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流微曝气耦合主流电驱动的厌氧消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21692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574444.7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流微曝气耦合主流电驱动的厌氧消化系统,侧包括侧流微曝气反应器和主流MEC反应器;侧流微曝气反应器和主流MEC反应器通过泵连接;侧流微曝气反应器包括设于侧流微曝气反应器底部的曝气盘、ORP探头;侧流微曝气反应器还包括与曝气盘连接的曝气管,曝气管上设有阀门,阀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与ORP探头通信连接;主流MEC反应器包括上下间隔布置并由两根竖向布置的导线串联的生物阳极板和生物阴极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侧流微曝气耦合主流电驱动的厌氧消化系统降解效率高,有机物水解效率更高;处理效率高,污泥停留时间更短;在更高有机负荷率条件下具备更好的稳定性;能源回收率高,甲烷产量和含量更高。

    一种MEC-AnSBR污水处理自动控制一体化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354079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578264.5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EC‑AnSBR污水处理自动控制一体化设备,包括设于上方的水解‑产酸机构和下方的产甲烷机构,构成垂直式整体结构;水解‑产酸机构与所述产甲烷机构之间通过过水口连接,过水口上设有电磁阀,以此按照特定的时序将水解‑产酸后的污水传输到产甲烷相,同时通过污泥沉淀和过水口高度设计限制截留水解产酸相的填料和富集的水解‑产酸微生物;产甲烷机构中设有生物阴极板、生物阳极板、直流电源,以此构成的微生物电解池,实现对来自水解‑产酸机构的过水进行深度降解,并产生富甲烷气体。与现有的SBR反应器相比,本设备减少了曝气装置,大大提升了有机物的水解性能和甲烷转化效率,更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两相微生物电解池耦合厌氧SBR反应器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5407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77215.X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相微生物电解池耦合厌氧SBR反应器系统及其应用,其中反应器系统包括分隔式分布的水解酸化相和互养产甲烷相;水解酸化相完成进水的有机物水解酸化以及水解酸化微生物的沉淀截留;互养产甲烷相完成有机物产氢产乙酸过程和产甲烷过程,同时沉淀截留互养产甲烷微生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厌氧SBR为基础的两相厌氧消化系统,实现水解酸化微生物与互养产甲烷微生物的彻底分离,并分别在水解酸化相和互养产甲烷相提出相应的性能提升方法,针对性的在互养产甲烷相耦合微生物电解池;突破了传统厌氧消化微生物体系复杂、反应周期长、产甲烷效率低的瓶颈问题,可实现厌氧消化性能的大幅度提升,具备优良的应用前景。

    一种实现污泥分质分相资源回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23957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810123579.9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污泥分质分相资源回收的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两级高含固热水解+同步固液分离+液体高效产甲烷/固体干式厌氧发酵+土地利用”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实现污泥中可降解有机物与难降解有机物和无机物分质以及固液分相高效处理,富含高有机质热水解液采用两级UASB高效厌氧反应器进行厌氧消化,大大缩短停留时间,消化罐体积明显减小,显著提高有机质厌氧消化的转化效率;同时利用高温条件在不加药情况下实现热水解污泥高干脱水,泥饼脱水性能和品质均得到明显改善,显著降低污泥处理处置过程能耗物耗水平,最终脱水泥饼利用自身余热进行干式厌氧发酵以回收沼气能源并实现泥饼稳定化,出料进行土地利用。

    一种侧流微曝气耦合主流电驱动的厌氧消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77829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574469.7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流微曝气耦合主流电驱动的厌氧消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有机废弃物预处理后进入侧流反应系统,通过曝气装置打入曝气气体,反馈调控ORP,使有机废弃物在微氧或兼性厌氧条件下厌氧发酵,得到混合液与混合气;所得混合气进入收集装置或进入气体扰动系统,所得混合液经气体扰动系统预搅拌后得到预搅拌后的混合液,进入主流反应系统;主流反应系统通过功能极板布设与微电压引入,消除所得预搅拌后的混合液中残余自由基,并促进其消化产甲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厌氧消化方法通过侧流反应系统与主流反应系统的耦合设计,提高反应效率,可实现对有机固废更高效、更高稳定性、更高资源回收能力的处理处置。

    两相微生物电解池耦合厌氧SBR反应器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54078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0577215.X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相微生物电解池耦合厌氧SBR反应器系统及其应用,其中反应器系统包括分隔式分布的水解酸化相和互养产甲烷相;水解酸化相完成进水的有机物水解酸化以及水解酸化微生物的沉淀截留;互养产甲烷相完成有机物产氢产乙酸过程和产甲烷过程,同时沉淀截留互养产甲烷微生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厌氧SBR为基础的两相厌氧消化系统,实现水解酸化微生物与互养产甲烷微生物的彻底分离,并分别在水解酸化相和互养产甲烷相提出相应的性能提升方法,针对性的在互养产甲烷相耦合微生物电解池;突破了传统厌氧消化微生物体系复杂、反应周期长、产甲烷效率低的瓶颈问题,可实现厌氧消化性能的大幅度提升,具备优良的应用前景。

    一种污泥消化沼液的脱CO2脱氨专用装置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231331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811097211.6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消化沼液的脱CO2脱氨专用装置及工艺,包括脱CO2装置、脱氨装置和脱碳塔,且脱CO2装置和脱氨装置通过脱碳塔连接;将厌氧消化沼液经固液分离得到污泥消化沼液和沼渣,沼渣经热水解产生热水解释压气体,污泥消化沼液在脱CO2装置内脱除CO2,进入到脱氨装置脱除NH3;脱除后的CO2和NH3分别真空泵抽出后,进入脱碳塔内反应生成碳酸氢铵;上述专用装置和工艺对沼液中CO2和氨氮进行绿色无害化脱除,同时实现CO2和氨氮的资源化利用。

    一种实现污泥分质分相资源回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2395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123579.9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污泥分质分相资源回收的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两级高含固热水解+同步固液分离+液体高效产甲烷/固体干式厌氧发酵+土地利用”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实现污泥中可降解有机物与难降解有机物和无机物分质以及固液分相高效处理,富含高有机质热水解液采用两级UASB高效厌氧反应器进行厌氧消化,大大缩短停留时间,消化罐体积明显减小,显著提高有机质厌氧消化的转化效率;同时利用高温条件在不加药情况下实现热水解污泥高干脱水,泥饼脱水性能和品质均得到明显改善,显著降低污泥处理处置过程能耗物耗水平,最终脱水泥饼利用自身余热进行干式厌氧发酵以回收沼气能源并实现泥饼稳定化,出料进行土地利用。

    一种污泥资源分质分相梯级回收利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7445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946840.2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资源分质分相梯级回收利用的方法,调节污泥含固率至2~10%;用碱调节污泥pH后,进行热水解处理;然后经固液分离得到上部溶液1和固体污泥1;上部溶液1调质后作液态肥;固体污泥1溶解稀释,调节含固率至2~10%,用稀酸液调节pH,固液分离,得上部溶液2和固体污泥2;将上部溶液2置于含阳离子交换膜的双槽电解池中,分别收集阳极溶液和阴极沉淀,并回用;固体污泥2稀释、中和后,通过旋流分流除砂,将砂和有机质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pH调控+热水解+电解池+固液分离”,实现了污泥中有机质与无机质分离、金属和营养盐回收、液态复合肥制备,实现污泥处理处置过程的零废弃和产物高值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