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土壤菌根植物根袋种植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2921714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29188.2

    申请日:2012-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领域,是一种重金属污染地进行植被恢复的新型植物种植方法,尤其适用于对植物生长有明显毒害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高浓度重金属污染土壤由于重金属对植物有较高的毒害,因此,植物往往生长缓慢或不能存活,采用大规模覆土的技术往往需要大量的外援覆盖土壤以及较昂贵的工程操作成本。本技术发明是通过一种根袋带土移栽的方法,通过根袋内放置少量非污染土,并在根袋内栽种菌根化植物,将此根袋(含土壤和植物)移栽到污染土壤中,可以明显提高植物的生物量和生存能力,同时提高植物吸收和固定土壤重金属的效果,尤其适用于对植物有明显毒害的高浓度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被覆盖。

    一株抗铜细菌及其应用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60485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57802.4

    申请日:2012-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抗铜细菌及其应用。抗铜细菌DGS6,于2010年4月2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4817。菌株DGS6不仅能够溶解液体培养基中不溶性碳酸铜,而且能活化土壤中的Cu。菌株DGS6能够有效的促进海洲香薷、玉米和油葵根系的伸长生长。盆栽实验表明DGS6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植物的生物量。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接入菌株DGS6后,玉米的地上部和根系干重分别增加了49%、35%,油葵增加85%、42%。因此保藏号为CGMCC NO.4817的假单胞菌DGS6能在促进植物生长中应用。

    一种土荆芥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447025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710812784.1

    申请日:2017-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荆芥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DNA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其通过基因组扫描技术从土荆芥基因组DNA中分离微卫星分子标记,根据每一个微卫星分子标记位点两端的侧翼序列设计该分子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对来自不同种群的土荆芥个体进行PCR扩增并检测扩增结果的稳定性和多态性,获得了12个有效的微卫星分子标记。本发明开发出有效的多态性土荆芥分子标记,建立了制备土荆芥微卫星分子标记的方法,并且可利用这些分子标记进行土荆芥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关系以及适应性进化的研究等。

    一种土荆芥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44702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812784.1

    申请日:2017-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荆芥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DNA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其通过基因组扫描技术从土荆芥基因组DNA中分离微卫星分子标记,根据每一个微卫星分子标记位点两端的侧翼序列设计该分子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对来自不同种群的土荆芥个体进行PCR扩增并检测扩增结果的稳定性和多态性,获得了12个有效的微卫星分子标记。本发明开发出有效的多态性土荆芥分子标记,建立了制备土荆芥微卫星分子标记的方法,并且可利用这些分子标记进行土荆芥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关系以及适应性进化的研究等。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植物材料的沼气发酵利用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3074379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10429187.8

    申请日:2012-1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09 Y02W30/4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领域,涉及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植物材料的产后处置和利用技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是将铜污染土壤修复植物材料进行厌氧发酵,可以获得清洁的生物能源,同时发酵后的沼液、沼渣可以作为肥料施加于缺铜地区(如盐碱地)的土壤,改善植物的生长。沼液还可用于浸种、叶面肥、饲料添加剂等使用。技术可以转让给污染修复公司。发酵后的沼渣、沼液可以作为产品销售。

    一种木本植物菌根多接种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604048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810614841.X

    申请日:2018-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种木本植物菌根多接种方法,克服了单一菌种的局限性,达到同一株木本植物能够被多种外生菌根真菌侵染的效果,能够比单一菌种接种更好的促进植物生长、定殖以及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同时,该方法可应用于废弃土地的植被恢复,多接种的苗木能够更好的促进废弃土地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废弃土地的改良具有积极作用。废弃土地经多接种苗木改良后,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提高,对土地肥力、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均有积极作用。本发明的接种使用已侵染成功的母苗菌根接种幼苗,污染率大大降低。同时,采取土壤基质培养待接种植物,植物生长旺盛。

    绿豆VrMIB1基因及其应用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0716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66051.8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涉及绿豆VrMIB1(MIB1BODY1)基因及其应用,本发明利用AL127野生种与mib1‑1突变种进行杂交,并基于已有的绿豆分子标记对VrMIB1基因进行精细定位。同时对突变体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根据转录组结果对候选区间内的多个候选基因进行筛选与鉴定,寻找到突变基因VrMIB1基因,设计引物后通过PCR首次克隆得到VrMIB1基因。VrMIB1基因在对器官大小和果荚发育的调控上有着明显的作用,可用于豆类作物品种改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