的跨临界CO2空气源热泵机组,涉及一种热泵机组。压缩机、第一气体冷却器的制冷剂通道、第二气体冷却器的制冷剂通道、节流机构及蒸发器的制冷剂通道组成CO2跨临界循环回路,热泵机组的制冷剂采用CO2工质,进风口、第二气体冷却器的空气通道、蒸发器的空气通道、风机及出风口通过风道依次连接组成空气预热通道,温度传感器检测第二气体冷却器出口的CO2工质温度,通过控制系统调节风机的转速改变风道内空气流量从而维持第二气体冷却器的制冷剂出口温度。有效降低气体冷却器出口的工质温度,提高蒸发器的蒸发压力和温度,减少节流损失,降低压缩机的压缩比,提升系统整体能效。

    一种外接高压储气罐的CO2载冷剂储能供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72756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506068.8

    申请日:2022-11-28

    Abstract: 一种外接高压储气罐的CO2载冷剂储能供冷系统,涉及一种供冷系统。压缩机、冷凝器、制冷剂储液罐和电子膨胀阀之间依次连接,压缩机与冷凝蒸发器连接,电子膨胀阀与冷凝蒸发器连接,CO2储液罐的液管出口连接液泵后通过主路和旁路与CO2储液罐的气管入口连接,主路布置用冷蒸发器,旁路布置电磁调节阀,CO2储液罐的液管入口与冷凝蒸发器连接,CO2储液罐的气管出口与冷凝蒸发器连接,空压机将CO2储液罐的气管出口与CO2高压储气罐的气管入口相连,CO2高压储气罐的气管出口依次经电磁调节阀及减压阀与冷凝蒸发器连接。外接CO2高压储气罐实现压力稳定,保证系统安全稳定,同时利用CO2储液罐储存冷量,提升经济性。

    一种供候车亭用的零能耗降温加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86858A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910072370.5

    申请日:2009-06-25

    Abstract: 一种供候车亭用的零能耗降温加湿装置,它涉及一种降温装置。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候车厅无通风降温措施,在炎热的夏天,高温干燥的候车环境严重影响候车人的身体健康的问题。本发明的水箱(1)通过第一管路(6)与水泵(2)连接,水泵(2)通过第二管路(7)与布水器(4)的输入端连接,填料箱(3)位于布水器(4)的下方,集水盘(5)设置在填料箱(3)的下方,集水盘(5)上的出水口通过第三管路(8)与水箱(1)连接,填料箱(3)内充有吸湿材料(3-2),填料箱(3)的底部设有若干漏水孔(3-1)。本发明利用吸湿材料使候车厅内的温度降低,为候车亭创造了舒适的候车环境,低温和湿润的候车环境有利于候车人的身体健康。

    大型蓄能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1464058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910071271.5

    申请日:2009-01-14

    Abstract: 大型蓄能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它涉及一种热泵热水机组。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热水供应的热泵系统在空调停止运行时其热水供应完全由电加热来实现,节能性差,同时不具有蓄能功能的问题。四通换向阀的四个阀口分别与压缩机、板式换热器、气液分离器和室外换热器连接,室外换热器与毛细管连接,毛细管通过电子膨胀阀与干燥过滤器连接,干燥过滤器与板式换热器连接,气液分离器与压缩机连接,蓄热罐内的换热盘管的两端分别与板式换热器内的换热管的两端连接,热水循环泵设置在蓄热罐与板式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热水供水泵设置在蓄热罐的输出端上。本发明可以实现直接供热水、夜间蓄热、冬季蓄热除霜等运行,相对于电热水器和电锅炉节省70%的电能。

    一种流量多级调节的地下水源热泵热源井

    公开(公告)号:CN101634504A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910304215.1

    申请日:2009-0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10

    Abstract: 一种流量多级调节的地下水源热泵热源井,它涉及一种地下水源热泵热源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地下水源热泵流量调节范围窄的问题。本发明的抽水井与回灌井竖直并列设置,主干管的一端插装在抽水井内,主干管的另一端与换热器连通,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竖直并列设置抽水井内,且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上端与主干管的一端连通,第一抽水泵和第一电磁阀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在第一支管上,第二抽水泵和第二电磁阀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在第二支管上,回灌管的一端与换热器连通,回灌管的另一端插装在回灌井内。本发明的地下水源热泵热源井能够随着热泵负荷的变化,通过改变投入运行的水泵,实现了单井抽水量的0、1/3、2/3和1四个级别的调节。

    一种高温车间通风降温塔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98376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910072401.7

    申请日:2009-06-30

    Abstract: 一种高温车间通风降温塔,它涉及一种高温车间降温塔。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高温车间内缺少有效地通风降温措施及恶劣的工作环境不利于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的问题。本发明的风道的上端安装在通风帽的下端面上,风道的下端安装在空心填料层上端的内壁上,布水盘安装在空心填料层的上端面上,布水盘的多个布水孔均与布水盘的环形槽连通,空心填料层的下端面上安装有集水盘,回流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集水盘和循环水箱连通,进水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布水盘内部的环形槽和循环水箱连通,循环水泵安装在进水管上。本发明解决了高温车间的通风降温问题,调节高温车间内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达到适宜工作环境,避免了高温工作环境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危害。

    一种双孔板分液、中间排气的高效干式蒸发器

    公开(公告)号:CN212081689U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20654255.0

    申请日:2020-04-26

    Abstract: 一种双孔板分液、中间排气的高效干式蒸发器,涉及一种蒸发器。制冷剂入口管与气液混合管通过膨胀阀连接,气液混合管另一端有分液室与蒸发器箱体连接,蒸发器箱体内部两个立板之间固定有换热管,配合固定折流板,载冷剂出口管和载冷剂入口管位于蒸发器箱体上下两侧,蒸发器箱体与分液室对应位置为一次分液孔板,邻近的立板对应位置为二次分液孔板,上隔板分隔出末端排气室,末端排气管和排液管与末端排气室贯通,上组换热管首端与二次分液孔板连接,下隔板分隔出中间排气室,中间排气管及上组换热管末端、下组换热管首端与中间排气室贯通。减少下组换热管的数量,制冷剂分配均匀,换热面积充分利用,换热效率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