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自由度并联3D打印机

    公开(公告)号:CN10831251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113579.0

    申请日:2018-0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D打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六自由度并联3D打印机,包括矩形槽钢立柱、三角形槽钢底座和打印机顶盖,所述矩形槽钢立柱通过螺钉和角铁连接在三角形槽钢底座上,所述打印机顶盖通过螺钉和角铁连接在矩形槽钢立柱上;所述矩形槽钢立柱、三角形槽钢底座、打印机顶盖构成基本框架,本发明还包括立柱组件、连杆组件、末端运动平台和3D打印机构;所述立柱组件固定连接在矩形槽钢立柱内侧,立柱组件与矩形槽钢立柱平行设置;所述立柱组件连接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连接末端运动平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刚度大、结构稳定、自由度高、消除传统3D打印的阶梯效应、打印成品力学性能优异,且易于维护的六自由度并联3D打印机。

    一种全自动烟叶装夹排布采摘车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2263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55333.5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烟叶采摘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全自动烟叶装夹排布采摘车。全自动烟叶装夹排布采摘车的设计初衷在于解决传统采摘方式存在的种种缺陷。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采摘工人将烟叶拾取后,利用传送带将烟叶输送至上方,下落到烟叶暂储盒中,此时挡板默认打开,烟叶落到烟叶压缩装置底部。由重力传感器判断烟叶的数量。烟叶积累到一定数量时,挡板关闭,烟叶装夹装置工作,高效的实现压缩装夹烟叶。装夹后的烟夹通过机械臂运输到烟夹置放架上。另外设计的机构较为简洁,成本低廉,可以方便地对装置零部件进行更换。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动态轮距移动底盘

    公开(公告)号:CN1191603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07485.9

    申请日:2024-0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底盘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动态轮距移动底盘。通过齿轮齿条模块进行动态轮距的调节以便实现智能小车的运动稳定性。通过偏心传动将轮毂电机做圆周运动实现智能小车的底盘高度调节,以便智能小车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类型障碍,如台阶、沟壑等。通过这两种方式的耦合底盘使得智能小车运动更稳定、适应场景更广泛。并且对于家政方面应用的智能车,轮距的调节有着可以减少在室内停放时的占用面积的优势。

    一种吸盘式爬墙清扫楼梯道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897575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55657.8

    申请日:2024-08-0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吸盘式爬墙清扫楼梯机器人,本机器人将整合当前技术的优势,包含爬墙车体、爬墙车体中的内置两个分别为啮合、绳索收放式楼梯道休息平台和步梯清扫吸尘机器车装置以及上、下侧墙辅助攀爬运动机构,机器人整体质量轻,机器人内部空间结构合理,机构的冗余自由度可以保证机构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限位机构避免了内部运动装置的干涉,位置设置严谨并且容易重构装调;另外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精密的导航系统以及高效的清扫装置,不仅能够依靠吸盘在楼梯道的侧墙爬行,还可以自如地在楼梯道休息平台和侧墙面间转换,同时根据传感器识别到不同的环境条件自动调整清洁模式,实现清扫休息平台上与步梯的功能。

    一种应用于金属网胎面的车轮地形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3705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215997.7

    申请日:2022-0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轮式探测机器人地形自感知,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应用于金属网胎面的车轮地形识别方法。方法包括:步骤1:位于金属网胎面上的应变片1号持续记录数据,当应变片1号接触到地形时应变片1号、2号和3号开始按照顺序记录金属网胎面与地形之间的变形数据;步骤2:完成数据收集后对变形数据进行中心化处理,然后求解最值,并通过应变片1号、2号和3号所记录数据的斜率进行地形的判断;步骤3:判断完成后,结合车轮变形结构当前的状态进行对比判断,如果地形与车轮变形结构当前状态不匹配,则控制车轮变形结构进行变形。适用于在恶劣气候及无光环境下的地形探测,且降低对探测机器人处理器的要求。

    通过增材制造构建金属与陶瓷之间规律性锯齿界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8946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95979.5

    申请日:2023-0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与陶瓷结合领域,更具体的说是通过增材制造构建金属与陶瓷之间规律性锯齿界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集中热源提供的能量熔化金属材料或者陶瓷材料,以形成熔池;步骤二:通过微观流体力控制来定向制造需要的金属与陶瓷之间的界面形状,实现增材制造诱导界面增强;通过熔池深厚比Dm/Tp来控制微观流体力和界面形状,Dm是由熔池底部到基板顶部的距离,代表熔池深度,Tp是材料厚度;可以增材制造诱导界面增强策略,控制金属和陶瓷之间界面形状,提高零件质量。

    一种提高负载变形性能的4D打印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3685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126444.X

    申请日:2021-0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4D打印,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提高负载变形性能的4D打印结构及其设计方法。4D打印结构至少具有两组可变形结构进行并联,所述可变形结构在不同温度状态下具有相同的末端变形情况。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设计出可变形结构进行并联后的大体形状与纤维排布范围获得整体结构;步骤二、对整体结构中的各组变形结构进行分别设计,结合预编程模型,对各组变形结构交替驱动状态下的末端变形情况进行设计与分析,拟合末端的变形轨迹;步骤三、对各组变形结构的驱动时序进行优化,调整驱动的控制参数,实现各变形结构在同一时间点具备近似的末端空间位置;步骤四、利用仿真手段对各组变形结构性能进行验证。

    一种提高负载变形性能的4D打印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3685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26444.X

    申请日:2021-0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4D打印,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提高负载变形性能的4D打印结构及其设计方法。4D打印结构至少具有两组可变形结构进行并联,所述可变形结构在不同温度状态下具有相同的末端变形情况。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设计出可变形结构进行并联后的大体形状与纤维排布范围获得整体结构;步骤二、对整体结构中的各组变形结构进行分别设计,结合预编程模型,对各组变形结构交替驱动状态下的末端变形情况进行设计与分析,拟合末端的变形轨迹;步骤三、对各组变形结构的驱动时序进行优化,调整驱动的控制参数,实现各变形结构在同一时间点具备近似的末端空间位置;步骤四、利用仿真手段对各组变形结构性能进行验证。

    一种易重构大成型空间索驱动建筑3D打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64770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408049.2

    申请日:2020-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3D打印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易重构大成型空间索驱动建筑3D打印装置,包括索驱动机构、移动平台和供料系统,所述移动平台上连接有供料系统,索驱动机构设置有多个,多个索驱动机构均和移动平台连接,可以通过多个索驱动机构拉动移动平台在空间内进行运动,进而控制打印路径,装置的冗余自由度可以保证机构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机构的构型又避免了绳索与打印建筑的干涉,相比于现有建筑打印装置,整体质量轻,运输中机架可收缩为小体积,机架和移动平台伸展开形成大成型空间,结构简洁容易重构装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