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唐古特白刺NtCIPK11基因及其表达蛋白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791506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911178738.6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唐古特白刺NtCIPK11基因及其表达蛋白和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唐古特白刺CIPK11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表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根据唐古特白刺的耐盐和抗旱等抗逆特性,利用唐古特白刺的叶片组织,在已有的部分转录组数据的基础上,同源克隆了唐古特白刺抗逆相关的CIPK基因全长,依据拟南芥中的同源基因而命名为NtCIPK11。通过纯合NtCIPK11基因拟南芥植株的耐盐和抗旱分析,证明了唐古特白刺NtCIPK11基因转化植物具备耐盐性和抗旱性,为植物抗逆基因库增加了资源。

    一种杂交鹅掌楸LhAP2L基因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1803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106603.5

    申请日:2020-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鹅掌楸LhAP2L基因及其应用,属于植物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克隆获得杂交鹅掌楸LhAP2L基因,观察转LhAP2L基因烟草的表型发现:LhAP2L基因的表达使花瓣数目增多,花柱头分裂数由2变3;花器官变异后所结果实比野生型体积小,数量少,并出现干瘪;测得30株转基因阳性植株株高平均值为127.1cm,而野生型平均株高为118.2cm。观察转LhAP2L基因拟南芥,发现花器官的花萼和雌蕊相比野生型增大。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杂交鹅掌楸LhAP2L基因具有促进营养生长,抑制生殖生长及改变花器官发育形态的作用,可用于花卉培育和促进植物营养生长抑制生殖生长的应用中。

    一种基于浅层液体培养的麝香百合遗传转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81194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711172159.1

    申请日:2017-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浅层液体培养的麝香百合遗传转化方法,包括预培养、菌株活化、农杆菌侵染与共培养、脱菌与筛选培养、分化与抗性苗的获得、体视荧光显微镜观察检测等步骤;本发明以愈伤组织发生能力较强以及愈伤增殖速度较快的麝香百合‘雷山’试管鳞茎的鳞片为实验材料,采取植物细胞薄层切片法,以浅层液体培养为基础,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麝香百合遗传转化的研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转入麝香百合,获得再生植株后采用正置体视式荧光显微镜观测,为百合的基因工程研究提供基础。

    一种鹅掌楸纤维素合酶基因LcCESA1及其表达蛋白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739738B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711258288.2

    申请日:2017-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鹅掌楸纤维素合酶基因LcCESA1及其表达蛋白和应用,LcCESA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表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研究对象,将克隆得到的中国鹅掌楸纤维素合酶基因LcCESA1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至拟南芥中,通过筛选与培育,最终获得T3代纯合转基因植株;通过观察野生型拟南芥与转基因拟南芥的显微结构,发现转基因拟南芥的茎段维管束组织细胞细胞壁和叶片组织细胞细胞壁的厚度,均与野生型拟南芥存在差异,可见LcCESA1基因对拟南芥茎段维管束组织细胞细胞壁和叶片组织细胞细胞壁均有影响,可促进纤维素的积累,将具有广泛的应用。

    一种鹅掌楸基因组的SNP标记的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5400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43378.4

    申请日:2018-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鹅掌楸基因组的SNP标记的筛选方法,以北美鹅掌楸‘NK’和鹅掌楸‘LS’杂交获得的F1代个体为材料,以测序得到的鹅掌楸参考基因组为基础,运用Primer5.0软件设计PCR扩增引物并检验引物的扩增效率和特异性,从中挑选27个候选SNP位点进行引物设计,经过PCR扩增后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筛选结果,并通过种源材料验证,最终获得鹅掌楸基因组的SNP标记。本发明从鹅掌楸基因组数据库中挑选了27个SNP位点进行了引物合成,经过PCR扩增检测后送出测序,结果显示,所有的位点都为真实的SNP位点,说明SNP位点质量可靠,所用标准较好,得到的高质量SNP标记可用于遗传连锁图谱等后续工作。

    一种基于浅层液体培养的麝香百合遗传转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81194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172159.1

    申请日:2017-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浅层液体培养的麝香百合遗传转化方法,包括预培养、菌株活化、农杆菌侵染与共培养、脱菌与筛选培养、分化与抗性苗的获得、体视荧光显微镜观察检测等步骤;本发明以愈伤组织发生能力较强以及愈伤增殖速度较快的麝香百合‘雷山’试管鳞茎的鳞片为实验材料,采取植物细胞薄层切片法,以浅层液体培养为基础,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麝香百合遗传转化的研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转入麝香百合,获得再生植株后采用正置体视式荧光显微镜观测,为百合的基因工程研究提供基础。

    一种杂交鹅掌楸PIN1基因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219783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85439.7

    申请日:2015-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鹅掌楸PIN1基因及其应用,PIN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在建立成熟的杂交鹅掌楸体胚发生体系的基础上,同源克隆生长素运输蛋白基因PIN1全长,通过基因克隆表达分析,证明了杂交鹅掌楸PIN1基因在杂交鹅掌楸中具有广泛的表达。通过对其功能分析发现,过表达PIN1基因抑制植株增高,节间距缩短,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可为开展杂交鹅掌楸分子育种提供更好的方法。

    一种柳杉无性系离体生根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21864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473166.5

    申请日:2014-0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柳杉无性系离体生根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组织培养材料进行消毒和定瓶;2)将组织培养材料接入继代增殖培养基进行继代增殖培养,诱导分化出不定芽,然后将不定芽转入MS培养基上进行伸长培养;其中,继代增殖培养基配方为DCR+1.0mg/L 6-BA+0.05mg/L NAA+3%蔗糖;3)当不定芽伸长到2~3cm时,转入诱导生根培养基培养,得生根试管苗;诱导生根培养基以1/2DCR+0.05~0.2mg/L IBA+0.05~0.2mg/L NAA+蔗糖2%;4)移栽生根试管苗。该方法以萌条为组织培养材料,通过继代增殖培养进行不定芽诱导;当不定芽伸长到2~3cm时,以1/2DCR为基本培养基,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根诱导,通过本方法生根率平均为84%,最高可达93.3%,平均每株苗的生根数目达到5.7条,移栽成活率达平均86%以上。

    一种柳杉无性系离体生根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21864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73166.5

    申请日:2014-0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柳杉无性系离体生根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组织培养材料进行消毒和定瓶;2)将组织培养材料接入继代增殖培养基进行继代增殖培养,诱导分化出不定芽,然后将不定芽转入MS培养基上进行伸长培养;其中,继代增殖培养基配方为DCR+1.0mg/L6-BA+0.05mg/LNAA+3%蔗糖;3)当不定芽伸长到2~3cm时,转入诱导生根培养基培养,得生根试管苗;诱导生根培养基以1/2DCR+0.05~0.2mg/LIBA+0.05~0.2mg/LNAA+蔗糖2%;4)移栽生根试管苗。该方法以萌条为组织培养材料,通过继代增殖培养进行不定芽诱导;当不定芽伸长到2~3cm时,以1/2DCR为基本培养基,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根诱导,通过本方法生根率平均为84%,最高可达93.3%,平均每株苗的生根数目达到5.7条,移栽成活率达平均86%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