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灭刺激隐核虫的抗菌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079782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010573496.3

    申请日:2010-12-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杀灭刺激隐核虫的抗菌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抗菌肽,提供一种杀灭刺激隐核虫的抗菌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抗菌肽命名为抗菌肽Lyc-piscidin-His,采用固相化学法合成,所制备的抗菌肽Lyc-Piscidin-His具有两亲性α螺旋结构,含有丰富的碱性氨基酸,带较强的正电荷,在C-末端带有酰基化的甘氨酸。为增强其作为阳离子抗菌肽的特性,其C-末端加上了一个His氨基酸,使其具备更强的抗菌活性和抗虫特性,能够防治海洋鱼类刺激隐核虫病与细菌疾病,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

    一种氧化铝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01946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57670.2

    申请日:2013-02-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氧化铝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涉及纳米微球。氧化铝溶胶的配制:取铝盐为先驱体,加入溶剂,通过加热水解制备氧化铝溶胶;可纺丝溶液的配制:将氧化铝溶胶蒸发部分溶剂,依次加入溶剂和高聚物,得到可纺丝溶液;静电纺丝:将可纺丝溶液静电纺丝,得到先驱体微球;热处理:将先驱体微球热处理后,得到氧化铝纳米微球。静电纺丝方法工艺简单方便,得到的微球尺寸小。制得的氧化铝纳米微球在高温和过滤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球形氧化铝表面存在许多纳米微孔,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粒径分布在0.1~1μm。工艺简单、制备的氧化铝微球孔隙率大、比表面积高、耐高温性能好,是高温过滤行业的优良选材。

    一种用于原位细胞电化学和显微检测的微电极阵列电解池

    公开(公告)号:CN102636530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079982.9

    申请日:2012-03-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林昌健 张帆 陈勇

    Abstract: 一种用于原位细胞电化学和显微检测的微电极阵列电解池,涉及一种静态和流动的电解池。设有钛微电极阵列芯片、细胞培养槽和外接线路;所述钛微电极阵列芯片自下至上设有基底、钛膜层和绝缘保护层,所述钛微电极阵列上设有连接导线;所述外接线路设有集成电路板的插槽端口、金属夹子和导线,所述钛微电极阵列芯片两侧直接插入插槽端口中,所述钛微电极阵列的各个微电极分别与插槽端口和导线导通。制作简单,加工成本低,便于市场推广。钛微电极阵列芯片和小型细胞培养槽可极大程度地减少细胞、培养液和其它实验试剂的用量,降低实验成本。

    大学英语演讲多模态自动评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8754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111447603.2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大学英语演讲多模态自动评分方法、介质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历史演讲数据;提取文本特征、音频特征和视频特征,并进行模型的训练,以得到语言使用评分子模型、言语表达评分子模型和非语言评分子模型;根据三个子模型的输出和综合评分生成第四数据集;进行模型的训练,以得到多模态融合学习模型;获取待评分演讲视频,并提取对应的文本特征、音频特征和视频特征,以及通过三个子模型输出对应的单项评分;将单项评分输入到多模态融合学习模型,以通过多模态融合学习模型输出待评分演讲视频对应的最终评分结果;能够对英语演讲进行多模态评分,提高评分准确性、评分效率;同时,降低英语演讲评分所需成本。

    一种基于风/光-碳耦合的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8538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66188.2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风/光‑碳耦合的储能系统。该系统包括:风电场与风电转换器相连接,光伏电站与光伏转换器相连接;风电转换器以及光伏转换器均与碳化学反应装置相连接;风电场以及光伏电站产生的不稳定电能分别经过风电转换器以及光伏转换器,输送至碳化学反应装置中,将不稳定电能与碳化学反应装置中的碳物质进行耦合,发生强吸热化学反应;碳化学反应装置用于将不稳定电能作为强吸热化学反应所需热量以及物料升温所需物理焓的驱动,将不稳定电能封装至CO气体的化学能中,存储CO气体;当用电高峰时,将CO气体作为燃料,提供电能。本发明能够将风、光电以高效率转化为其他能量形式并储存在载体中以供需要时高效重新释放。

    一种柔性多晶碳化硅微纳米纤维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20966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79019.X

    申请日:2013-07-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余煜玺 陈勇

    Abstract: 一种柔性多晶碳化硅微纳米纤维毡的制备方法,涉及碳化硅纤维毡。提供柔性好、耐1600℃以上高温不粉化、纤维直径在1.5μm左右,比强度比模量大、易于裁剪加工、制备方法可控、工艺简单,适宜可连续大规模制备的一种柔性多晶碳化硅微纳米纤维毡的制备方法。1)将含异质元素聚碳硅烷溶于预先备好的纺丝溶剂中,得到先驱体纺丝溶液;2)采用静电纺丝机将步骤1)所配制的先驱体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先驱体纤维毡;3)将步骤2)所得到的先驱体纤维毡干燥后,随即进行氧化交联,保温后,在惰性气氛中进行热解和煅烧后,即得柔性多晶碳化硅微纳米纤维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