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uNPs的比率型比色核酸适配体传感器检测微囊藻毒素MC-LR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5996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372756.5

    申请日:2021-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uNPs的比率型比色核酸适配体传感器检测微囊藻毒素MC‑LR的方法,属于微囊藻毒素检测领域。通过单链适配体的碱基与AuNPs表面的负电荷发生静电作用而直接附着在AuNPs的表面,形成AuNPs/适配体,当MC‑LR存在时,适配体与MC‑LR特异性结合而失去对AuNPs的保护作用,AuNPs进行聚集生长,利用增敏剂NH3OH·HCl和HAuCl4对AuNPs的还原作用,诱导AuNPs的颜色变化,实现MC‑LR的高灵敏检测。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用时短、灵敏方便,不需要依赖大型的设备仪器,对检测环境和时间要求不严格,能够特异性检测MC‑LR,不受其他毒素和离子的干扰。

    一种利用定向拆分的内切半乳聚糖酶生产阿拉伯半乳低聚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86237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58899.1

    申请日:2021-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定向拆分的内切半乳聚糖酶生产阿拉伯半乳低聚糖的方法,先采用超滤技术对微生物生产的天然半乳聚糖酶液进行组分拆分,获得截留分子量为10‑100kDa的内切半乳聚糖酶;以阿拉伯半乳聚糖为底物,采用获得的内切半乳聚糖酶进行酶解,制备获得阿拉伯半乳低聚糖。本方法采用超滤技术定向拆分天然半乳聚糖酶系中的外切半乳聚糖酶以后,由于水解体系中的外切半乳聚糖酶活力大幅度降低,提高制备阿拉伯半乳低聚糖的选择性,因而进一步提高阿拉伯半乳聚糖降解成低聚糖的得率和产物中低聚糖的含量,降低了产物中单糖的含量,为微生物产天然半乳聚糖酶制备阿拉伯半乳低聚糖工艺提供了一个高效、低成本的新途径。

    一株高效产紫杉醇内生真菌棘孢曲霉Tax-6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058118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611213369.6

    申请日:2016-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高效产紫杉醇真菌棘孢曲霉Tax‑6及其应用,该高效产紫杉醇真菌分类命名为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inus)Tax‑6,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6614,保藏日期为2016年11月3日,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本发明通过液体发酵工艺培养Tax‑6而后在发酵液中提取紫杉醇,最高的含量达到334.92µg/L并且培养时间仅需7天。本发明利用红豆杉树皮的内生真菌发酵产紫杉醇,不仅低成本制得了高效抗癌药物紫杉醇,而且保护了红豆杉这一珍稀物种。

    一种用于水土流失原位监测的小型泥沙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0083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30692.9

    申请日:2024-06-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土流失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水土流失原位监测的小型泥沙收集装置,包括若干收集桶,相邻两个收集桶之间通过导流组件连通,收集桶的顶端设置有集流组件,集流组件的进水口与外界连通,集流组件的出水口与收集桶的进水口连通,收集桶内设置有泥沙拦截组件和测量组件,导流组件位于泥沙拦截组件远离集流组件的一侧,通过本发明的应用,将提高水土流失径流泥沙的监测效率,同时降低从事水土流失径流与泥沙监测工作的专业人员的技术难度和劳动强度,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工作效率。此外,本发明还有助于减少占地面积,实现更为紧凑和高效的监测布局。

    一种基于轻量化神经网络的火焰检测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1208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30525.1

    申请日:2023-11-16

    Inventor: 王婷 陈义鑫

    Abstract: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轻量化神经网络模型的火焰检测算法,属于人工智能领域。本检测算法包括如下步骤:S1、数据集包含各类火灾图像;S2、将数据集送入GS‑YOLOv5s模型进行训练;S3、将待检测图像输入到训练好的模型中进行火焰目标检测。本发明将两个GSConv串联之后再和标准卷积进行并联形成GS bottleneck模块,将多个GS bottleneck模块通过分流的形式应用于跨阶段局部网络形成GS‑C2模块,并用GS‑C2模块替换原有YOLOv5s模型中的C3模块,能够有效实现模型轻量化;同时在跨阶段局部网络模块中使用GSConv的瓶颈结构,在保证轻量化的同时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梯度信息;最后通过添加目标检测模块LSK,对火灾场景中不同大小目标尤其是小目标的上下文建模,提高了小目标检测的准确率。

    一种特异性检测环丙沙星的裂开型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430204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0563581.X

    申请日:2021-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性检测环丙沙星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属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检测领域。本发明的提供的包括两段核酸序列,其中一段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另一段核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一段在5′端修饰FAM后在缓冲液中对环丙沙星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核酸适配体与环丙沙星结合的特异性强,受其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干扰小,最低检测限低至5nM,还具有对检测环境和时间要求不严格、操作简单及检测快速的优点。

    一种特异性检测环丙沙星的裂开型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430204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563581.X

    申请日:2021-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性检测环丙沙星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属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检测领域。本发明的提供的包括两段核酸序列,其中一段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另一段核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一段在5′端修饰FAM后在缓冲液中对环丙沙星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核酸适配体与环丙沙星结合的特异性强,受其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干扰小,最低检测限低至5nM,还具有对检测环境和时间要求不严格、操作简单及检测快速的优点。

    一株高效产紫杉醇内生真菌棘孢曲霉Tax‑6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05811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11213369.6

    申请日:2016-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高效产紫杉醇真菌棘孢曲霉Tax‑6及其应用,该高效产紫杉醇真菌分类命名为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inus)Tax‑6,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6614,保藏日期为2016年11月3日,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本发明通过液体发酵工艺培养Tax‑6而后在发酵液中提取紫杉醇,最高的含量达到334.92 µg/L并且培养时间仅需7天。本发明利用红豆杉树皮的内生真菌发酵产紫杉醇,不仅低成本制得了高效抗癌药物紫杉醇,而且保护了红豆杉这一珍稀物种。

    一种黑色素肿瘤图像分割方法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2386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53244.3

    申请日:2023-07-12

    Inventor: 王少军 王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色素肿瘤图像分割方法,属于医学人工智能领域。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黑色素肿瘤图像分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图像数据并对图像进行预处理;S2、通过编码模块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S3、通过门结构控制各阶段特征信息的贡献度,将深层特征与浅层特征融合;S4、将门结构的输出与解码模块的输出按通道拼接,进行上采样得到多通道特征图;S5、送入分割头,输出二值黑白分割图。本发明使用特征融合门结构对编码模块输出的特征信息进行筛选融合,避免了简单特征融合产生特征信息冗余,采用结构上自下而上,由深到浅的融合顺序,既可以保证有效信息的相互补偿,又能减小计算复杂度,具有语义丰富特征融合高效的优点。

    基于FRET核酸适配体传感器高灵敏检测环丙沙星CIP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91490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392440.0

    申请日:2022-04-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RET核酸适配体传感器高灵敏检测环丙沙星CIP的方法,属于生物化学技术领域。该核酸适配体传感器中包括TAMRA‑适配体与FAM‑cDNA,其中,TAMRA‑适配体是在环丙沙星核酸适配体的3′端修饰有猝灭基团TAMRA;FAM‑cDNA是在环丙沙星核酸适配体的互补链cDNA的5′端修饰有荧光基团FAM;本发明为了避免荧光基团FAM被环丙沙星猝灭,将猝灭基团TAMRA和荧光基团FAM分别标记在核酸适配体和cDNA,基于TAMRA和FAM之间的FRET效应,能够有效检测目标物CIP;且本方法的荧光恢复值是常规标记方法的近4.5倍;检测限低于0.01μM,灵敏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