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5388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283266.6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F17/103 , E21D11/18 , E21D21/00 , E21D1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暗挖隧道大断面封堵墙安全施工的支护方法,包括:隧道大洞先采用双侧壁导洞+CRD组合方式施工,施工至封堵墙处,施做I1型钢拱架、I3型钢和预应力锚杆。当隧道大洞断面初期支护成环后,拆除隧道小洞断面范围内I3型钢支护,再施做I2型钢拱架。I1型钢拱架、I2型钢拱架与I3型钢相连形成工字钢骨架,并采用预应力锚杆将工字钢骨架固定在封堵墙初期支护内,形成新型封堵墙断面支护模式。隧道小洞开挖及初期支护,待小洞围岩稳定后,对封堵墙预应力锚杆施加预应力,铺设防水卷材,进行二次衬砌浇筑。本发明提高了封堵墙结构、抗侧压力能力,并保障了大断面封堵墙结构的稳定性,施工工艺成熟简单,且通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5356250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0786165.0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泥浆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渗透性地层泥浆配比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透明观察筒用于观察渗透情况,通过可拆连接环组件、第一透明圆柱筒、第二透明圆柱筒等,便于实验装置的拆装、清洗和土层的放置与替换,通过渗透检测组件中的旋转驱动机构实现摄像头的旋转,从而检测不同角度泥浆在地层中的渗透性,还有流动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泥浆在管道中的流动参数,本装置整体集成度极高,通过光栅传感器记录泥浆流动参数,并且通过圆周运动的摄像头对泥浆渗透程度进行360°无死角捕捉,自动化程度高,增强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仪器更为精准,避免出现人眼观察而产生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496074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03544.9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9/16 , E02D31/02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下隧道变形缝内装可卸式智能感知止水带及实时监测方法,包括止水带,所述止水带上设有水压监测模块和温度监测模块;所述水压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所述止水带内的水压,所述温度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所述止水带上的温度,所述水压监测模块和所述温度监测模块还远程连接有检测中心,所述检测中心用于接收所述水压监测模块和所述温度监测模块的检测信息,本申请利用采集止水带空腔内水压变化提前预警止水带止水性能,以数据曲线的曲率变化作为时间倾向性预警指标参量,进而实时对比检测数据,具备监测防水止水状态和感知止水带寿命信息的能力,可适用于水下隧道变形缝长期健康状态监测,满足未来隧道智慧运营管养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90058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35786.9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D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堆积体浅埋偏压隧道洞口防护的施工方法,包括明洞靠山侧施作抗滑桩、临空侧施作明洞偏压耳墙、耳墙基础施作微型钢管桩、暗洞靠山侧施作抗滑桩、暗洞临空侧施作抗滑桩、暗洞浅埋侧反压回填、超前注浆加固支护、单侧壁导坑工法、监控量测等;通过在明洞靠山侧施作抗滑桩,降低了边仰坡开挖高度,做到少扰动堆积体维持山体相对稳定状态;该防护结构结构稳定,受力性能较好,在抗滑桩、偏压耳墙、微型钢管桩及暗洞超前支护的联合防护作用下,确保了穿堆积体浅埋偏压隧道进洞施工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避免洞口大挖大填,隧道设计遵循“安全、耐久、经济、节能、环保”的基本原则。
-
公开(公告)号:CN113850995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1071589.0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隧道检测领域的一种基于隧道雷视数据融合的事件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对雷达数据进行分类筛选,得到雷达数据目标检测点;对视频数据进行目标检测,得到视频数据检测目标;基于雷达数据检测目标和视频数据检测目标,通过检测框交叉比的融合算法进行决策级融合,得到目标融合结果;所述目标融合结果包括目标的速度、位置信息、数量以及目标间的间距;所述目标包括车辆目标和非车辆目标;根据目标融合结果,进行交通事件检测判定,得到交通事件检测结果;本发明分析融合后交通特征信息,判断是否发生交通事件,并输出交通事件的类型进行事件预警,提高交通事件的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5625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786165.0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泥浆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渗透性地层泥浆配比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透明观察筒用于观察渗透情况,通过可拆连接环组件、第一透明圆柱筒、第二透明圆柱筒等,便于实验装置的拆装、清洗和土层的放置与替换,通过渗透检测组件中的旋转驱动机构实现摄像头的旋转,从而检测不同角度泥浆在地层中的渗透性,还有流动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泥浆在管道中的流动参数,本装置整体集成度极高,通过光栅传感器记录泥浆流动参数,并且通过圆周运动的摄像头对泥浆渗透程度进行360°无死角捕捉,自动化程度高,增强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仪器更为精准,避免出现人眼观察而产生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535618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851180.9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02 , G01N3/12 , G01M13/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橡胶试验的盾构隧道管片接缝渗漏风险判别分析方法,包括1)建立弹性密封垫“T”字缝抗水压力测试试验;2)将试验得到的地下水渗漏压力拟合成关于张开量、错台量的多项式;3)计算实际工程盾构管片接缝的地下水防水能力Pu;4)推算接触应力残余系数Fr;5)计算作用盾构管片接缝的地下水压力Pw;6)对盾构管片接缝防水风险进行初步判别;7)对初步判断情况进行修正,作为隧道长期运营维护的依据。优点:基于材料检测报告和研究报告判断弹性密封垫在整个服役期的防水能力,大大减少运营成本和监测成本。本发明提供的判断方法,概念清晰、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便于现场工作人员应用,也为后期隧道的运维提供依据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16680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64558.1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大隧道应急用的分布接力式车道级定位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卫星定位装置、车道定位装置、视频监控系统、报警装置和控制中心;卫星定位装置用于实现部署北斗终端或北斗手机的车辆或车辆中的人员在长大隧道内部的位置感知;车道定位装置通过扫描行进车辆的轮胎断面,判断出隧道内车辆所在车道;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图像对比,判断车辆所在区域,标示出车辆所在位置。本发明结合北斗卫星隧道内定位、车道感知以及视频标示技术,实现车辆在隧道内的位置、所处车道与所在区域的感知以及将三种定位方式综合定位,三类定位设备有序排列,类似于分布接力式的实现车辆或车辆中的人员在隧道内的车道级准确检测与定位,可实现长大隧道的精确定位与全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14658034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094317.0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苏州交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E02D2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基明挖暗埋隧道拱脚加固的楔形支挡体及施工方法,沿隧道延伸方向在拱脚位置布置支档结构,支挡体分两部分,一部分与隧道拱脚相连,呈直角梯形形状,采用现浇方式;另一部分采用楔形预制结构,预制结构一侧与开挖边坡接触,另一侧通过结构体凸起与支挡体现浇部分接触,接触面做光滑处理,两部分结构之间在上覆荷载的作用下可相对移动。本发明所述支挡体通过改变回填荷载的传递路径可以有效增加支挡体提供给隧道拱脚的支挡力,减小软基上明挖暗埋隧道回填荷载引起的隧道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385099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071589.0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隧道检测领域的一种基于隧道雷视数据融合的事件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对雷达数据进行分类筛选,得到雷达数据目标检测点;对视频数据进行目标检测,得到视频数据检测目标;基于雷达数据检测目标和视频数据检测目标,通过检测框交叉比的融合算法进行决策级融合,得到目标融合结果;所述目标融合结果包括目标的速度、位置信息、数量以及目标间的间距;所述目标包括车辆目标和非车辆目标;根据目标融合结果,进行交通事件检测判定,得到交通事件检测结果;本发明分析融合后交通特征信息,判断是否发生交通事件,并输出交通事件的类型进行事件预警,提高交通事件的检测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