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变型岩爆自发性静动状态转换行为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1852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00504.0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变型岩爆自发性静动状态转换行为试验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制作若干岩爆体试样和围岩体试样;对部分所述岩爆体试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获得单轴抗压强度;获得带有预损伤的岩爆体试样;搭建岩爆‑围岩组合体试样;对岩爆‑围岩组合体施加静态位移加载,直至残余强度,获得围岩体和岩爆体的应力、位移、加速度、应变和过程照片数据;基于所述数据进行计算,获得应变能数据和动能数据,分析岩爆自发性及触发机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计实验试样,模拟岩爆动力灾变过程,研究岩爆的自发性静动状态转换行为,揭示岩爆触发机制,对现实有着重要意义。

    一种隧道用波形钢板和钢桁架组合衬砌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392505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1284922.1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用波形钢板和钢桁架组合衬砌结构,适用于采用钻爆法及类似工法施工的地下隧道工程,该组合衬砌结构包括波形钢板初衬以及固定在波形钢板衬砌内侧作为二衬的钢桁架,所述的波形钢板初衬由多片预制的波形钢板在环向和纵向分别通过纵向接头和环向接头进行拼装成型,所述的波形钢板在纵向接头和环向接头位置处分别设有钢板沟槽,并且通过在相邻波形钢板的钢板沟槽形成的空间内填充止水密封垫实现防水密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形式简单、精度高、刚度较大、单块质量轻、适用于隧道工程智能建造、自防水能力强、耐久性好等优点。

    一种跨尺度的裂隙岩体水力耦合可视化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5880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133042.9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尺度的裂隙岩体水力耦合可视化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试样:在试样的观测面喷涂或水转印不同尺度且耐受高水压的散斑;2)试样安装:将喷涂散斑后的试样安装到试验装置中;3)加载:进行水压和轴压的联动控制加载,直至试样破坏;4)试验过程记录:利用宏观尺度相机和细观尺度相机拍摄,并实时记录水压等实验数据;5)试样固定:水力耦合破坏的试样从试验装置中移出置于硅胶模具中;6)裂纹追踪:观察样品中的细观特征并进行裂纹追踪;7)图像处理:实现宏观和细观尺度协同拍摄照片在空间上的高精度匹配;8)结果分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同时进行宏观和细观监测、成像质量高、精度高等优点。

    一种预制内置轻质填充体混凝土管片及预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44677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0917994.6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内置轻质填充体混凝土管片及预制方法,应用于采用预制拼装法施工的地下工程,其特征在于,该管片包括管片骨架、设置在管片骨架内的轻质填充体以及分层浇筑混凝土成型的管片主体,所述的轻质填充体沿管片骨架延伸方向设置,并通过管片骨架上的挂钩进行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本发明具有减小管片自身重量,在不增大管片自重的情况下增大预制管片单片尺寸,提高管片施工的便利性,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节省原材料,节约工程造价,降低资源损耗,实现绿色施工,减小环境影响等优点。

    一种预制空腹混凝土管片及预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93897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17327.8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空腹混凝土管片及预制方法,应用于采用预制拼装法施工的地下工程,该管片包括管片骨架、设置在管片骨架内用以形成空腹结构的气囊以及分层浇筑混凝土成型的管片主体,所述的气囊沿管片骨架延伸方向设置,并通过管片骨架上的挂钩进行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本发明具有减小管片自身重量,在不增大管片自重的情况下增大预制混凝土管片单片尺寸,提高管片施工的便利性,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节省原材料,节约工程造价,降低资源损耗,实现绿色施工,减小环境影响等优点。

    一种隧道波纹钢双层初衬支护方法及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593890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759471.3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波纹钢双层初衬支护方法及结构,包括以下步骤:1)进行隧道掌子面前方超前预加固;2)根据围岩大变形情况设定预留变形量并确定隧道开挖断面;3)进行第一层波纹钢初期支护的拼装;4)进行波纹钢与围岩间空隙的壁后注浆填充,并采用锚杆钻机施工系统锚杆;5)现浇仰拱二衬和仰拱回填,并预留第二层波纹钢初衬拼装接头及二衬拼装接头;6)进行第二层波纹钢初期支护的拼装,并且完成第一层波纹钢初期支护与第二层波纹钢初期支护间空隙的注浆填充;7)进行二衬浇筑或二衬预制管片的拼装和壁后注浆;8)施工路面和两侧排水沟、电缆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全断面快速机械化、智能化建造、提高施工效率等优点。

    一种盾构隧道修复加固平台及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930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353616.X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隧道修复加固平台及加固方法,该平台包括沿盾构隧道纵向按设定间距布置且相互垂向柔性链接的多个子平台以及用以运输的平台底座,每个子平台包括设置在底部的操作平台以及与操作平台一体成型且并排设置结构相同的两个环形框架,每个环形框架均包括中空的框架主轴、连接平台底座和操作平台用以支撑的伸缩式支架以及沿环形框架周向布置的支撑结构,所述的操作平台上设有控制主机和液压总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功能强大、高效修复、便于功能扩展等优点。

    采用模拟灌注桩桩端后注浆的室内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49557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0349075.X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模拟灌注桩桩端后注浆的室内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压缩机、储浆罐和模型桩,在空气压缩机和储浆罐的连接管路上设置调压阀和压力表,储浆罐的顶部设有法兰顶盖,储浆罐的底部通过进浆管和注浆阀连接模型桩,所述模型桩插设在模型槽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用于模拟现场灌注桩桩端后注浆的注浆工艺,能够较好的反映桩端后注浆的实际工艺流程,实现对不同土层的大尺寸模型灌注桩的桩端进行后注浆,并能控制注浆压力和注浆量。采用本发明的试验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经过桩端后注浆的基桩的实际工作性状,有利于揭示桩端后注浆的注浆机制,为实际桩基工程的桩端后注浆的设计、施工等提供参考依据。

    类岩石材料力学特性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4648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860686.0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类岩石材料力学特性的测试方法,主要步骤为,先制作类岩石材料测试试样,对不同尺寸试样分别进行拉伸试验与剪切试验,得到包含完整破坏断面的试样,根据扫描电镜仪器规格分成若干扫描试样,对扫描试样进行电镜扫描,得到不同倍率下破坏断面的细观形貌图,作为破坏断面的拉应力和剪应力的标识点,再对任意荷载条件下相同材料试样电镜扫面,通过匹配破坏断面上标识点,得到相应受力条件下破坏断面的应力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试样制作过程中加入多壁碳纳米管材料,电镜扫描时可免除喷镀金属膜,避免对试样断面污染,使测试更加方便、准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