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机械化学法合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06661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310557436.6

    申请日:2013-1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机械化学法合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以氧化石墨及相对廉价的微米级金属粉体为原料,按照一定的质量比进行配料,通过湿法球磨得到浆料,将浆料自然干燥并经过较短时间的中低温焙烧后,即可制得负极材料。该法不仅工艺简单,符合环境要求,可应用于工业生产,而且可制得纳米级颗粒,金属氧化物负载量高,材料性能好,适合做电池负极材料。

    一种双催化活性的锂空气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06389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52162.6

    申请日:2013-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催化活性(氧化还原反应催化性ORR、析氧反应催化性OER)的锂空气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催化剂通过苯胺原位聚合氮掺杂石墨烯与双金属氧化物复合制备。锂空气电池阴极催化剂的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活性主要影响锂空气电池放电反应的反应电位及容量,而催化析氧反应的活性影响锂空气电池放电产物分解程度从而决定了锂空气电池的循环性能。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应用于锂空气电池中,双活性共同作用提高了锂空气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放电平台增高(放电过电势降低),容量增加,循环性能提高。

    一种高温CO2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71397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17357.6

    申请日:2013-0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C10/10 Y02P20/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CO2分离膜的制备方法。该分离膜由陶瓷相与碳酸盐相组成。其中陶瓷相的材料是具有良好氧离子导电能力的固体氧化物材料,碳酸盐相的材料采用碳酸钾,碳酸锂,碳酸钠等碳酸盐的一种或多种。通过浸渍的方法将碳酸盐相浸入陶瓷相中去,操作温度为400~900°C,浸渍时间为20~40min。本发明的工艺简单,且不需要昂贵的实验仪器。分离膜的工作温度为400~900°C,并且同时具有很高的CO2渗透通量以及CO2选择性。

    一种阳极负载功能涂层的以甲烷为主燃料的高温燃料电池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0595952C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10124397.X

    申请日:2008-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阳极负载功能涂层的以甲烷为主燃料的高温燃料电池系统。在电池的阳极外表面负载一层催化涂层,以甲烷为主燃料时,根据甲烷的部分氧化及内重整反应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增加阳极的抗积碳性能;其中所述的催化涂层的催化剂为NiO-Al2O3,RuO2-Al2O3或RuO2-CeO2中的一种,或者是在NiO-Al2O3中添加了La2O3和/或Li2O。该系统将甲烷部分氧化,重整反应优良催化剂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结合,从而改善以甲烷为燃料的燃料电池的性能。本发明明显提高燃料电池的功率密度,操作稳定性和阳极抗积炭性能,适合用于便携式燃料电池设备。同时尾气可以回收,尽可能的消除对环境的影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0530797C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810024885.3

    申请日:2008-0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工艺。包括质子交还膜的预处理,催化剂浆料的制备,膜电极的喷涂三部分。本发明所提供的工艺改进了现有技术在制备过程中质子交换膜溶胀、变皱,催化剂用量过高,制备过程复杂等问题。所制备的质子交换树脂具有较好的弹性与粘结性,有利于提高催化层与质子交换膜的黏结,提高催化剂的利用率。

    一种燃料主体为固态炭基化合物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304098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810123923.0

    申请日:2008-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主体为固态炭基化合物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该系统将固态炭基化合物与固体催化剂结合,以电池电化学反应产物二氧化碳将固态炭基化合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燃料电池操作温度下转化为气态一氧化碳,为电池提供直接燃料。燃料重整反应与燃料电池可以采用一体式或分体式设计。本发明可以将日益减少的煤矿资源得以高效的利用,并明显提高燃料电池的功率密度,操作稳定性和简化电池系统,适合用于便携式燃料电池设备。同时尾气可以回收,尽可能的消除对环境的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