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67489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210770637.3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5D1/49 , G05D1/46 , G05D101/10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依靠空气舵起控不同攻角的安全边界快速确定方法,包括:基于飞行器的纵向控制能力,考虑气动、质心偏差获得纵向配平舵偏,依据纵向物理舵偏范围,确定飞行器纵向可用攻角范围[α1min,α1max];基于飞行器的横侧向控制能力,考虑气动、质心偏差,获得横向控制闭环稳定性参数LCDP,确定飞行器横侧向可用攻角范围[α2min,α2max];将上述纵向可用攻角范围[α1min,α1max]和横侧向可用攻角范围[α2min,α2max],求取交集,确定飞行器可用攻角范围[αmin,αmax]。
-
公开(公告)号:CN11516748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70637.3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依靠空气舵起控不同攻角的安全边界快速确定方法,包括:基于飞行器的纵向控制能力,考虑气动、质心偏差获得纵向配平舵偏,依据纵向物理舵偏范围,确定飞行器纵向可用攻角范围[α1min,α1max];基于飞行器的横侧向控制能力,考虑气动、质心偏差,获得横向控制闭环稳定性参数LCDP,确定飞行器横侧向可用攻角范围[α2min,α2max];将上述纵向可用攻角范围[α1min,α1max]和横侧向可用攻角范围[α2min,α2max],求取交集,确定飞行器可用攻角范围[αmin,αmax]。
-
公开(公告)号:CN11509772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164344.0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曹晶莹 , 张宁宁 , 肖文 , 唐毛 , 谢佳 , 杨明 , 刘明 , 杨丁 , 胡东飞 , 葛亚杰 , 张敏刚 , 王兰松 , 高兴 , 秦小丽 , 陈默 , 余卓阳 , 赵良 , 孙精华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主感知与智能机动飞行试验的自适应弹道设计方法,属于武器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雷达感知装置/光学感知装置的安装位置,确定各探测距离及探测角度的求解模型,明确探测器坐标系定义,通过分析试验飞行器搭载的感知装置与地面雷达/目标火箭的时空关系,确定探测距离及探测角度的求解模型;飞行试验按照先雷达感知试验、后光学感知机动试验的顺序开展,将试验飞行器弹道分为两段:雷达感知飞行段和光学感知机动飞行段;根据飞行试验目的,设计试验飞行器的飞行程序及程序角,在总射程的约束条件下,通过优化求解得到试验飞行器的弹道程序角剖面参数。实现了一发飞行试验同时满足对地面雷达及目标火箭的探测需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091036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110336578.0
申请日:2011-10-31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L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杆臂效应的修正方法,依次包括:1)使用M个过载传感器,每个过载传感器都包含三个敏感头,分别敏感轴向、法向和侧向过载;M≥3;2)用惯组测量角速度数据;3)用过载传感器测量轴向、法向和侧向过载;4)获得系数矩阵A和右端向量b;5)获得变换矩阵Q;6)获得中间矩阵B和变化后的系数矩阵A2;A2=AQ;B2=A2TA2;7)获得解向量X;8)获得消除杆臂效应后质心处轴向、法向和侧向过载值X(1)、X(2)和X(3);X(1)、X(2)、X(3)为X中第一、第二、第三个元素。本发明利用多个现有设备的测量数据可以较好地消除杆臂效应对过载传感器测量结果的影响,使得过载传感器的测量结果更为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307656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0854592.8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星敏感器测角精度补偿方法,包括:确定星敏感器测角误差的产生机理,根据所述的机理建立高动态星敏感器测角精度误差模型;所述星敏感器测角误差的产生机理是由于星点能量中心与时间中心不匹配;在飞行任务中采用惯导测量数据解算载体角动态信息;通过上述求解的载体角动态信息结合建立的高动态星敏感器测角精度误差模型,在线计算出动态引起的星敏感器测角误差;利用上述计算的动态引起的星敏感器测角误差对星敏感器输出的姿态角进行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509772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210164344.0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曹晶莹 , 张宁宁 , 肖文 , 唐毛 , 谢佳 , 杨明 , 刘明 , 杨丁 , 胡东飞 , 葛亚杰 , 张敏刚 , 王兰松 , 高兴 , 秦小丽 , 陈默 , 余卓阳 , 赵良 , 孙精华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主感知与智能机动飞行试验的自适应弹道设计方法,属于武器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雷达感知装置/光学感知装置的安装位置,确定各探测距离及探测角度的求解模型,明确探测器坐标系定义,通过分析试验飞行器搭载的感知装置与地面雷达/目标火箭的时空关系,确定探测距离及探测角度的求解模型;飞行试验按照先雷达感知试验、后光学感知机动试验的顺序开展,将试验飞行器弹道分为两段:雷达感知飞行段和光学感知机动飞行段;根据飞行试验目的,设计试验飞行器的飞行程序及程序角,在总射程的约束条件下,通过优化求解得到试验飞行器的弹道程序角剖面参数。实现了一发飞行试验同时满足对地面雷达及目标火箭的探测需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1775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40012.5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张敏刚 , 王永海 , 徐春铃 , 付秋军 , 巩英辉 , 姜智超 , 杨丁 , 刘辉 , 孙精华 , 杨缙 , 曹轶 , 王锦涛 , 冯建林 , 闫颖鑫 , 陈志刚 , 刘明 , 刘建辉 , 杨明 , 张宁宁
IPC: G06F30/20 , G06N3/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公开的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火箭助推段弹道优化方法,根据所述火箭助推段的运动参数建立所述火箭助推段弹道三自由度运动模型;根据所述火箭助推段三自由度运动模型构建所述火箭助推段飞行程序角模型;基于所述火箭助推段飞行程序角模型建立所述火箭助推段弹道优化模型;基于粒子群算法和所述火箭预设初值计算得到所述火箭助推段弹道优化模型的最优解。能有效解决固体运载火箭弹道优化设计问题,末助推级液体推进剂消耗减少11.1%,收敛速度快,配置参数少,易于工程实现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853873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710083870.3
申请日:2017-02-16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张鹏宇 , 陈芳 , 王颖 , 程璞 , 肖振 , 王毓栋 , 闵昌万 , 陈敏 , 刘秀明 , 谢佳 , 杨明 , 吴小华 , 陈安宏 , 黄兴李 , 葛亚杰 , 杨凌霄 , 朱广生 , 阎君
IPC: B64F5/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系统辨识激励信号切入和改出策略设计方法,属于飞行试验设计领域。在进入激励信号判决窗口后,利用切入滑动窗口、改出滑动窗口设计和均值滤波方法,实时判断切入或改出时机,相较于传统的事先装订方式,本发明既能够保证在合适的飞行时机进行切入激励信号,又保证在飞行过程中发现风险时及时改出激励信号,最终保证飞行器安全和飞行试验的成功。
-
公开(公告)号:CN113375634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484593.3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气模型和飞行器法向过载组合的高度测量方法,使用飞行器惯性导航系统测量获得的攻角信息、法向过载信息,基于飞行器法向气动力模型准确性高、且攻角受风影响小和海拔高度与大气密度相关这一本质规律,采用数学方法,利用模型和测量到的速度、法向过载信息,获得飞行器的海拔高度。通过无迹卡尔曼滤波技术对数据进行融合,获得精确的飞行器组合导航海拔高度。相对雷达高度表的方法,能够节省几百万元的成本,节省数十公斤的重量,节约飞行器上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85387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710083870.3
申请日:2017-02-16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张鹏宇 , 陈芳 , 王颖 , 程璞 , 肖振 , 王毓栋 , 闵昌万 , 陈敏 , 刘秀明 , 谢佳 , 杨明 , 吴小华 , 陈安宏 , 黄兴李 , 葛亚杰 , 杨凌霄 , 朱广生 , 阎君
IPC: B64F5/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系统辨识激励信号切入和改出策略设计方法,属于飞行试验设计领域。在进入激励信号判决窗口后,利用切入滑动窗口、改出滑动窗口设计和均值滤波方法,实时判断切入或改出时机,相较于传统的事先装订方式,本发明既能够保证在合适的飞行时机进行切入激励信号,又保证在飞行过程中发现风险时及时改出激励信号,最终保证飞行器安全和飞行试验的成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