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81735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96812.5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单箱多室宽箱梁偏载增大系数快速估算方法,涉及一种偏载增大系数估算方法。根据桥梁宽度与交通需求,布置横向最不利对称车道荷载,计算其车道数k和腹板数n;考虑腹板间距修正系数η1,假设单箱多室宽箱梁的腹板间距为b1,各箱室宽度一致,按理论推导腹板间距修正系数η1;考虑悬臂宽度修正系数η2,假设单箱多室宽箱梁的悬臂宽度为b2,左右悬臂宽度一致,按理论推导悬臂宽度修正系数η2;根据上述布置与计算得到的腹板数n、车道数k、腹板间距修正系数η1与悬臂宽度修正系数η2,按经验公式对单箱多室宽箱梁的偏载增大系数进行计算。可在初步设计中快速得到实际可用的结果,迅速计算出偏载增大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112238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59332.8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1/12
Abstract: 一种测定冷补沥青混合料施工和易性的方法,属于沥青混合料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低温施工冷补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和易性判定没有客观的、基于物理意义显著的实验参数或基于数值判定方法的问题,将拌合好的冷补沥青混合料装入试模,装入后整平表面将混合料连同试模一同放在水泥振桌上振动10次后,再将试模放在压力器圆盘上,调零后进行匀速贯入,相同的时间内贯入相同的深度,记录贯入深度和阻力值。本发明设计符合实际摊铺压实机理,方法明确,操作及原理简单,数据分析方便。该方法采用标准实验和数值分析评价铺面工程修复用冷补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和易性,从而克服人的主观因素,提出更具有科学性的实验方法,使得判定更有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046477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61098.2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道路坑槽修复用常温施工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属于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国内外没有合适的冷补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工程实际及坑槽修复材料主要的破坏形式及材料的施工和服役需求,通过在配合比设计中合理地设计实验龄期,科学地选取设计指标和验证指标,从而保证制备出性能较优的冷补沥青混合料,实现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完善和优化。依据本发明的方法设计制备的常温施工沥青混合料能够在低温或常温条件下施工;具有施工和易性好,利于运输、摊铺、碾压以及修补后通车快的特点;具有保质期长、存贮稳定性优异的性能特点;保证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优异的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410862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610921430.6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48
Abstract: 基于有功恢复斜率校正的风电场单机等值方法,涉及电力系统仿真建模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传统单机等值方法计算量和等值精度无法兼顾的问题。在建立和实测暂态响应特性一致的风电机组暂态模型的基础上,进行风电机组从切入风速每隔0.1m/s至切出风速的单机故障仿真实验,获得各风速下风电机组在并网点处的有功响应曲线,总结出了有功恢复的斜率特征;发现故障清除后,工作于不同风速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均按照一定的斜率恢复至初始稳态值;据此写出了两机风电场系统对应单机等值模型的有功斜率校正函数,并推广至了含有n台风电机组风电场的有功斜率校正函数;将校正函数嵌入等值机组控制器的有功通道即可得到校正后的单机等值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703999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449100.6
申请日:2017-06-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风电消纳能力的多热源协调调度策略制定方法,本发明涉及提高风电消纳能力的多热源协调调度策略制定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由于风速和电力负荷预测技术的限制,实际系统净负荷与预测值相比偏差较大,在电力谷荷时段更加剧了弃风的发生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一:获取电‑热联合系统内电锅炉、热储、热电联产机组和一级热网的技术参数;二:获取电锅炉、热储、热电联产机组和一级热网的运行成本参数,确定电锅炉、热储、热电联产机组和一级热网参与协调调度的调度成本;三:根据步骤一和步骤二建立以风电消纳量最高及总协调调度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的两级式多热源协调调度优化模型;本发明用于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16936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76578.8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一种粘土路基含水率标准测量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土路基含水率标准测量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粘土路基中传感器读取的含水率时与实际含水率相差较大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在路基铺筑压实前,通过环刀法在传感器预定埋置的位置挖孔取土,作为原状土带回实验室进行密度、含水率测定试验;对传感器进行校核,测试不同工况下的土样的传感器数据,之后通过烘干法测得实际的含水率对传感器的含水率读数进行校核;工完成后在春融春融期、夏季雨季、秋末入冬期通过洛阳铲取土,进行标定试验修正传感器读数误差,对传感器进行不同条件下进行校核,获得传感器的最佳修正曲线,使得传感器读数更符合真实读数。本发明应用于土体含水率测量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68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99297.3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冷地区电‑热联供型虚拟电厂优化调控方法。建立寒冷地区电‑热联供型虚拟电厂架构;构建电‑热联供型虚拟电厂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模型;建立电‑热联供型虚拟电厂运营成本最小的目标函数;构建不等式约束;构建等式约束;基于电‑热联供型虚拟电厂运营成本最小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实现寒冷地区电‑热联供型虚拟电厂优化调控。本发明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55757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92221.6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道路路基全域疏水-阻水复合三维土工膜,属于路面维护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路基水浸及冻胀的问题,所述复合三维土工膜由三层组成,上层为普通玻璃纤维网或疏松处置玻璃纤维网,中间层为高分子聚乙烯原生树脂防渗膜,下层为疏松处置玻璃纤维网。该复合膜铺设在路基内部时,可阻断地下水上升高度,减少冻胀参与的土体范围,可尽早排除路基内部毛细水,适当延伸复合膜可有效地结合到边缘排水系统中,这样路基填料的要求可适当降低,精选材料的使用数量减少。该复合膜铺设在垫层和路基之间时,可使得垫层作用更加突出,垫层排水仅针对上部渗水,同时复合膜的特殊设计可增大排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222909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110157280.3
申请日:2011-06-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一种用于计算电压稳定边界的混合连续潮流方法,本发明涉及用混合连续潮流计算电压稳定边界的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计算电压稳定边界的时间长的问题。本发明基于网络等值和阻抗匹配概念,提出一种具有解析性质且能有效用于描述系统电压稳定性的特征指标,并将这一指标用于连续潮流计算过程中的步长控制,有效改善连续潮流的计算速度。它将电压稳定边界的求解过程,分成两个阶段:在阶段1中,采用大步长,快速求出系统的近似电压稳定边界;在阶段2中,采用常规连续潮流,对电压稳定边界进行精确计算。在整个计算过程中,通过所提出的特征指标识别系统是否已经接近于极限运行状态,还能有效判别何时进行阶段1和阶段2的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02222909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157280.3
申请日:2011-06-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一种用于计算电压稳定边界的混合连续潮流方法,本发明涉及用混合连续潮流计算电压稳定边界的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计算电压稳定边界的时间长的问题。本发明基于网络等值和阻抗匹配概念,提出一种具有解析性质且能有效用于描述系统电压稳定性的特征指标,并将这一指标用于连续潮流计算过程中的步长控制,有效改善连续潮流的计算速度。它将电压稳定边界的求解过程,分成两个阶段:在阶段1中,采用大步长,快速求出系统的近似电压稳定边界;在阶段2中,采用常规连续潮流,对电压稳定边界进行精确计算。在整个计算过程中,通过所提出的特征指标识别系统是否已经接近于极限运行状态,还能有效判别何时进行阶段1和阶段2的更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