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尺寸冲压发动机内点火器的布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16396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001839.7

    申请日:2017-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K7/10 F05D2240/35 F05D2250/30

    Abstract: 一种大尺寸冲压发动机内点火器的布局方法,本发明一种大尺寸冲压发动机内点火器的布局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点火方法只能在贴近发动机壁面的点火,无法应用到大尺寸冲压发动机燃烧的问题。本发明方法为:点火器有效点火直径测试、针网布局:发动机燃烧室内设置有多个点火器,按照壅塞比小于15%设置点火器的位置;在发动机横截面上,相邻两个点火器的中心距为(0.7-1.3)D,且相邻的三个点火器呈正三角形布置。本发明提供的大尺度燃烧室中的点火器的布局方法,通过合理地设计点火器的位置,实现提大尺寸发动机内点火燃烧效率的提升,高效利用主流区进气。本发明应用于发动机领域。

    离子送风装置针网布局方法及离子送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33605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610180851.8

    申请日:2016-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子送风装置针网布局方法及离子送风装置。布局方法包括:步骤1、风速测试:调节单根放电针与金属网之间的距离,以使得金属网的风速中心点位置处的离子风风速最大,并测量放电针的针尖与金属网之间的距离值L;步骤2、投影半径测量:测量偏离风速中心点位置处的风速Vr,当Vr=aVmax时,测量风速测量点与风速中心点的距离为r;步骤3、针网布局:放电针的针尖与金属网之间的距离设置在(0.7‑1.3)L的范围内,相邻两根放电针的针尖之间的距离为(0.7‑1.3)r的范围内。实现提高离子送风装置的送风速度、送风量以及送风效率。实现提高送风速度、送风量以及送风效率。

    组合等离子体激励下的超声速燃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16317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31687.8

    申请日:2013-04-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6

    Abstract: 组合等离子体激励下的超声速燃烧方法,它涉及一种发动机燃烧室超声速燃烧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凹腔式燃烧方法中凹腔尺度大,流动损失大、超声速燃烧性能低的问题。方法:一、各个通孔的内表面均镀有陶瓷膜;二、第一通孔与燃油输出管连接,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分别与热平衡等离子发生装置连接,第三通孔和第五通孔分别与非热平衡等离子发生装置连接;三、燃油由第一通孔注入到燃烧室中;四、工作介质由热平衡等离子发生装置喷出,注入到发动机燃烧室的燃烧区并点燃此处燃油形成扩散火焰,实现点火;五、射流冷等离子体由非热平衡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喷出,经第三通孔和第五通孔注入到燃烧室的不同位置,来形成可靠的燃烧。本发明用于组织超声速燃烧。

    双压气机母管式微型燃气轮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1503975B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910071568.1

    申请日:2009-03-18

    Abstract: 双压气机母管式微型燃气轮机组,它涉及一种用于发电的燃气轮机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微型燃气轮机组无法在较宽的负荷变化范围内保持较高的运行效率。所述第一电动机(8)的输出轴通过第一叠片联轴器(6)与第一压气机(2)输入轴连接,第二电动机(9)的输出轴通过第二叠片联轴器(7)与第二压气机(3)输入轴连接,第一压气机(2)和第二压气机(3)的出口均与母管(1)的入口连接,母管(1)的出口与燃烧室(4)的入口连接,燃烧室(4)的出口与透平(5)的入口连接,透平(5)的输出轴与第三叠片联轴器(10)的一端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在较宽的负荷变化范围内保持较高的运行效率,改善了压气机的运行性能,提高了机组的整体的经济性。

    一种等离子体活性水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974231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10106042.2

    申请日:2023-0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活性水发生装置,涉及等离子体活性水领域,所述等离子体活性水发生装置包括:气水混合可调供应装置、反应净化腔室和等离子体发生电极组;反应净化腔室的内部设置至少一组等离子体发生电极组;等离子体发生电极组的两端固定在反应净化腔室的侧壁上;等离子体发生电极组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电压输出端和第二电压输出端;第二电压输出端的电压大于第一电压输出端的电压;气水混合可调供应装置用于向等离子体发生电极组喷洒不同气水流量不同气水比例的气水混合物;气水混合物经过等离子体发生电极组放电后,生成等离子体活性水。本发明能实现即时生产、即时使用且活性可调的等离子体活性水的制备。

    一种等离子体活性水制备装置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8177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06068.7

    申请日:2023-0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活性水制备装置,涉及等离子活性水制备领域,包括至少一根过水管道和多个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各过水管道均具有沿介质水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各进水口均用于不断通入介质水,各出水口均用于不断排出活性水;多个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用于沿介质水的流动方向分布,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均具有至少一个放电端,各放电端均能够伸入一个过水管道内,且各放电端位于过水管道内介质水的液面上方,各放电端均能够放电使过水管道内的介质水上方的气体电离形成等离子体。本发明提供等离子体活性水制备装置,能够提升等离子体活性水的制备效率。

    一种基于金属基颗粒的微波协同作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43249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111513993.9

    申请日:2021-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金属基颗粒的微波协同作用方法,包括:向封闭微波电磁空间加入金属基颗粒;所述金属基颗粒在微波的作用下产生诱导电场,继而导致背景电磁场的空间分布发生改变;基于所述金属基颗粒的稳态空间粒径尺寸分布,调节微波激励的频率。本发明可以降低微波能量的馈入阈值,突破空间中原有微波能量吸收上限。通过微波和金属基颗粒的协同作用,提高微波能量的吸收上限,并定向地将微波能量施加在对应尺寸金属基颗粒所在的区域,以实现在空间上的微波能量差异性吸收,使得区域内的微波能量吸收分布调节和吸收上限倍增。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