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1487331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088486.1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环境样品如室内灰尘、污泥、降尘、食品、沉积物、土壤和生物样品中微量尼龙6和尼龙66的定量检测方法。先将环境样品中尼龙6和尼龙66在酸性水相加压环境中解聚,再分离回收其单体氨基己酸和己二酸,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检测反应前后单体质量浓度,再通过公式回溯计算出样品中尼龙6和尼龙66的原始质量浓度。此方法可普遍应用于如室内灰尘、污泥、降尘、食品、沉积物、土壤和生物样品,应用广泛;能够定量检测到将环境样品中微量(最低可至0.1mg/kg)的尼龙6和尼龙66;在硫酸加热处理前无需任何特殊处理;使用加压、高温和40%硫酸液相的反应条件能够大大的减少反应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4772127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510134112.0
申请日:2015-03-2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30 , B01J20/28 , C02F1/28 , D06M15/356 , D06M11/65 , D06M13/144 , C08F226/06 , C08F222/14 , G01N1/04 , G01N1/10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碳纤维布表面分子印迹被动采样膜的制备方法,首先对碳纤维布表面的上浆剂进行了去除,然后对其表面进行硅烷化,最后采用热引发的方式实现了分子印迹物在碳纤维布表面的有效负载,该产物可以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被动的采集。表面分子印迹物具有构造的预定性,特殊的识别性,可根据监测污染物种类的不同制备相应的分子印迹物,从而提高被动采样器的选择性,有效降低传统被动采样器面临的环境基质干扰问题。本采样膜以机械强度较大并且质量较轻的碳纤布作为载体,使得该采样膜可以直接暴露于水体中,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目标污染物在被动富集过程中的传质均匀性,从而提升被动采样装置的精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001371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160471.9
申请日:2014-04-1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8F220/56 , C08F222/14 , C08J9/26 , B01J20/26 , B01J20/30 , C02F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MIT)合成对水体环境中全氟辛酸(PFOA)具有选择性的新型吸附材料的方法。分别以丙烯酰胺(Acrylamide,AAM)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EDMA)为交联剂,模板/单体/交联剂的最佳反应配比为1∶6∶25,利用沉淀聚合方法合成了对PFOA具有高度吸附选择性能的新型吸附剂,可有效去除水溶液中的PFOA,去除率可达到90%,并对于PFOA去除具有较好选择性,重复使用5次后吸附效率仍能达到74.9~93.5%。本发明合成的PFOA-MIPs具有良好的选择吸附性和可再生性,可用于各类水体环境中PFOA的吸附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04729878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744778.9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固定化离子液体——硅胶负载的十二烷基咪唑作为接收相,用于水体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监测的新型被动采样装置及相关技术。装置使用聚醚砜膜片包裹固定化离子液体颗粒,并用有机玻璃环状法兰盘和硅胶垫片固定膜片。此装置可悬挂于水中,对水中溶解态痕量有机污染物进行被动采集。在采样结束后,对采样器进行清洗和冷冻干燥处理,之后将固定化离子液体接收相移出,在固相萃取装置上用含弱碱的甲醇分次提取,提取液浓缩后进行仪器分析。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采样装置能有效采集水溶液中的有机污染物,以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磺酸为例,两种物质在采样器接收相内的浓度在一定周期内随时间线性增加,接收相内浓度比水环境浓度高3~4个数量级。
-
公开(公告)号:CN11353364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92839.3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G01N33/00 , G01N27/626 ,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皮肤模型及其暴露污染物吸附的研究方法。使用硅胶(mSiO2·nH2O)气球模拟人体皮肤表皮,使用三油酸甘油酯来模拟皮脂层的不同皮肤类型(干性、中性和油性)。首先确定研究的人体皮肤面积,换算后确定气球半径,随后确定所需要研究的皮肤类型,主要包括常见的三种皮肤类型,即干性、中性和油性,将三油酸甘油酯涂抹到硅胶气球表面后,再使用皮肤性质测试仪对真实皮肤和模拟皮肤进行测试,并可通过进一步调整三油酸甘油酯剂量使模拟皮肤的肤质趋近所选真实皮肤的肤质;根据具体研究内容确定暴露研究的细节,包括采样地点、高度、时间等,开始采样,采样结束后,取下气球,运输回实验室,开始前处理。此方法通过模拟人体皮肤进行采样检测,可在排除皮肤吸收、排除汗液的影响等前提下,定量评估人体皮肤污染物的暴露吸附。
-
公开(公告)号:CN113340679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16517.3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有效收集空气中纳米塑料的采样装置及方法;其中采样装置由蠕动泵、玻璃转子流量计、孟氏气体洗瓶组、混合洗气液体和微孔纯钛曝气头五个部分组成;采样时由蠕动泵的软管一端采集环境中气体,另一端接入玻璃转子流量计,通过流量计校正采样流速为0‑1000mL/min,采集的空气沿软管进入孟氏气体洗瓶组被混合洗气液体连续吸收,致使最后一组洗气液体无纳米塑料检出。样品收集后借助碱助热解聚‑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实现对空气中纳米塑料的定量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300553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62833.5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D01D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纳米级塑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先将塑料粉末常温下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均一稳定的纺丝液,用玻璃注射器吸取,固定到静电纺丝装置中,调节相应参数制备纳米级塑料颗粒。此方法适用于可溶于相应有机溶剂的塑料,有机溶剂优选体积比为9∶1的三氟乙酸二氯甲烷溶液,塑料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此方法得到的塑料颗粒粒径为纳米级,几乎不含珠丝状结构的纤维;不含表面活性剂等其他化学物质,通过超声处理也能得到分散性较强的微球悬浊液,用于毒理学实验可取得积极效果;制备时间相比于沉淀法较短;方法无需氮气保护加热系统,装置相比化学合成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6268712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510318940.X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B01J20/282 , B01J20/30 , B01D15/08 , G01N1/34 , G01N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具有复杂基质的水环境样品中微量污染物的基于表面分子印迹技术的固相微萃取碳棒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方法。首先优选了碳纤维棒材料作为分子印迹材料的有效载体,并对其使用尺寸进行了优化选择,然后结合碳棒材料的特性开发了碳棒表面分子印迹物的合成方法,通过该方法得到的产物可以用于环境中复杂基质样品的固相微萃取。该装置所选用的碳纤维棒材料具有机械强度大以及尺寸可选的特点,同时与之结合的分子印迹技术在样品前处理应用过程中具有较高选择性和有效抑制基质干扰的优点。两者的有效结合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的固相微萃取装置采样头容易损坏,价格昂贵以及在对于复杂基质样品进行处理时基质干扰严重等问题,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微萃取过程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772127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34112.0
申请日:2015-03-2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30 , B01J20/28 , C02F1/28 , D06M15/356 , D06M11/65 , D06M13/144 , C08F226/06 , C08F222/14 , G01N1/04 , G01N1/10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碳纤维布表面分子印迹被动采样膜的制备方法,首先对碳纤维布表面的上浆剂进行了去除,然后对其表面进行硅烷化,最后采用热引发的方式实现了分子印迹物在碳纤维布表面的有效负载,该产物可以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被动的采集。表面分子印迹物具有构造的预定性,特殊的识别性,可根据监测污染物种类的不同制备相应的分子印迹物,从而提高被动采样器的选择性,有效降低传统被动采样器面临的环境基质干扰问题。本采样膜以机械强度较大并且质量较轻的碳纤布作为载体,使得该采样膜可以直接暴露于水体中,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目标污染物在被动富集过程中的传质均匀性,从而提升被动采样装置的精密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