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颗粒状和薄片状荧光标记微塑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60585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545637.2

    申请日:2017-07-0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B9/04 B29B7/88 B29B13/10 B29C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备颗粒状和薄片状荧光标记微塑料的方法,将塑料与染料混合,通过密炼工艺将塑料进行荧光标记、压片、粉碎、分散后过滤筛分分别得到不同粒径范围内的颗粒状和薄片状的荧光标记微塑料。通过本发明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到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不同形状的荧光微塑料,便于定性、定量分析不同形状的微塑料在环境介质中和生物体内的分布和富集规律,并可广泛用于各类微塑料的生态环境风险研究。

    一种剩余污泥电渗透深度脱水性能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00364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710058167.7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剩余污泥电渗透深度脱水性能评价方法,属于污水处理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采集生物污泥样品并测定电渗透脱水前污泥样品的初始含水率IMC、挥发性固体VSS、电导率EC、pH值、zeta电位和胞外聚合物含量EPS,通过Group Lasso模型筛选出影响电渗透深度脱水性能的关键指标EC、Z和EPS,建立基于关键指标的回归方程,通过回归方程计算电渗透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和脱水率。本发明将剩余污泥性质与电渗透深度脱水性能之间的复杂关系量化,获得较好的预测结果,与模拟装置电渗透脱水后污泥的FMC和DR测定值符合度高,从而大大减少了试验工作量,为进一步的污泥改性提供基础数据。

    一种快速评价污废水处理用有机填料生物亲和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68819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127046.X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评价污废水处理用有机填料生物亲和性的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步骤为:一、制备填料基质芯片;二、制备测试用水样;三、将填料基质芯片置于石英晶体微天平中,通入测试用水样,检测填料基质芯片在不同倍频条件下的频率数据;四、采用Sauerbrey模型拟合得到填料基质芯片表面吸附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比较填料基质芯片表面最大吸附层质量拟合值,判定不同测试用水样条件下有机填料的生物亲和性高低。本发明采用对界面变化敏感的石英晶体微天平监测污水或废水中溶解性污染物在不同有机填料基质表面的微观沉积,快速判定填料的生物亲和性,样品用量少,稳定性好,易于量化。

    生物膜深度处理饮用水源苯并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81154B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810155656.5

    申请日:2008-10-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生物膜深度处理饮用水源苯并芘方法,融合白腐真菌、土著细菌YZ、酿酒酵母三个亲株真核原核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基因在同一个细胞内的重组整合,构建获得基因工程菌,登记号为CGMCC No.0783;用所述特效菌生物膜反应器深度处理饮用水源苯并芘的方法是:基因工程菌剂引入装有活性炭载体的柱状反应器中,闷曝溶解氧(DO)≥2mg/L,驯化挂膜5天,基因工程菌在活性炭载体上形成生物膜。之后将饮用水源水引入反应器中,调试处理BaP的工艺参数:曝气溶解氧≥2mg/L,pH值6.8-8.0,温度30±2℃,48小时内负荷比增加至20m3/m2/h,菌体浓度达2-10g/L,去除化学耗氧量(COD)>10%为挂膜成功的结束标志,之后进入处理运行阶段,稳定运行处理阶段的反冲洗强度为0.02m3/(m2·s)。

    一种基于BRET的磷酸盐生物传感器、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65403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210541471.8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张宴 余杰 任洪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RET的磷酸盐生物传感器、构建方法及其应用,该生物传感器为由对磷酸盐特异性响应的铜绿假单胞菌磷酸盐结合蛋白Pa PBP、纳米荧光素酶NanoLuc和黄色荧光蛋白VenusΔC10融合得到的融合蛋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其中,铜绿假单胞菌磷酸盐结合蛋白Pa PBP与纳米荧光素酶NanoLuc及黄色荧光蛋白VenusΔC10均通过柔性肽接头连接,铜绿假单胞菌磷酸盐结合蛋白Pa PBP,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构建的生物传感器对磷酸盐具备极强的选择性,通过耦合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能够将磷酸盐浓度信号转换为比率荧光信号输出,实现对磷酸盐的快速、灵敏和高通量检测,该生物传感器适用于对自来水、地表水和城市污水等不同环境水体中磷酸盐检测。

