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6780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252975.2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12N11/089 , C12N9/20 , C12N9/02 , C12N9/04 , C12N9/08 , C12N9/26 , C12N9/42 , C12P7/22 , C12P41/00 , C12P7/6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生物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具体涉及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配体交换,用于固定化酶,构建新型复合催化体系,从而得到一类高效稳定的非均相催化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生物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将MOFs载体颗粒浸泡在具有可引发及调控其配体解离及交换浓度的酶的溶液一定时间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通过配体交换对酶进行固定化,即可获得酶@MOFs型固定化酶制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生物复合材料的用途,其可以保持酶分子的催化活性,可作为一种非均相催化剂高效应用于多种反应的催化,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和循环利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2651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156163.8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A61K31/787 , C08G16/02 , A61P13/12 , A61P3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化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及其在蛋白结合型肠源性毒素去除方面的应用技术,创造性地通过孔径填充理论,调节孔径大小设计开发共价有机框架作为新型去除蛋白结合型肠源性毒素的材料。本发明是由有机单体通过非溶剂热法‑固相合成碳碳双键共价连接而形成的具有结晶性的多孔框架材料。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特定有机单体加入到反应容器中,以苯甲酸酐作为催化剂反应获得。采用此方法得到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在含酶的模拟胃液与肠液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且细胞毒性测试结果显示生物相容性较好,这些特性有利于其在体内蛋白结合型肠源性毒素去除的应用。该类共价有机框架主要通过吸附硫酸吲哚酚(IS)前体吲哚来降低血清有害化合物水平,并且对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8567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479054.6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 , 南开大学
IPC: C01B32/33 , B01J20/20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1B32/348 , C01B32/36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的方法,以及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该方法包括步骤:预氧化步骤:将煤液化沥青和/或煤液化沥青焦和氧化剂混合并在空气氛围下煅烧,得到预氧化沥青;煅烧步骤:预氧化沥青和碱混合后在惰性氛围下,在600℃下煅烧,然后再升温至700~900℃进行煅烧;洗涤步骤:加入蒸馏水,收集固体,加入蒸馏水和稀盐酸,搅拌后过滤,洗涤直至滤液呈现中性;氧化改性步骤:强氧化剂与炭化材料混合反应达到氧化改性的目的,洗涤改性材料多次直至滤液呈现中性。本发明使用的原料为低价值的煤化工尾料,产物的重金属离子移除率为99%,提高了煤化工产品的附加值,并且为重金属废水的资源化回收提供新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32076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010128515.5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8G83/00 , C12N11/089 , C12N11/14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传统酶制剂可能存在的稳定性差、酶促反应效率低、适用性局限等问题,创造性地设计开发多孔框架材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作为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新型酶制剂载体,通过吸附、包埋、交联等手段高效负载生物催化剂(如蛋白、酶、多肽等),从而制备高效耐用的酶制剂。用此技术制备的各类酶制剂均有很好的催化效果,具有高稳定性和耐用性。此技术大大提高了酶制剂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3590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236756.0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分离乙烷/乙烯气体的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以及其应用方面。创造性地选用2‑溴‑4,5‑二氰基咪唑或2‑甲基‑4,5‑二氰基咪唑作为配体,一价铜离子为金属离子合成了两种新型乙烷/乙烯气体分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该两种新型金属‑有机框架可以大规模制备,并且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结构上具有规则的一维超微孔道,有效地实现了乙烷/乙烯混合气体的分离,可以直接获得高纯度(大于99.99%)的乙烯气体。并且通过循环实验证明,两种材料均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7355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1650887.5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8G16/02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乙烯基共价有机框架泡沫、聚酰亚胺类、亚胺类、腙类或酮‑烯醇类共价有机框架(COFs)的新合成方法。该方法属于绿色合成策略:在非溶剂条件下,将含甲基的单体和醛基单体在酸酐类或羧酸类化合物的参与下,发生缩合反应制备乙烯基COFs;将多头酸酐或多头羧酸单体和氨基单体在酸酐类或羧酸类化合物的参与下,发生缩合反应制备酰胺类COFs;将醛基单体和氨基单体在酸酐类、咪唑类或羧酸类化合物的参与下,发生缩合反应制备亚胺类COFs。采用该类方法得到的COFs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规则可调的孔道结构和较高的结晶性。该合成方法有效的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和反应过程导致高压的危险,适合大规模制备COFs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454459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0128526.3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化的共价有机框架的合成及其在光解水产氢方面的应用技术,创造性地模拟自然界中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结构和反应机理设计开发共价有机框架材料作为新型捕光材料。本发明是由有机单体通过席夫碱缩合反应而形成的亚氨键共价连接形成的具有结晶性的的材料。采用此方法得到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规整的、孔径可调的孔道结构,有利于催化过程中反应物及产物的传质。该类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对可见光下催化水分解产氢具有高稳定性和耐用性,产氢速率最高可达11.6mmol/g/h。
-
公开(公告)号:CN109569026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1811588586.2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B01D15/38
Abstract: 本发明制备了多孔框架材料为基质的色谱固定相并用于手性分离研究。针对传统手性色谱柱固定相的载体材料可能存在的稳定性差、手性拆分剂负载率低、手性拆分剂易流失、适用性局限等问题,创造性地设计开发多孔框架材料(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等)作为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新型载体材料,通过共价、吸附、包埋、交联等手段高效负载手性拆分剂(如蛋白、酶、大环类抗生素等),从而制备高效耐用的各类手性固定相,作为用于色谱法手性分离(如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色谱等)的新型高性能色谱柱填料。用此技术制备的各类手性固定相有很好的分离效率,具有高稳定性和耐用性,成功应用于手性氨基酸及手性药物等各种手性物质的高效分离。此技术大大提高了手性色谱柱分离的适用范围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454411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19679.6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类多孔有机聚合物基底膜的制备及其在臭氧可视化监测中的应用。该类多孔有机聚合物基底膜主要包括作为载体的基底和负载于基底上的多孔有机聚合物。该类多孔有机聚合物的特点是含有氮元素基团,由该类的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制备的基底膜能够与空气中的臭氧发生反应,使材料本身的颜色发生迅速改变。具有可视化程度高、检测限低、环境适应性良好等优点。并且这类基底膜在经过碱液的浸泡或者熏蒸后能够将颜色恢复,依然保持原来材料的结晶性,从而可以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454410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72101.X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响应性共价有机框架膜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用途,创造性的以聚乙二醇(PEG)交联的二聚体为构筑单元,通过室温界面聚合的方式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均匀的、无缺陷的、自支撑的共价有机框架膜材料。该策略通过二聚体构筑单元的引入,可作为一条柔性的链把COFs结构编织在一起形成致密的膜材料,显著提高膜的柔韧性和机械强度。另外,通过在结构中引入光敏基团的策略,使膜可以在紫外光照射下发生构型改变(异构化),PEG的存在可以起到“弹簧”的作用,帮助稳定Z异构体同时提高了COFs体积改变的可逆性。同时,由于PEG在蒸汽中具有不均匀膨胀的特性,所述COF膜同时具有蒸汽响应性能,该COF膜为构筑多重刺激响应性智能材料提供了新的合成策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