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63527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460777.6
申请日:2014-09-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nventor: 潘云皓 , 刘冬梅 , 曹文阳 , 崔福义 , 王洪涛 , 马闯 , 李增 , 李运东 , 杨富中 , 张琛玥 , 刘博 , 王兆春 , 谈国君 , 张正德 , 许亚群 , 宗静 , 徐永维 , 戴琦
IPC: C02F9/04
Abstract: 一种用于水源突发性氨氮污染的饮用水应急处理方法,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为了解决给水厂常规处理工艺对原水突发氨氮污染去除效果差,消毒副产物高的问题,所述方法步骤如下:a、取预处理后的活性炭与NaOH溶液混合,混合物与摇床上室温震荡24~26小时,经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烘干后置于马福炉活化1~3h,即实现了粉末活性炭的改性;b、按ClO?∶NH4+=1∶3?5的摩尔比将次氯酸钠溶液加入水中与臭氧结合去除水中的氨氮污染;c、在经臭氧氧化后的原水中加入经NaOH改性后的粉末活性炭进行反氯化。经本发明处理后的微污染原水,氨氮去除率最高可达到89.28%。该处理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作业效率高,工作可靠,推广前景广阔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751331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10999819.6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河流水质模型的潮汐作用对河流水质的影响预测方法,涉及水质预测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河流水质模型对感潮河段水质模拟准确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河流水质模型的潮汐作用对河流水质的影响预测方法,弥补了传统河流水质模型对感潮河段水质模拟准确率低的缺陷,对于受潮汐作用影响严重的感潮河段的污染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相较于先前的潮汐影响评价手段,本发明以河流水力水质模型为基础,能够定量地识别出潮汐作用对于感潮河段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浓度的影响,从而能够提出更加精准有效的河流污染控制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2733437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602271.6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0 , G06N3/08 , G06F111/06
Abstract: 一种厂网河一体化模型参数优化方法,属于城市管网系统规划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厂网河一体化模型参数优化对专业人员工程经验要求较高,存在效率低、耗时长的问题。本发明利用厂网河一体化模型的参数和预测结果,构建RBF径向基神经网络;利用正交最小二乘法对RBF径向基神经网络进行训练;通过模型参数影响排行解析,确定模型优化关键影响参数;利用人工蚁群算法,构建厂网河一体化模型参数优化模型,对模型优化关键影响参数进行优化,获得各参数的最佳取值区间。本发明适用于城市厂网河一体化模型参数优化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472887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0779561.9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流域管网‑河道模型耦合的降雨对河流水质影响解析方法,属于城市河流污染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采用现有河道模型不能够获得降雨汇流对河道水质变化影响规律的问题。本发明中管网模型与河道模型采用沿河雨水排放口作为中间条件进行耦合与关联,利用管网污水水力水质参数直接与河道模型中河流水力水质参数进行关联,根据雨水入河排放口的流量以及水质信息,确定污染物在河道的输入位置与总量,设定河道水质模拟时间跨度,得到设定时间段内的河道河水水位以及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本发明可以应用于降雨过程对河流水质影响的解析。
-
公开(公告)号:CN11033446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41632.9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城市排水管网雨水汇入量与溢流量的定量方法,它属于环境工程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无法根据不同的降雨情况,获得城市排水管网入河排放口的溢流量的问题。本发明根据城市排水管网的数据信息构建城市排水管网的模型,然后根据排水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添加截留管线、截留泵站和调蓄水池等截留构筑物,通过模拟多种不同降雨场景,最后分析降雨量与入河排放口溢流量的关系,拟合得出降雨量-入河排放口溢流量函数,最终确定入河排放口的最小临界降雨量以及任意降雨量下的入河排放口溢流量,从而为城市内河管理以及排水管网的升级优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市政工程、环境工程以及计算机数值仿真模拟技术交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163527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460777.6
申请日:2014-09-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nventor: 潘云皓 , 刘冬梅 , 曹文阳 , 崔福义 , 王洪涛 , 马闯 , 李增 , 李运东 , 杨富中 , 张琛玥 , 刘博 , 王兆春 , 谈国君 , 张正德 , 许亚群 , 宗静 , 徐永维 , 戴琦
IPC: C02F9/04
Abstract: 一种用于水源突发性氨氮污染的饮用水应急处理方法,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为了解决给水厂常规处理工艺对原水突发氨氮污染去除效果差,消毒副产物高的问题,所述方法步骤如下:a、取预处理后的活性炭与NaOH溶液混合,混合物与摇床上室温震荡24~26小时,经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烘干后置于马福炉活化1~3h,即实现了粉末活性炭的改性;b、按ClO-∶NH4+=1∶3-5的摩尔比将次氯酸钠溶液加入水中与臭氧结合去除水中的氨氮污染;c、在经臭氧氧化后的原水中加入经NaOH改性后的粉末活性炭进行反氯化。经本发明处理后的微污染原水,氨氮去除率最高可达到89.28%。该处理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作业效率高,工作可靠,推广前景广阔的优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