    一种从生物组织中提取可降解微塑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9062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111236977.X

    申请日:2021-10-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张宴 于文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生物组织中提取可降解微塑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1)将生物组织经洗涤后剪碎并破碎,待用;(2)取适量破碎后的生物组织加入含有胃蛋白酶的盐酸溶液,经第一次振荡后加入H2O2,经第二次振荡后用PTFE亲水型滤膜进行真空抽滤;(3)将上述PTFE亲水型滤膜浸入NaI溶液中进行超声处理后用NaI溶液冲洗,将溶液静置,上层溶液经真空抽滤,得到截留物;(4)对截留物进行拉曼光谱鉴定与统计。本发明的方法可保证在对塑料影响最小的前提下,方便快捷地从生物组织中提取可降解微塑料,便于精准分析生物体内可降解微塑料的种类和丰度,为进一步研究可降解塑料在生物体内的富集和迁移转化规律以及健康风险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一种分析微塑料携带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在生物体内富集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79986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710307713.6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析微塑料携带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在生物体内富集含量的方法,属于环境健康风险评价领域。其步骤为:选取不同的微塑料与不同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结合;检测微塑料上吸附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的含量;分离出微塑料;选取模式动物进行灌胃实验;解剖模式动物采集肝脏,肾脏和小肠等主要器官;冷冻干燥组织;取一定质量的冻干组织,采用有机溶液进行萃取;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进入组织的有机污染物含量。通过本方法可以准确定量微塑料上吸附的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含量以及微塑料上吸附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进入生物体组织器官中的含量。

    一种测定污水厂二级出水中低浓度蛋白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97182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561753.X

    申请日:2014-10-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污水厂二级出水中低浓度蛋白质的方法,属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领域。它包括制备试剂、建立数学模型、预处理样品、测定蛋白质浓度等步骤,基于Lowry法和改良Lowry法,采用Minitab响应面法分析蛋白质含量,克服了真实污水中蛋白测定低准确性和低精度的问题,降低了二级出水中腐殖酸、碳水化合物和Ca2+、Mg2+等离子的干扰。本发明具有准确度高、简单易操作等优点,适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厂二级出水低浓度蛋白质的测定,且能同时测定出二级出水腐殖酸的浓度,适用范围广。

    定量分析微塑料在哺乳动物体内富集和分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5566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45344.3

    申请日:2016-01-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 G01N2021/6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量分析微塑料在哺乳动物体内富集和分布的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基于荧光标记技术来定量分析微塑料在哺乳动物体内富集和分布规律的方法,属于环境健康风险评价领域。其步骤为:合成具有荧光标记的微塑料;选取模式动物进行灌胃实验;解剖模式动物采集肝脏,肾脏和小肠组织等主要器官;冷冻干燥组织;取一定质量的冻干组织,采取湿发消解;配置不同浓度梯度的荧光微塑料悬浊溶液,根据荧光光谱仪测定的荧光值得到标准曲线;分别测定各个组织样品消解液的荧光值,依据标准曲线得到单位组织样品中微塑料含量;最终确定进入组织的微塑料含量。通过本方法可以准确定量微塑料在哺乳动物组织器官中的富集和分布。

    一种定量分析微塑料在水生生物体内富集分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51748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030237.3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86 G01N2021/6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定量分析微塑料在水生生物体内富集分布的方法,是一种基于荧光示踪技术的水生生物体内微塑料定量检测方法,属于环境污染物检测领域。其步骤为:选择受试荧光微塑料和模式水生生物进行染毒实验;采集目标组织样品;硝酸消解组织,得到的消解液定容;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荧光微塑料悬浊溶液,根据荧光光谱仪测定的荧光值得到标准曲线;测定样品溶液的荧光值,基于标准曲线得到相应组织样品中微塑料含量。本发明技术方案能有效对摄入水生生物体内的微塑料进行准确定量,达到检测微塑料在生物体内的富集和分布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