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玻璃微探针的平面微纳沉积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9728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1669023.2

    申请日:2022-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玻璃微探针的平面微纳沉积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沉积平面的基点坐标;获取待沉积模型的二维沉积路径并离散;获取沉积平面的平面方程,将二维沉积路径代入平面方程得到三维沉积路径;将探针移动至第一个沉积点进行沉积;驱动Z轴压电陶瓷将探针移动至下一个沉积点的Z轴坐标向上跳跃间距d1处;驱动X、Y轴压电陶瓷将探针移动至下一个沉积点的上方;驱动Z轴压电陶瓷,将探针向下移动至该沉积点的Z轴坐标向上跳跃间距d2处进行沉积;依次对其余的沉积点进行微跳跃沉积,直至沉积结束。本发明通过改变Z轴坐标的向上跳跃间距,在保持微液桥连接不断裂的状态下进行沉积,具有沉积结构均匀、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

    一种基于地磁特征的车流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133106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0998811.0

    申请日:2020-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磁特征的车流量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检测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的采样频率,采集地磁传感器在Z轴方向上的磁场强度信息;磁场强度信息包括采样点数量以及各采样点对应的磁场强度值,地磁传感器安装于路面内;根据采样点数量和磁场强度值生成磁场强度波形;利用双窗口法对磁场强度波形进行实时特征提取,得到车辆特征波形;对车辆特征波形进行累计,得到车辆累计数;根据车辆累计数和采样频率,计算出车流量。本发明利用双窗口法对生成的波形进行特征提取,在较低计算复杂度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对交通车辆的实时、精准检测,车流量检测准确率可达95%以上,有利于提高智能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一种预防混凝土路面发光标识处开裂的埋设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54778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10145952.8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混凝土路面发光标识处开裂的埋设结构及方法,台阶状槽内嵌于路面内,发光标识均匀设于预制混凝土构件上表面,定型板型式构件一侧孔洞内设有PVC套管,另一侧孔洞内设有钢筋,预制混凝土构件上表面中部设有排水槽,条形凹槽等间距的设于接缝上方,条形凹槽两端设有钻孔,马蹄筋的中部与条形凹槽相适配,马蹄筋的两端设于钻孔内,第二等边角钢设于预制混凝土构件上表面,第二等边角钢沿排水槽对称分布,第一等边角钢垂直设于第二等边角钢两侧,发光标识设于第一等边角钢与第二等边角钢之间,沥青层设于路面上方。本发明可以提高埋设发光标识处混凝土面层的抗反射裂缝性能,减小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宽度以及裂缝的扩展。

    一种建筑用3D打印机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30714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700996.2

    申请日:2020-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用3D打印机,包括机架、X向移动机构、Y向移动机构、Z向移动机构、送料机构以及打印平台;机架为龙门框架结构,且机架的底部设有底座,打印平台位于底座的上方;X向移动机构包括并排设置的X向主导轨和X向副导轨,X向主导轨与X向副导轨的端部之间通过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板与Y向移动机构滑动连接,Y向移动机构与Z向移动机构滑动连接;送料机构包括料斗,料斗位于X向主导轨与X向副导轨之间,料斗的侧面设有送料管。本发明采用龙门框架结构作为机架,送料机构通过移动机构实现X、Y、Z三方向上的移动送料,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实现连续打印操作,提高现场的打印效率。

    一种用于潮汐车道的智能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91329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456079.4

    申请日:2020-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潮汐车道的智能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移动护栏组、基站组以及中央处理单元;移动护栏组设置于道路的第一车道分界线上,且移动护栏组包括隔离护栏,隔离护栏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移动机器人,移动机器人上设置有移动控制单元和UWB标签;中央处理单元与至少一个UWB基站通信连接,用于接收位置信息,并根据位置信息生成行走指令;移动控制单元用于接收行走指令,并根据行走指令将移动机器人从第一车道分界线移动至第二车道分界线。本发明采用基站标定UWB标签位置信息的方式实现移动机器人的实时定位,进而通过移动机器人驱动移动护栏组形成潮汐车道,无需破坏路面即可形成潮汐车道,有效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一种景观感应砖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9126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69477.7

    申请日:2020-06-20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景观感应砖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包括下层混凝土板、钢板、螺母、固定螺栓、金属支撑座、塑料网、扎带、钢筋条、上层混凝土板、透光树脂块以及排水沟槽,下层混凝土板下方之间设有排水沟槽,下层混凝土板中部之间设有钢筋条,钢筋条横放设于排水沟槽内,金属支撑座通过固定螺柱设于下层混凝土上方,塑料网设于金属支撑座下方,钢板等间距的设于排水沟槽正上方,上层混凝土板设于金属支撑座的外圈,透光树脂块设于金属支撑座内。本发明景观感应地砖的悬空设计方案在面对复杂的铺设情况时,能够降低管路不断变化所带来的施工难度,即能够保证铺设的灵活性,便于安装和维护及补救,结构简单,且价格低廉。

    一种多人脸识别及跟踪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76246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111467.1

    申请日:2018-0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人脸识别及跟踪系统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过采集模块分别实时采集斑马线区域的图像和信号灯的状态,若检测到信号灯为红灯,则进行步骤2;步骤2、通过处理模块对图像进行处理并检测图像中的人脸情况,若检测到人脸则进行步骤3;步骤3、通过处理模块对违规行人进行跟踪,根据跟踪结果判断该行人是否继续穿行道路,若是则提取至少三张该行人的过程图和人脸图像进行显示。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可对视频中出现的多个行人进行检测、跟踪和抓拍等。用于行人闯红灯场景时,能够对违规行人进行有效的多人脸抓拍并进行多种形式的提示警告,并且通过多人脸跟踪和轨迹校验技术降低误差,提高识别效率。

    一种潮汐车道隔离护栏用运载机器人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10483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110478892.6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潮汐车道隔离护栏用运载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隔离护栏上定位标签在UWB坐标系内的初始位姿信息和目标位姿信息;确定运载机器人的平移基准轨迹;确定运载机器人在平移基准轨迹两侧的偏差允许区间;驱动运载机器人从平移基准轨迹的起始点向终止点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获取运载机器人的当前位姿信息;判断当前位姿信息是否位于偏差允许区间内;若是,则控制运载机器人继续处于移动状态;若否,则控制运载机器人先沿与隔离护栏偏移方向相反的方向原地旋转,再移动进入偏差允许区间内。本发明利用UWB技术对运载机器人进行精确定位,同时通过偏差允许区间纠正移动轨迹,能够保证隔离护栏在潮汐式车道变更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一种改善发光地砖周围路面开裂的埋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54779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010145960.2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发光地砖周围路面开裂的埋设方法,路面槽内嵌于路面上方,发光地砖设于路面槽上方,路面槽在斑马线与行车道之间开挖,基底混凝土层设于路面槽内部上方,角钢通过角钢螺栓设于角钢安装槽内,钢筋设于基底混凝土层上方一侧,排水槽设于基底混凝土层上方中部,锚固板与异型钢垂直设于角钢上方,伸缩缝橡胶条设于锚固板与异型钢之间,锚固筋与钢筋焊接连接,底板设于异型钢的底部,隔板两端通过安装槽橡胶条设于隔板安装槽内,发光地砖设于地砖支承板上方,第二层混凝土层设于基底混凝土层上方,沥青面层设于第二层混凝土层上方。本发明可解决已有路面发光装置铸铁盒底部积水问题,解决路面的伸缩效应,减少刹车启动对路面的损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