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基因样品的分类标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8972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474109.0

    申请日:2020-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制作方法技术领域的一种水稻基因样品的分类标识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数据库生成;步骤二:数据库细化;步骤三:格式编辑;步骤四:数据录入;步骤五:数据查询;该种水稻基因样品的分类标识方法,可设定基于水稻基因样品的数据库,并在数据库细化过程中,进行不同识别模块的增设,通过样品的识别、检测状态的识别和溯源识别的不同编码分类,使水稻基因样品的分类过程更易管理,标示性强,使水稻基因样品从选样、检测到溯源均可进行数据查取,保证了水稻基因样品的安全性、不可重复利用性和可溯源性,使水稻基因样品检测中的数据有效性提升。

    一种纳米粒子介导的水稻基因组定向编辑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1710681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898502.X

    申请日:2023-0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粒子介导的水稻基因组定向编辑技术,属于作物育种及遗传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碳量子点CDs负载质粒进行遗传转化,负载效果较好,按需制备,材料成本低。本发明开发的CRISPR/Cas9简化载体pUC19‑C,不含有T‑DNA片段,既可实现对目的基因的有效编辑,又避免质粒T‑DNA片段随机插入水稻基因组、造成不可控的生物安全隐患,为获取生物安全性高的DNA‑free优良水稻品种提供了新的技术体系。本发明开发的遗传转化技术为活体转化法,直接注射水稻幼穗即可实现转化,操作快捷简便。

    一种控制水稻生长发育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39522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911307940.4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水稻生长发育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浸种催芽;(2)发芽至1‑2cm的种子移植至液体营养液中种植,种植密度为1‑2株/20cm2;(3)种植的光照条件:光照强度为15000‑20000LUX,光照16h+黑暗8h持续处理20d,处理后转入光照10h+黑暗14h进行培养,直到成熟;(4)种植的温度及湿度条件:温度30‑31℃,湿度50‑60%。通过上述步骤的处理,该方法可以缩短水稻生育期约10%,表明该方法可以通过控制光照加速水稻繁育,在加快水稻新品种选育进程及分子育种效率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种水稻高产抗虫害性表型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8312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70073.9

    申请日:2020-09-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高产抗虫害性表型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水稻种植区域分为实验1区和实验2区,实验1区常规处理,实验2区常规处理,并进行虫害感染处理;S2、分别于水稻虫害感染处理后5~10天内,采集实验1区和实验2区中水稻的高光谱图像,并根据所述高光谱图像分别获得实验1区和实验2区的水稻发病指数,于水稻灌浆末期采集实验1区和实验2区的水稻冠层数字图像,并根据所述水稻冠层数字图像分别获得实验1区和实验2区的水稻产量;S3、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获得水稻高产抗虫害性。本发明在处理虫害特征及估算产量时分别采用了高光谱图像和数字图像进行分析,能够在不损伤植株的前提下对水稻进行表型鉴定。

    两系不育系水稻育性转换有效低温累积效应的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99803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555001.5

    申请日:2019-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两系不育系水稻育性转换有效低温累积效应的鉴定方法,包括有效低温累积值的鉴定、有效低温累积效应的响应天数的鉴定和幼穗花粉育性调查等步骤。本发明创新地对不育起点温度、有效低温值与响应天数、日照长短等因素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了两系不育系水稻在育性敏感期内,只需每天当中有一定时段的低温诱导,其他时段可以高出临界温度,达到一定的有效低温累积后既可实现转育的有效低温累积效应法则,将有利于对两系不育系水稻育性转换规律的拓展和有效补充,亦将有利于两系不育系繁种、制种地的时空选择,确保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安全或扩大繁种的时空选择范围,促进两系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应用iTRAQ技术研究水稻响应稻瘟病菌侵染蛋白质组变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20103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228255.8

    申请日:2015-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iTRAQ技术研究水稻响应稻瘟病菌侵染蛋白质组变化的方法,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植物材料与叶片蛋白的提取;B.对步骤A所得的蛋白质样品进行进一步FASP酶解、肽段标记、SCX分级及LC‑MS质谱分析;C.对上步所得的质谱鉴定结果进行数据查库、定量分析,获取水稻‑稻瘟病菌互作过程中整个蛋白质组的变化情况。本发明能快速和有效地筛选到与水稻抗病相关联的候选基因;很好的利用iTRAQ这一高通量、准确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手段来研究与水稻抗病相关的候选基因;可广泛应用于植物抗病等性状的研究和开发并且结合转基因技术来培育抗病性强的植物新品种。

Patent Agency Ranking