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化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短链脂肪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88479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75330.0

    申请日:2014-1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40

    Abstract: 一种强化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短链脂肪酸的方法,本发明属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涉及利用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短链脂肪酸的方法,它为了解决现有餐厨垃圾产短链脂肪酸效率不高的问题。厌氧发酵产短链脂肪酸的方法:一、收集餐厨垃圾,去除浮油后搅碎,加水得到餐厨垃圾混合液;二、对餐厨垃圾混合液进行超声预处理;三、向超声后的餐厨垃圾中接种剩余污泥进行发酵处理。本发明采用超声预处理联合S/I调整的方法强化餐厨垃圾产短链脂肪酸,能使发酵液中70%以上的溶解性有机物转化为短链脂肪酸。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运行复杂性,不用考虑含高浓度化学试剂发酵剩余液的处理问题。

    一株普通小球藻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31840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198770.1

    申请日:2014-05-09

    Abstract: 一株普通小球藻,它涉及一株普通小球藻。本发明的藻株为Chlorella vulgaris JSC-6,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2014167。该藻株生长迅速,并能够在氮源缺乏的条件刺激下大量累积藻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藻体水解后获得的糖类可以作为发酵原料,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质原料。该藻株可以利用温室气体CO2作为原料,在混营培养条件下,经过10天的培养,碳水化合物含量占细胞干重的53.8%,其具有培养周期短,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等优点,适合应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

    用于三维电催化的陶瓷微生物粒子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3232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59645.3

    申请日:2023-04-06

    Abstract: 用于三维电催化的陶瓷微生物粒子电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废水中氮磷和大分子有机污染物难以去除的问题。制备方法:一、将陶土和水玻璃混合,加入氧化锌粉和Fe3O4粉,搅拌制成颗粒状,得到陶土颗粒;二、将陶土颗粒在24~30℃下老化处理;三、将老化的陶土颗粒放入马弗炉中在1000~1200℃下热处理,得到具有孔隙的陶瓷粒子;四、将具有孔隙的陶瓷粒子加入驯化的污泥中进行微生物的负载,当生物膜覆盖陶瓷粒子后,得到用于三维电催化的陶瓷微生物粒子电极。本发明陶瓷微生物粒子电极由于多孔的表面形式,对污染物的吸附效果较好,另外通过电催化作用和微生物作用实现同步难降解污染物的去除和脱氮除磷。

    一种超声/酸预处理强化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23951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86380.2

    申请日:2014-05-05

    Abstract: 一种超声/酸预处理强化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酸的方法,本发明属于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它要解决现有利用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酸方法的有机酸产率低的问题。厌氧发酵产酸:一、收集餐厨垃圾,去除浮油后搅碎,加水制备餐厨垃圾混合液;二、餐厨垃圾混合液置于容器中,调节作用于餐厨垃圾的超声能量密度进行超声处理,然后加入酸溶液调节pH值,酸处理后得到破解后的餐厨垃圾;三、破解后的餐厨垃圾放入厌氧发酵瓶中,接种污泥进行发酵处理,完成强化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本发明通过超声和酸破解餐厨垃圾,使固相中有机物最大程度地释放到液相中,在最佳控制条件下,能使餐厨垃圾中溶解性有机物以大于70%的比例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

    一种采用响应曲面分析确定复合解偶联剂最佳浓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40431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418321.9

    申请日:2013-09-13

    Abstract: 一种采用响应曲面分析确定复合解偶联剂最佳浓度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响应曲面分析确定复合解偶联剂最佳浓度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解偶联剂降低污泥产量技术不足的问题。(1)确定单一解偶联剂降低污泥产量的有效浓度;(2)确定每种方案下的表观污泥产率;(3)对步骤(2)中的表观污泥产率进行整理和拟合分析;(4)对二次多元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进行方差分析和显著性分析;(5)根据二次多元回归模型生成的三维响应曲面和二维等高线图分析模型中自变量X与响应值Y的关系;(6)采用matlab软件求解二次多元回归模型。本发明应用于市政工程及环境工程领域。

    高负荷有机废水暗发酵生物制氢装置及产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4813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11440308.3

    申请日:2023-11-01

    Abstract: 高负荷有机废水暗发酵生物制氢装置及产氢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发酵生物制氢反应设备存在的微生物絮体厌氧活性污泥不能快速将固液气分离,产氢效能不高的问题。本发明暗发酵生物制氢装置中暗发酵生物制氢装置的排气口经气管与气体收集区相连通,底部开有回流进口,在二相分离装置内设置有挡流板,挡流板为螺旋形使进水形成螺旋向心的水流路径,惰性气体连通管的一端与气体收集区底部的气孔相连,惰性气体连通管的另一端与进气盘相连通,在惰性气体连通管上设置有接孔和气泵,气体收集区依次与气体缓冲罐和氢气储气罐相连。本发明发酵生物产氢反应器和二相分离单元单独设置,二相分离单元能更好的发挥气液分离作用,提高了产氢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