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4702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812784.1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荆芥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DNA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其通过基因组扫描技术从土荆芥基因组DNA中分离微卫星分子标记,根据每一个微卫星分子标记位点两端的侧翼序列设计该分子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对来自不同种群的土荆芥个体进行PCR扩增并检测扩增结果的稳定性和多态性,获得了12个有效的微卫星分子标记。本发明开发出有效的多态性土荆芥分子标记,建立了制备土荆芥微卫星分子标记的方法,并且可利用这些分子标记进行土荆芥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关系以及适应性进化的研究等。
-
公开(公告)号:CN103074379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10429187.8
申请日:2012-11-0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09 , Y02W30/4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领域,涉及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植物材料的产后处置和利用技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是将铜污染土壤修复植物材料进行厌氧发酵,可以获得清洁的生物能源,同时发酵后的沼液、沼渣可以作为肥料施加于缺铜地区(如盐碱地)的土壤,改善植物的生长。沼液还可用于浸种、叶面肥、饲料添加剂等使用。技术可以转让给污染修复公司。发酵后的沼渣、沼液可以作为产品销售。
-
公开(公告)号:CN100367844C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510040265.5
申请日:2005-05-2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G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螯合诱导修复效率的方法,属于一种增加诱导性植物修复过程中植物地上部提取重金属的效率,减少螯合剂施用量的技术,专用于植物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领域。首先将螯合剂(或螯合剂盐类)溶液加热,然后直接浇灌于植物周围。使用本发明的效果在于通过热螯合剂处理伤害植物根系,破坏植物根系的正常结构,同时使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螯合剂复合物大量地进入植物根系,并被转运到植株地上部,提高植物提取重金属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701655A
公开(公告)日:2005-11-30
申请号:CN200510040265.5
申请日:2005-05-2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G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螯合诱导修复效率的方法,属于一种增加诱导性植物修复过程中植物地上部提取重金属的效率,减少螯合剂施用量的技术,专用于植物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领域。首先将螯合剂(或螯合剂盐类)溶液加热,然后直接浇灌于植物周围。使用本发明的效果在于通过热螯合剂处理伤害植物根系,破坏植物根系的正常结构,同时使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螯合剂复合物大量地进入植物根系,并被转运到植株地上部,提高植物提取重金属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4392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28318.8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材料联合微生物修复试剂促进超积累植物生长及强化萃取土壤重金属的修复方法,首先将纳米材料与原位污染土壤混合孵育,在种植植物的同时在其根际接种植物促生细菌,通过常规的培养,纳米材料能够延长微生物修复试剂作用时间,并利用促生菌的促生特性促进植物生长,强化超积累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积累,形成植物‑微生物‑纳米材料三者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缩短植物修复周期,提高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38181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164900.5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 南京农业大学
IPC: B09C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利用汞污染土壤的方法,该方法合理安全利用汞污染土壤,同时该方法能够实现汞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具体为:在长江流域汞污染农田,采用冬季种植油菜、夏季种植黄花月见草、或油葵、或大豆、或花生等油料作物的轮种方式,利用不同作物对汞元素富集的差异性,以及汞在可食用部位积累的差异性,保证农作物可食用部分的汞含量处于安全范围;同时,利用所选作物的非食用部位(高生物量)对汞的积累作用,对土壤中的汞起到移除修复的效果。目的是在边利用边修复汞污染土壤的同时保证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增加汞污染土壤的利用和修复效率、缓解我国耕地资源紧张、粮食和食物安全形势严峻的境况,并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
-
公开(公告)号:CN11023589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810184414.2
申请日:2018-03-0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小麦籽粒针对性强的,可高效阻隔小麦籽粒重金属镉吸收、转运的阻隔剂,其有效成分为EDTA-2Na。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叶面阻隔剂的使用方法,在小麦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喷施于镉污染的小麦叶片上,可高效、显著的阻隔小麦籽粒重金属镉吸收、转运,施用次数和施用量少,无毒副作用,不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对人体安全无毒,并能够有效抑制小麦籽粒对重金属镉吸收、转运,减少小麦籽粒中镉的积累。本发明还提供了叶面阻隔剂的对重金属Cd的阻隔机制研究方法,和EDTA-2Na的新应用,为小麦籽粒的镉污染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8265017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155094.8
申请日:2018-02-2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超积累植物生长及强化萃取土壤重金属的生物修复试剂及修复方法,首先在原位污染土壤中种植超积累植物,并在植物根际接种植物促生细菌,通过常规培养,浇水、保湿,利用植物促生菌的促生特性促进植物生长并强化植物高效萃取污染土壤重金属,充分发挥植物和微生物修复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可以起到改善单一植物修复中修复效率较低、植株生物量小、修复周期较长等缺点,从而提高植物修复效率,达到彻底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475384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717164.X
申请日:2017-08-2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27 , G06F19/12 , C12Q2535/138 , C12Q2521/301 , C12Q2525/1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修复技术,具体为一种锰/镉吸收高效分子生态型美洲商陆的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野外采集我国多个污染地区和非污染地区美洲商陆种群的叶片、种子和附近的土壤;检测多个地区美洲商陆种群附近土壤的锰/镉含量,分别选取高锰污染、高镉污染、非污染地区的美洲商陆种群;对选取的美洲商陆种群叶片进行AFLP分子标记检测,分析其遗传结构;选取发生不同遗传分化的美洲商陆种群室内繁殖幼苗,将幼苗进行锰、镉和正常Hoagland溶液培养50天,以美洲商陆株高、鲜重及叶片锰/镉含量为指标筛选出锰/镉吸收高效生态型美洲商陆。本发明将锰/镉吸收高效生态型超积累植物用于治理锰/镉污染土壤,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量和修复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