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93437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010566.3
申请日:2005-1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5D11/10
Abstract: 混合酸电解液制备高度有序的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的方法,涉及一种多孔型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制备方法。为了进一步降低使用硫酸与草酸混合酸电解液制备多孔氧化铝的氧化电压,降低阻挡层的厚度,同时提高纳米孔阵列的有序性,本发明按照下述步骤制备氧化铝模板:1.以硫酸与草酸的混合酸做电解液,电解液中含有100~200g/L硫酸、50~150g/L草酸;2.铝试样依次进行除油、除氧化层、电化学抛光处理;3.两步阳极氧化制备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本发明降低了制备多孔氧化铝模板的氧化电压,降低了阻挡层厚度,使多孔氧化铝膜的纳米孔径从20nm增加到45~55nm,有利于多孔氧化铝模板的进一步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87423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1559801.2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集成电路填钴的镀钴添加剂、电镀钴镀液及电镀方法,属于电镀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如下:镀钴添加剂,包括抑制剂,所述抑制剂为苯并四氮唑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结构式如式Ⅰ,式中,R为烷基链、苯基、含其他取代基官能团的苯基或硝基,R1、R2、R3和R4相同或者不同,分别为氢、硝基、烷基中的一种,R5和R6相同或者不同,分别为氢、卤素、酯基、羰基、烷基中的一种,#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561308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211313821.1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5D3/56
Abstract: 一种高硬度纳米Ni‑Co‑B合金代铬电镀液及其应用,它属于电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硬度纳米Ni‑Co‑B合金代铬电镀液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三价铬电镀不能满足代硬铬的需求,复合镀工艺复杂,且电流分布不均导致镀层厚度不均匀,其大规模应用仍受到较大限制和镍基合金存在内应力大、硬度较低、镀速慢的问题。一种高硬度纳米Ni‑Co‑B合金代铬电镀液由主盐、硼源、阳极活化剂、pH缓冲剂、晶粒细化剂、应力消除剂、润湿剂和蒸馏水制备而成。采用一种高硬度纳米Ni‑Co‑B合金代铬电镀液制备的Ni‑Co‑B合金代铬镀层,硬度可达到1100~1300HV‑50。
-
公开(公告)号:CN11653665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62671.9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常温快速反应的铜网格线消光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触摸屏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为50份~80份的配位剂,25份~50份的添加剂,35份~65份的缓冲剂,12份~50份的酸碱调节剂,6份~26份的银源、740份~860份的去离子水;配位剂为柠檬酸、烟酸、2‑羟基吡啶、2‑乙氧基‑5,10,15,20‑四氟苯基‑3,7‑二氮唑‑21,22‑二卟啉中的一种或几种;添加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1‑二十烷基‑吡啶烷、2,2'‑联吡啶酒石酸锑钾复合添加剂、聚乙烯亚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缓冲剂为碳酸钾、乙酸铵、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中的一种;酸碱调节剂为氢氧化钾、乙酸钠中的一种;银源为硝酸银、氯酸银中的一种。
-
公开(公告)号:CN115142113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946393.X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25F3/22
Abstract: 一种用于镍基合金的电化学抛光液添加剂、抛光液及抛光方法,属于电化学抛光领域,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镍基合金的电解抛光液添加剂,包括碱性红12、碱性红2或碱性红5。一种用于镍基合金的电解抛光液,包括所述的电解抛光液添加剂。一种镍基合金的表面抛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镍基合金工件表面的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镍基合金工件放入电解抛光液中,镍基合金工件作为阳极连接电源的正极,钛网作为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对镍基合金工件的表面进行电化学抛光处理;清洗抛光后的工件,然后对其冷风干燥处理。本发明所述的抛光液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处理后的工件不仅可以达到镜面的效果,还提高了合金的耐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61787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10616600.3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R31/385 , G01N25/00
Abstract: 一种圆柱形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测试时选择的最佳加热功率方法,它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测试方法领域,具体涉及圆柱形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测试时选择的最佳加热功率的方法。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圆柱形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时采用的最佳加热功率:Pheat=‑AEcell+Bmcell。使用本发明计算的圆柱形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时采用的最佳加热功率,加热时间t和热失控温度T都具有最佳的重复性,加热时间t的标准差系数为0.02~0.10,热失控温度T的标准差系数为0.03~0.12。本发明适用于选择圆柱形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测试时的最佳加热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21676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087145.4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 , 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锂二次电池的紫外聚合的碳酸甘油酯(甲基)丙烯酸酯基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锂盐和固态聚合物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分散在固态聚合物基体内,其中锂盐的含量为5~50wt%。所述固态聚合物基体为碳酸甘油酯(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与调节单体的共聚物。本发明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制备简单,室温电导率高,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氧化分解电位>4.8V,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768717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829019.0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 , 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5 , H01M10/058 , H01M2300/0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外固化的半互穿网络结构的聚碳酸酯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紫外固化的半互穿网络结构的聚碳酸酯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交联剂自我交联形成骨架,聚碳酸酯作为固态聚合物基体均匀填充在骨架内,锂盐分散在所述固态聚合物基体内;其中,所述锂盐与聚碳酸酯的重量比为4:6~9:1;交联剂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总重量的5%~50%。本发明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制备方法简单,室温电导率高,可自支撑,氧化分解电位>4.5V,电化学和界面稳定性好,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195963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249328.0
申请日:2017-04-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 , 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5 , H01M2300/0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电率的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聚合物电解质由溶解有锂盐的聚碳酸酯与基底聚合物混合而成;其中,溶解有锂盐的聚碳酸酯作为基体,其为导电组分;基底聚合物为支撑体。本发明的聚合物电解质制备简单,室温电导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602138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030907.6
申请日:2017-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 , 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5 , H01M10/0525 , H01M22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添加高浓度锂盐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该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组分包括锂盐和固态聚碳酸酯,其中,所述锂盐分散在所述固态聚碳酸酯的基体内,所述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中锂盐的含量为40~90wt%。本发明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制备简单,室温电导率高,电化学和界面稳定性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