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体的余辉测试装置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61146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428826.8

    申请日:2017-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T7/00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闪烁体的余辉测试装置。余辉测试装置包括射线发生器、转动体和余辉探测器,转动体用于设置于射线发生器和待测闪烁体之间且设置有用于使射线穿过的出射孔,转动体相对于射线发生器匀速转动以实现对待测闪烁体进行射线照射的通断控制,余辉探测器用于接收待测闪烁体的余辉。本发明的余辉测试装置通过控制转动体匀速转动以实现对待测闪烁体接收射线的通断控制,从而增加测试的稳定性。而且转动体匀速转动可使射线发生器发出的射线间隔穿过出射孔以间隔照射闪烁体,从而便于对闪烁体的余辉进行多次测试,提高余辉测试的准确性。

    辐射探测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5377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47731.1

    申请日:2016-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T1/2006 G01T1/2002 G01T1/2018 H01L27/144 G01T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辐射探测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辐射探测器组件包括一基体以及外封装层,其中所述基体包括闪烁体、光敏器件及内封装层:闪烁体两端分别具有入射面和出光面,所述入射面以及闪烁体的外周面上设有反射层;光敏器件包括光敏面及封装外壳,所述光敏面与所述出光面通过光学胶相耦合;内封装层粘结于所述反射层的外表面并密封包裹所述闪烁体与光学器件的耦合部位,外封装层化学沉积于基体外表面。本发明辐射探测器组件,延长了水分子扩散至光敏器件与出光面的耦合部位所需的路径长度,防止水分子造成的光学胶与器件分离的问题,提高了辐射探测器组件在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闪烁体灵敏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61147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428925.6

    申请日:2017-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T7/0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闪烁体灵敏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装置包括:射线源(11),在预设的有效辐射区(15)中提供射线(13);驱动机构(2),使待检测的多个闪烁体(3)依次进入所述有效辐射区(15);和图像采集系统(4),采集进入所述有效辐射区(15)的被测闪烁体(3)的闪烁发光图像,以便基于所述闪烁发光图像计算出被测闪烁体(3)的灵敏度。通过驱动机构使待检测的多个闪烁体依次进入射线源的有效辐射区,并通过图像采集系统采集进入有效辐射区的被测闪烁体的闪烁发光图像,基于闪烁发光图像就能够计算出被测闪烁体的灵敏度。在这个过程中,利用驱动机构可以实现多个闪烁体的自动依次测量,使得闪烁体的灵敏度测量更加快速有效。

    大面积X射线气体探测器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91851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534517.2

    申请日:2017-07-0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大面积X射线气体探测器,包括外壳、薄型的入射窗以及信号收集模块,外壳具有一内腔,所述外壳具有一射线入口,所述射线入口连通至所述内腔,且内腔内填充有工作气体,所述工作气体为对X射线敏感的非负电性气体,可以是惰性气体、多原子分子气体或它们的混合物;入射窗密封连接于所述射线入口,用于使X射线进入所述内腔;信号收集模块包括相互平行地设置于所述内腔内的阳极丝电极层以及阴极漂移电极层,所述阳极丝电极层具有阳极丝,所述阳极丝接入高压,所述阴极漂移电极层接地,所述阳极丝电极层收集所述工作气体在X射线的作用下产生的电子。

    测量闪烁体灵敏度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5403908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1018469.9

    申请日:2015-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T7/00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测量闪烁体灵敏度的方法、系统及设备,属于测量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多个闪烁体单元排成闪烁体阵列,每个闪烁体单元具有窗口;用射线源从入射面照射所述闪烁体阵列从而使闪烁光从所述多个闪烁体单元的窗口发出;用成像装置对发出闪烁光的所述闪烁体阵列进行拍照,得到灰度图像,所述灰度图像的各个灰度值对应闪烁光强度,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多个像素;根据所述多个闪烁体单元在所述灰度图像中的相应位置及所述相应位置处的灰度值的分别得到所述多个闪烁体单元的灵敏度。本公开采用相机批量测试多个闪烁体单元,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控制产品质量,且具备通用性。

    闪烁体灵敏度测量装置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817219U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721842782.9

    申请日:2017-12-2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闪烁体灵敏度测量装置,包括:射线源(11),在预设的有效辐射区(15)中提供射线(13);驱动机构(2),使待检测的多个闪烁体(3)依次进入所述有效辐射区(15);和图像采集系统(4),采集进入所述有效辐射区(15)的被测闪烁体(3)的闪烁发光图像,以便基于所述闪烁发光图像计算出被测闪烁体(3)的灵敏度。通过驱动机构使待检测的多个闪烁体依次进入射线源的有效辐射区,并通过图像采集系统采集进入有效辐射区的被测闪烁体的闪烁发光图像,基于闪烁发光图像就能够计算出被测闪烁体的灵敏度。在这个过程中,利用驱动机构可以实现多个闪烁体的自动依次测量,使得闪烁体的灵敏度测量更加快速有效。(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辐射探测器组件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364014U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621467397.6

    申请日:2016-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辐射探测器组件,其包括一基体以及外封装层,其中所述基体包括闪烁体、光敏器件及内封装层:闪烁体两端分别具有入射面和出光面,所述入射面以及闪烁体的外周面上设有反射层;光敏器件包括光敏面及封装外壳,所述光敏面与所述出光面通过光学胶相耦合;内封装层粘结于所述反射层的外表面并密封包裹所述闪烁体与光学器件的耦合部位,外封装层化学沉积于基体外表面。本实用新型辐射探测器组件,延长了水分子扩散至光敏器件与出光面的耦合部位所需的路径长度,防止水分子造成的光学胶与器件分离的问题,提高了辐射探测器组件在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测量闪烁体灵敏度的设备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507103U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21128273.0

    申请日:2015-12-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测量闪烁体灵敏度的设备,属于测量技术领域。该设备包括射线源、成像装置、密闭箱体,其中:所述射线源、所述成像装置设置在密闭箱体内,所述密闭箱体的内侧为黑色,且满足辐射防护的要求;所述密闭箱体还用于在其中设置多个闪烁体单元排成的闪烁体阵列,每个闪烁体单元具有窗口;所述射线源用于从入射面照射所述闪烁体阵列从而使闪烁光从所述多个闪烁体单元的窗口发出;所述成像装置用于对发出闪烁光的所述闪烁体阵列进行拍照以得到灰度图像,所述灰度图像的各个灰度值对应闪烁光强度,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多个像素。本公开采用相机批量测试多个闪烁体单元,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控制产品质量,且具备通用性。

    探测器组件和射线探测器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015485U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20693215.6

    申请日:2015-09-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探测器组件和射线探测器,涉及辐射成像领域。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探测器组件包括:多个转换层和信号引出结构;其中,转换层层叠排列,信号引出结构位于转换层的侧面,使得X射线入射穿过转换层时不经过信号引出结构。这样的探测器组件能够根据需要获取各个转换层的基本探测数据,在此基础上能够根据符合预定探测等级的转换层的基本探测数据获取预定探测等级的射线探测数据,从而实现根据探测的需要灵活探测不同能量等级的能量;另外,信号引出结构位于转换层的侧面,使得X射线入射穿过转换层时不经过信号引出结构,能够有效防止X射线经过转换层,提高了射线探测的灵敏度和信噪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