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蟾酥中分离得到的肿瘤细胞亲和肽及其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6928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11952.6

    申请日:2020-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从蟾酥中分离得到的肿瘤细胞亲和肽及其筛选方法。本发明通过蟾酥多肽与肿瘤细胞体外连续亲和作用以及多肽荧光标记法筛选出蟾酥中的肿瘤细胞亲和肽。通过Nano-LC-MS/MS法检测与肿瘤细胞生物亲和前后蟾酥多肽组分,发现蟾酥多肽亲和前后总离子流图发生显著改变。以转录组从头测序构建的蛋白序列库为模板,对质谱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库检索,获得18条高亲和力肿瘤亲和肽。采用多肽荧光标记法定位方法,证明这些蟾酥亲和肽能够进入肿瘤细胞内,分散于细胞质内或聚集于细胞核、线粒体等细胞器。本发现筛选得到的多肽可用于制备治疗肿瘤疾病的药物或者作为靶向给药递送系统及肿瘤成像的新材料。

    具有抗肿瘤抗菌活性的新化合物荆三棱酚Ⅱ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33153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210299100.X

    申请日:2012-0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抗肿瘤抗菌新化合物荆三棱酚II(sciryagarol II)及其制备方法,属医药技术领域。荆三棱酚II为新顺式茋类化合物,结构如下式。它可以从莎草科蔗草属植物荆三棱(Scirpus yagara)的干燥块茎中提取制备,即用80%乙醇提取,减压浓缩,再分别以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反复用硅胶柱层析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得到纯品。荆三棱酚II具有很好的抗肿瘤和抗菌作用,对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的IC50值为7.218μ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MIC值皆为79.3ug/ml。

    黑三棱内酯B作为TLR2和TLR4拮抗剂在制药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218058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110110987.9

    申请日:2011-04-29

    Abstract: 黑三棱内酯B作为选择性TLR2和TLR4拮抗剂及其在制备抗炎和免疫刺激抑制剂药物中的新用途。研究SsnB有益效果内容:对TLR介导的炎性信号传递的影响,结果显示SsnB选择性抑制TLR2和TLR4介导的细胞炎性因子表达,对持续高表达TLR4信号的细胞,SsnB能显著抑制其炎性信号传递;对内毒素致小鼠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炎症小鼠血浆炎性因子水平和巨噬细胞炎性因子mRNA表达。SsnB是一个选择性TLR2和TLR4拮抗剂,具有抗炎和免疫刺激抑制作用,可用于制备动脉粥样硬化、缺血再灌注、肿瘤、慢性炎性肠道疾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氏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脓毒症、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和自身免疫过强疾病的治疗药物。

    从蟾酥中分离得到的肿瘤细胞亲和肽及其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6928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010111952.6

    申请日:2020-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从蟾酥中分离得到的肿瘤细胞亲和肽及其筛选方法。本发明通过蟾酥多肽与肿瘤细胞体外连续亲和作用以及多肽荧光标记法筛选出蟾酥中的肿瘤细胞亲和肽。通过Nano‑LC‑MS/MS法检测与肿瘤细胞生物亲和前后蟾酥多肽组分,发现蟾酥多肽亲和前后总离子流图发生显著改变。以转录组从头测序构建的蛋白序列库为模板,对质谱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库检索,获得18条高亲和力肿瘤亲和肽。采用多肽荧光标记法定位方法,证明这些蟾酥亲和肽能够进入肿瘤细胞内,分散于细胞质内或聚集于细胞核、线粒体等细胞器。本发现筛选得到的多肽可用于制备治疗肿瘤疾病的药物或者作为靶向给药递送系统及肿瘤成像的新材料。

    泽泻调血脂品质评价模型的构建

    公开(公告)号:CN108229094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85045.1

    申请日:2018-01-29

    Abstract: 泽泻调血脂品质评价模型的构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不同产地泽泻调脂效应物质含量及调脂效应酶活性为自变量,调血脂指标表达水平为因变量的相关性分析,构建以泽泻生物活性为核心内容,辅以化学成分为内在指标的多指标高效率可信度高的品质评价模型;该模型比现行的中药指标性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更能客观准确表达中药功效作用及其品质差异,为中药品质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平台。

    具有抗肿瘤抗菌活性的化合物荆三棱酚II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33153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210299100.X

    申请日:2012-0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抗肿瘤抗菌新化合物荆三棱酚II(sciryagarol II)及其制备方法,属医药技术领域。荆三棱酚II为新顺式茋类化合物,结构如下式。它可以从莎草科蔗草属植物荆三棱(Scirpus yagara)的干燥块茎中提取制备,即用80%乙醇提取,减压浓缩,再分别以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反复用硅胶柱层析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得到纯品。荆三棱酚II具有很好的抗肿瘤和抗菌作用,对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的IC50值为7.218μ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MIC值皆为79.3ug/ml。

    抗菌化合物荆三棱酚I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33152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10234244.7

    申请日:2012-07-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抗菌新化合物荆三棱酚I(sciryagarrolI)及其制备方法,属医药技术领域。荆三棱酚I为新顺式茋类化合物,结构如下式。它可以从莎草科藨草属植物荆三棱(Scirpus yagara)的干燥块茎中提取制备,即用80%乙醇提取,减压浓缩,再分别以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反复用硅胶柱层析纯化,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得到纯品。荆三棱酚I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